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发现:仅凭面部照片,或能算出寿命长短,预测死亡风险!

22小时前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AI模型,旨在通过人脸照片识别健康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脸不仅是情感交流的“名片”,更是反应健康状况的“镜子”。

随着医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脸部的细微特征——如眉间的纹理、眼角的弧度、皮肤的弹性,甚至下颌线的轮廓——都蕴藏着丰富的健康信息。

可以说,我们的脸像极了身体的“健康简历”,并能实时反映体内的变化。

然而,传统上依赖肉眼观察这些细节,往往受限于经验和主观判断,难以全面捕捉隐藏的健康信号。

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智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揭开了脸部健康密码的神秘面纱。

近期发表的论文《Found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s for Health Recognition Using Face Photographs (FAHR-Face)》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AI模型,旨在通过人脸照片识别健康状态。

图片

研究团队收集了超过4000万张无标签的人脸图像,涵盖不同年龄、种族、性别以及多样的光照与拍摄角度。

这些照片没有附带任何健康或年龄信息,AI模型的训练并非直接基于标签,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拼图游戏的训练策略。

具体来说,FAHR-Face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随机遮挡人脸图像的部分区域,任务是猜测被遮挡的那一块应是什么样子。

通过无数次“修补”缺失区域的挑战,模型逐渐学会了人脸各部位之间的细微结构关系及逻辑联系。

人体的健康状况会在脸上留下许多微妙但稳定的生理信号。

例如,慢性疾病可能导致皮肤弹性下降、面部浮肿或色素沉着不均;

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表现为特定的血管纹路变化;

神经系统疾病则可能影响面部肌肉的对称性和表情动态。

这些细节往往非常微小,甚至不易被医生肉眼察觉,但AI通过对海量人脸图像的深度学习,已经建立起了脸部特征与健康信号之间的高维映射关系。

换句话说,FAHR-Face不仅能“看”脸的表面纹理,还能“感知”脸部微观结构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与人体内部的健康状态直接相关。

训练完成后,当AI面对一张新的脸部照片时,它会运用之前学到的结构知识,分析各个面部区域的细节特征,结合整体面部的协调性和纹理模式,推断出可能的健康风险指标。

更进一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模型输出的特征进行解码,找到哪些脸部区域和特征对特定疾病预测贡献最大。

这不仅提升了模型的透明度,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在面部的表现形式。

这一方法的创新意义在于,它突破了传统医学影像诊断对标注数据的依赖,利用海量无标签数据进行自监督学习,极大地拓宽了AI在健康识别领域的应用潜力。

通过进一步微调和结合临床资料,FAHR-Face未来或能实现对多种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从而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工具。

总的来说,FAHR-Face代表了医疗AI应用的一次重要飞跃。

它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挖掘人脸健康信息上的强大能力,也为实现真正的“数字医生”铺平了道路。

未来,当我们照镜子时,或许不仅能整理仪容,更能获得身体健康的实时反馈噢。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6.1490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5172, encodeId=c4d222e51728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c1711500e5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I模型#</a> <a href='/topic/show?id=a820128904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FAHR-Fac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5007, encryptionId=0c1711500e59, topicName=AI模型), TopicDto(id=128904, encryptionId=a820128904fa, topicName=FAHR-Fac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28 14:01:44 CST 2025, time=6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6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 Hepatol:基于CT成像生物标志物的AI模型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

这项研究结合影像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变量,建立了CHB患者HCC的高精度AI预测模型。此模型利用来自基于深度学习的CT自动分割算法的成像生物标志物,包括内脏脂肪体积、肌骨疏松症和肝脏脂肪变性。

Nature:微软研究院/华盛顿大学等合作推出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数字病理学全切片AI模型

Prov-GigaPath是一种开放权重的基础模型,可在各种数字病理任务中实现最先进的性能,证明了真实世界数据和全切片建模的重要性。

API/SDK/MCP是什么? Agent到ArXiv MCP:科研自动化与AI模型终极评测 即将开播

API/SDK/MCP是什么? Agent到ArXiv MCP:科研自动化与AI模型终极评测 即将开播。

Nature:不止是“看片”高手!全开放AI模型Ark+,或将重塑未来医学影像诊断

《Nature》研究推出完全开源的 AI 基础模型 Ark+,通过循环累积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在胸部 X 光诊断中展现出超越闭源模型的性能,且具备强适应性、稳健性,为医疗 AI 开源协作奠定基础。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同济大学刘琦团队开发基于元学习的AI模型,用于抗原-TCR亲和力识别及肿瘤新生抗原免疫原性预测

MHC-多肽复合物与TCR亲和力的计算识别(pMHC-TCR binding recognition)是揭示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等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手段。

Nature Medicine:阿里联手浙肿发布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平扫CT+AI实现大规模胃癌早筛

浙江省肿瘤医院与阿里达摩院研发的胃癌影像筛查 AI 模型 DAMO GRAPE 登《Nature Medicine》,用平扫 CT 识别早期胃癌,提升检出率,具卫生经济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