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人中有4人,小腿会悄悄变“瘦”,正值花季的她为何也会出现?

2025-02-10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18 岁小张三年来双手无力、握拳困难,症状加重后确诊腓骨肌萎缩症(CMT)。CMT 是常见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多于 20 岁前起病,目前无有效逆转病程疗法 。

18岁的小张,从三年前开始就感到双手无力,握拳困难。最初,她认为这只是日常劳损或过度疲劳所致,未曾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走路时出现明显的腰部前倾,双足无法上翘,且双手肌肉开始出现轻度萎缩,日常生活变得愈发吃力。 

体检时,医生发现尽管小张的四肢肌力大部分保留,但双手屈指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左手。双手的大鱼际肌明显萎缩,踇背伸肌的肌力仅为2级,且大腿下1/3和小腿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形似“鹤腿”。由于症状逐步加重,小张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前往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腓骨肌萎缩症(CMT)

什么是CMT?

腓骨肌萎缩症(CMT)又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CMT的患病率约为40/100 000,临床特点包括: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慢性进行性的对称性肌无力及肌萎缩、远端型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弓形足等骨骼畸形 。CMT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相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目前已有大约100个不同的CMT致病基因相继被克隆并报道。

CMT的遗传方式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X连锁显性或隐性遗传。结合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可将CMT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图片

临床表现

CMT多于20岁之前起病,少数情况下可在婴儿期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无力伴萎缩,感觉减退,症状向近端逐渐缓慢进展。

典型的CMT运动症状多开始于足部,表现为高弓足或扁平足、锤状趾,足背屈无力导致足下垂,严重时形成“马蹄内翻足”,患者可出现跑步困难、易绊倒、行走呈跨阈步态等表现。

随着疾病的进展,大腿下1/3和小腿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形似“鹤腿”、“倒香槟酒瓶”样改变。这个时期也可出现前臂和手部肌肉无力、萎缩,手内在肌萎缩形似“爪形手”。感觉症状由肢体远端向近端逐渐发展,多累及足部和手部,表现为疼痛或感觉异常。除了足部畸形,患者还可出现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逆转CMT病程的治疗方法,支持性治疗包括康复治疗、外科矫形手术治疗和缓解症状为主的药物治疗等,同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相互协作 。已有研究针对不同CMT亚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研发了相应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但绝大多数处于药物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进入临床治疗。

参考资料:

[1]姚晓黎,何若洁. 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治.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57(03):290-297.

[2]吴琼,栾兴华,陈捷. 腓骨肌萎缩症超声表现1例.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4,33(11):958-960.

[3]Pisciotta C , Saveri P , Pareyson D . Updated review of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and related neuropathies[J]. Expert Rev Neurother, 2021,21(6):701-71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260, encodeId=f29b22512606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3a685344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腓骨肌萎缩症#</a> <a href='/topic/show?id=b01e4910a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M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10, encryptionId=b01e4910a4, topicName=CMT), TopicDto(id=85344, encryptionId=03a685344d0, topicName=腓骨肌萎缩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10 09:57:52 CST 2025, time=2025-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请接受医学完整的样子

现代医学总是在创造奇迹,又总是为世人留有遗憾。

腓骨肌萎缩症: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 是一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 60 余种。其主要特点为慢性进行性、长度依赖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病, 最常见

影像诊断 | 腓骨肌萎缩症(少见、有特点!)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约在40/100000。

腓骨肌萎缩症(CMT):临床分型与诊断|疑难探究

CMT最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疾病,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足部畸形等。

Cell封面:浙江大学揭示无膜细胞器异常是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关键机制

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2500。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 CMT可分为几十种不同的亚型。

JNNP:NEFH变异引起的2CC型腓骨肌萎缩症临床表型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亦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CMT是最常见的遗传性

Neurology:BMI影响腓骨肌萎缩症致残程度

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相比,患有 CMT 的儿童体重不足或肥胖的比例更高。与健康体重的 CMT 儿童相比,患有 CMT 的儿童中,体重不足或肥胖与更大的残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