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 Urol:在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再次进行经尿道膀胱切除术时残留肿瘤的预后意义
2024-08-29 AlexYa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人员发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时的残留肿瘤与较高的复发风险明显相关(p < 0.001),但与病情进展无关。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它根据患者的风险组别确定了理想的术后治疗方案。尽管全球医生都在努力,但仍有报道称首次TURBT后的残留率很高。因此,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reTUR)被认为是高风险NMIBC患者实现肿瘤完全切除和适当疾病分期的必要步骤。
近日,来自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意大利IRCCS圣拉斐尔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评估了NMIBC患者进行reTUR时残留肿瘤的预后意义。
该研究的患者是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八个转诊中心通过回顾性研究确定的。该队列包括接受reTUR和后续卡介苗辅助治疗的高危或极高危NMIBC连续患者。
研究共筛查了440例NMIBC患者,29 例(6%)在再次手术切除时分期≥T2,411例接受了分析(T1期:275例,67%)。发现残留肿瘤的有191例(46%)。在初次TURBT时肿瘤为T1期的患者中,18%(n = 49/275)在reTUR时发现了持续的T1期肿瘤。在初次TURBT发现高级别Ta肿瘤的患者中,6%在reTUR时发现T1肿瘤(9/136)。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光动力诊断(PDD,P = 0.4)或切除类型(常规切除与全切切除,P = 0.6)与残留肿瘤风险之间没有统计学关联。估计5年的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和94%。残留肿瘤与较高的复发风险明显相关(p < 0.001),但与病情进展无关(p = 0.11)。只有残留的T1肿瘤与较高的进展风险有关(p < 0.001),估计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
生存结果
无论采用全切还是PDD,ReTUR仍应是T1肿瘤的标准术式,对于高级别Ta肿瘤,也可以安全地实施ReTUR。ReTUR时持续存在的T1肿瘤不应将这些患者排除在保守治疗之外,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在这一亚群中进行第三次切除的益处。
原始出处:
Guigui A, Basile G, Zattoni F,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residual tumor at restaging transurethral bladder resection in high-risk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orld J Urol. 2024 Aug 12;42(1):480. doi: 10.1007/s00345-024-05192-x. PMID: 3913332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切除术# #残留肿瘤#
10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