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盘点神经阻滞中的那些注意事项
2025-06-14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神经阻滞疗法需注重术前评估(明确禁忌证、完善检查)、操作规范(无菌、精准定位、剂量控制)、术后护理(监测体征、防感染)及特殊类型注意事项,以保障安全有效。
神经阻滞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疼痛治疗手段,其注意事项涉及术前评估、操作规范、术后护理及禁忌证等多个环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注意事项要点: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
患者评估
-
需详细采集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心理状态等)并进行临床检查,明确疼痛部位和神经功能。
-
禁忌证包括:未明确诊断的疼痛(可能掩盖病情)、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及药物过敏者。
-
术前准备
-
注射部位需无感染或炎症,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
治疗前避免过饱,清洁患处皮肤,若有破损需告知医生。
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
-
无菌与精准操作
-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使用消毒器械,降低感染风险。
-
推荐在超声或CT引导下精确定位,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
药物与剂量控制
-
注射前需回抽确认无血、无脑脊液,防止药物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
-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调整剂量,避免麻药中毒。
三、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防范
-
即时观察
-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警惕过敏反应或全身毒性反应。
-
治疗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泡澡,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
-
常见副作用处理
-
穿刺部位疼痛、皮下血肿:通常1-2天缓解,瘀斑需1-2周消退。
-
神经损伤或麻木:可辅以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
四、特殊类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
腰椎椎间孔阻滞:需影像引导,注药速度宜慢,避免广泛阻滞。
-
周围神经破坏性阻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可能需X线透视辅助定位。
-
牙槽神经阻滞:注意回抽无血操作,避免血管内注射。
五、患者教育
-
告知疗效持续时间及日常注意事项(如保暖、避免辐射)。
-
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需立即就医。
神经阻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赖于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个体化评估,医患配合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术前评估# #神经阻滞#
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