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期阿片类引起的肌肉强直预防

9小时前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预防苏醒期阿片类药物致肌肉强直,需优化用药(缓慢给药、控量、联合替代药)、评估高危因素、管理苏醒操作及备好预案,核心为规范给药与个体化评估。

为预防苏醒期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肌肉强直,需重点关注药物使用规范、患者风险评估及个体化方案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一、药物使用策略优化

  1. 避免快速静脉推注
    强效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需缓慢给药或采用靶控输注,直接快速推注易激活中枢μ受体诱发胸腹肌强直‌。
  2. 控制药物总量与代谢平衡
    术中精准计算阿片类药物剂量,确保苏醒期药物残留代谢完全,避免与疼痛刺激协同作用加剧肌强直风险‌。
  3. 联合用药替代方案
    对困难气道或代谢异常患者,优先选择非阿片类镇痛药(如NSAIDs或区域阻滞),减少μ受体过度激活风险‌。

二、术前风险评估与干预

  1. 识别高危因素
    术前评估包括:困难气道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或甲状腺手术等特殊术式‌。
  2. 纠正代谢异常
    术前行电解质检测,及时纠正低钾、低钙血症,降低肌细胞兴奋性‌。

三、苏醒期操作管理

  1. 减少应激刺激
    避免拔管、关腹等操作延迟,减轻疼痛及交感神经兴奋诱发的肌张力增高‌。

  2. 拮抗药物残留
    对肌松药代谢不完全者,适时使用拮抗剂(如新斯的明),并监测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情况‌。

四、应急预案准备

  1. 备妥抢救设备
    恢复室常备气管插管工具、呼吸机及肌松拮抗剂(如罗库溴铵)‌。
  2. 快速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肌强直,立即停用阿片药,静脉注射丙泊酚降低中枢兴奋性,并行气管插管保障通气‌。

关键总结‌:预防核心在于‌规范给药途径+个体化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替代镇痛方案与缓慢给药可降低90%以上急性发作风险‌。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5173, encodeId=3df922e51736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3159e8871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片类药物#</a> <a href='/topic/show?id=9ac112e070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肌肉强直#</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070, encryptionId=9ac112e070df, topicName=肌肉强直), TopicDto(id=97887, encryptionId=13159e8871d, topicName=阿片类药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28 14:02:11 CST 2025, time=6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6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PR:子宫内阿片类药物暴露揭示儿童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的新风险

胎儿期暴露于母亲OMT的儿童,在发育、行为、情绪和健康方面有更多挑战,且常面临多种风险因素,增加了后期受损的可能性。

Radiology: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患者MRI检测到的脑容量和内在静息状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对阿片类物质使用障碍(OUD)患者进行结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的相关报道指出,大脑的一系列奖赏、认知以及情感处理区域存在改变,包括纹状体、前额叶皮质、脑岛和杏仁核等区域。

注意阿片类药物容易引起便秘和肠道功能障

阿片类药物易致便秘及肠道功能障碍,机制为抑制肠道蠕动、增加水分吸收、破坏肠道微生态。其便秘具高发生率、持续性特点,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性用药等防治。

【醉翁之艺】阿片类药物过量时使用纳洛酮拮抗呼吸抑制和预防心脏骤停的局限性

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纳洛酮的药理学特性,并分析了其在不同临床情境下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的安全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其在预防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心脏骤停中的作用。

【醉仁心胸】ERAS方案在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前后对照研究,以确定实施ERAS方案对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住院费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骨麻征途】手术出院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模式:25 个国家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TASMAN 国际协作小组研究发现手术患者出院时阿片类药物处方剂量普遍超其 7 天用量,与不良反应风险升高有关,指出存在出院后镇痛服务断档问题,介绍相关解决方案及研究对国内的借鉴意义。

【今日分享】2024 ENA临床实践指南概要:阿片类药物的替代品

在急诊科患者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哪些阿片类药物的替代品对管理特定类型的急性疼痛有效?本文为急诊护士协会发布的关于阿片类药物的替代品临床实践指南。

【麻海新知】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和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成年志愿者中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本文通过一项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探讨OSA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反应敏感性是否高于无OSA 患者,并评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否会影响OSA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反应敏感性。

【论肿道麻】阿片类药物在动物模型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系统综述​

现有临床前文献尚未评估阿片类药物对癌症的影响是否具有器官特异性。鉴于近期流行病学数据,有必要对此进行评估。

【骨麻征途】髋部骨折住院治疗后社区居住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

本研究旨在调查因髋部骨折住院治疗后出院的社区居住AD 患者与非 AD 患者在出院后 6 个月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