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啡更续命!我国学者研究:每天喝3杯茶,抗衰效果最好;茶和咖啡同饮,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骨质疏松风险降低32%

2025-02-10 木白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倒也不用再“选择困难症”了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茶文化如同流淌千年的古河,滋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不论是忙碌的白领还是闲适的老者,一杯清茶便能提神解乏,调节心情,甚至在某些时刻,还能被赋予“养生圣品”的光环。然而,当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似乎并未给茶文化太多时间“慢煮”。越来越多的年轻打工人,选择了另一位“提神良伴”——咖啡。这杯浓烈的“续命水”,正成为现代职场的“神助攻”,让多少疲惫的心灵再次找到动力。

茶与咖啡,显然两者的魅力各自独具,那它们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健康秘密?而如果合理搭配,是否又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抗衰茶饮和“续命水”咖啡

我们或许听闻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茶多酚”。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表观遗传变化的作用,进而延缓衰老的发生

图片

而“续命水”咖啡的健康好处亦无需多言。过去几十年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适量喝咖啡能帮助我们远离癌症、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甚至利于减缓记忆力下降,缓解抑郁症

图片

 

每天喝1-2杯咖啡+1-2杯茶

骨质疏松风险降低32%

 

当然,对于许多人来说,茶与咖啡并非只能选择其一,而是两者兼得。那么,当茶与咖啡共饮,它们会擦出怎样的健康火花呢?

图片

从单独喝咖啡的角度来看,研究结果显示,咖啡摄入总体与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单独喝咖啡的人总体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低。

图片

随后,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咖啡摄入与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呈现J形曲线的关系即:咖啡摄入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的摄入量,超过该范围后反而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很人性化地考虑到了热爱“中西合璧”的小伙伴们,对咖啡和茶联合饮用进行了分析。

图片
然而,同样地,随着摄入量的增加,保护作用逐渐减弱,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适量为宜”的原则。过量摄入不仅无法提升健康效益,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当咖啡和茶的联合饮用量少于1杯时,未能观察到显著的骨质疏松症保护作用。

图片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示每天喝1-2杯咖啡+1-2杯茶效果最佳,显著降低骨质疏松风险32%。且研磨咖啡的选择优于速溶咖啡,尽量避免低因咖啡。不过仍需注意适度原则,过量饮用(如每天>5杯咖啡或>10杯茶)可能削弱保护作用。

 

每天喝2-4杯茶+<1-2杯咖啡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

图片

图片

而如果茶和咖啡一起喝,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进一步联合分析表明,咖啡和茶的共饮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对于平时咖啡摄入量少(几乎不喝)者,随着茶的摄入量增加,全因死亡率几乎呈现线性上升的趋势。而对于每天大量喝咖啡的人,随着茶摄入量的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呈现U型变化。

不过,对于每天喝茶的人来说,不论其喝茶量的多少,其咖啡摄入量的增加都与全因死亡率呈U形相关。

一句话来说,少喝或多喝都不好,同样也是“适量最佳”原则。所以,这两者到底该怎么组合?

图片

不过仍需指出的是,上述研究均是相关性分析,因而无法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看来,我们以后再面对“今天喝咖啡还是茶”的问题时,不用再选择困难了。这种时候,最好的选择往往就是不选择,一起让咖啡和茶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双重奏鸣吧。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243, encodeId=f23f22512435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5981018691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骨质疏松症#</a> <a href='/topic/show?id=5fae39e738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咖啡#</a> <a href='/topic/show?id=862e8e196a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9773, encryptionId=5fae39e738a, topicName=咖啡), TopicDto(id=87196, encryptionId=862e8e196a1, topicName=茶), TopicDto(id=101869, encryptionId=e59810186916, topicName=骨质疏松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10 09:28:39 CST 2025, time=2025-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2-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Turk J Med Sci:成年神经肌肉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目前尚无指南来帮助临床医生决定成人神经肌肉疾病(NMD)患者是否应该筛查或治疗骨质疏松症(OP)。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NMD患者是否存在OP,并探讨OP评估参数与日常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

岳华教授:骨质疏松是病,得治!

文章围绕骨质疏松症,介绍其现状、上海六院专科情况、不同级别医院应对挑战、治疗方法及防治综合措施,强调其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

Aging Med:过量的食盐与绝经后妇女骨应变指数改变、骨微结构退化、椎体骨折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增加有关

过量的饮食盐会导致尿钙增加,这可能导致骨质流失。我们建议研究印度南部绝经后妇女食盐摄入量与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

同济大学胡勇ACS Nano:多聚核酸适配体驱动双磷酸盐结晶制备用于直接抑制破骨和促进成骨的无载体双药纳米组装体

同济大学胡勇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滚环扩增反应的多聚核酸适配体驱动双磷酸盐结晶的新方法,成功将抗骨吸收药物阿仑膦酸盐和促骨形成类药物DNA适配体组装成一种新型无载体纳米药物。

European Radiology:骨质疏松在机会性筛查中CT椎体衰减值的年龄依赖性变化

鉴于每年大量的CT检查,利用影像数据或可扩大骨质疏松筛查范围,而骨质疏松虽可治疗但常被忽视,及时诊断很关键,因其常在骨折突然出现前无症状,骨折可能导致发病和死亡。

Nature:哺乳期母体骨质流失的救星:母体CCN3激素在骨代谢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分析CCN3在正常雌性生理中的基本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其在哺乳期母亲中作为促骨生成激素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药物介绍及相关指南,你用对了吗

本文是内分泌学会关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指南更新,涵盖多种药物的应用、禁忌、副作用及治疗选择注意事项等。

蹇锡高院士团队AFM:纳米矿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王锦艳/柳承德&大连大学张学梅开发了一种以多聚磷酸盐为能源的活性钙磷酸纳米矿物(ECPN),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

Front Med:基于第12胸椎水平CT的骨骼肌指数可以预测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通过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的骨骼肌指数(SMI)与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估计的骨密度(BMD)和骨折风险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进一步研究了T12水平的SMI和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

J Orthop Surg Res: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腰椎矢状面及退行性改变的影响

胸腰椎连接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进行性锥体加重了下节段的前凸,可能加剧退行性改变和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