大咖谈| PET/CT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评估中的作用

2025-02-17 iCombo iCombo 发表于陕西省

CT诊断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敏感度为25%-100%,特异度为78%-100%。 如果腹膜转移结节直径小于5 mm,CT敏感度仅为11%-48%。临床需要新型腹膜转移诊断技术。

导读

CT诊断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敏感度为25%-100%,特异度为78%-100%。 如果腹膜转移结节直径小于5 mm,CT敏感度仅为11%-48%。临床需要新型腹膜转移诊断技术。

本报告首先介绍结直肠癌(CRC)腹膜转移影像评估现状,接着通过临床实例图片介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18F-FDG PET/CT的分子影像特征(包括解剖影像及代谢影像),剖析18F-FDG在CRC中的局限性,进而介绍反映肿瘤微环境的新型示踪剂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概述及国际FAP PET成像操作规范和实践指南摘要,结合临床实践及文献介绍FAPI PET/CT在评估CRC及腹膜癌上的应用现状。最后,强调FAPI PET检查及图像解读上面的注意事项并介绍相关进展(包括核素诊疗一体化等)。

FAP高表达于许多上皮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如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卵巢癌,而在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间质中无表达。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在肿瘤病灶中高摄取,同时背景摄取低(如大脑、肝脏、口腔、鼻咽粘膜和胃肠道的生理性摄取低),具有非常理想的肿瘤背景比(TBR)。FAP PET成像技术适用于胰腺癌、胆管癌、胃肠道癌和乳腺癌等FAP表达水平较高的肿瘤,在淋巴瘤、黑色素瘤等FAP表达水平较低的肿瘤FAP PET敏感性降低,前列腺癌和肾癌则缺乏FAP摄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554, encodeId=315c22525542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412114080d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ET/C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080, encryptionId=412114080d1, topicName=PET/CT),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19 00:20:55 CST 2025, time=2025-02-1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研究发现:男人不仅爱上厕所,肠癌发病及死亡率也比女性高

最近,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细胞通讯与信号传导》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性激素、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一领域中的新发现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Nature子刊:超50万人研究显示,酒精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而每天1杯牛奶,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

牛津大学团队分析 542778 名女性数据,经 17 年随访发现,酒精、红肉和加工肉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正相关,钙等摄入与之负相关,牛奶或通过钙影响结直肠癌风险。

Adv Sci:山梗菜碱能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治疗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恶性上皮肿瘤,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随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出现,特别是免疫疗法,过去二十年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癌症免疫疗法通过利用检查点抑

The Innovation | 法米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研究旨在评估法米替尼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重点关注转移性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队列(队列5),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可控。

阿司匹林防癌神话破灭?国际3期临床研究揭示:结直肠癌术后服用阿司匹林,竟无助于改善生存!

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和辅助治疗后服用阿司匹林,竟然未能显著改善无病生存率!

大咖谈 | 结直肠癌精准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多项研究正在探索一线化疗联合精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期待疗效能取得进一步提高。

Nature Genetics:结肠癌治疗新突破:胎儿基因程序如何让癌细胞“返老还童”耐药?

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癌细胞有 “双重身份” 转换能力,APC 基因失活启动细胞重编程,YAP 与 AP-1 是细胞可塑性推手,标准疗法失效,双靶向策略或破局,为 CRC 治疗带来多方面启示。

​电子科技大学肖波团队《Adv Sci》:纳米工程菌通过增强光免疫疗法和微生物色氨酸代谢口服治疗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免疫治疗存难题。肖波教授团队开发纳米细菌平台 LR - S - CD/CpG@LNP,整合三重机制,抑制肿瘤、调节菌群,为 CRC 治疗提供新思路。

60%患者肿瘤缩小,近70%持续缓解超6个月!《自然-医学》:双靶联合化疗或为结直肠癌一线治疗新策略

《自然 - 医学》发表 BREAKWATER 3 期研究中期结果,对于 BRAFV600E 突变型 mCRC 患者,encorafenib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ORR 更高,临床获益大。

对话大咖 | 保肛与根治并重:刘骞教授谈结直肠癌的精准微创规范化治疗

【医悦汇】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作客对话大咖,深入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创新和突破及外科辅助技术的最新进展,以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