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 259例心脏移植术后受者感染状况分析

2025-04-22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本论文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2023年开展的心脏移植手术259例,分析受者术后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

导 读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患者术前心衰竭,部分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围手术期有创操作多,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从而使感染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相比其他器官移植,我国心脏移植数量较少,截至2016年底,国内仅6所医院心脏移植总量超过100例。目前国内关于心脏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特征的报道,大多数手术例数少,对受者术后感染时间、部位、病原学及耐药特征的全面报道罕见。本论文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2023年开展的心脏移植手术259例,分析受者术后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

259例心脏移植术后受者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宋亚佩,吴艳,黄白艳,郭兵兵

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感染防控科

摘 要

目的 了解心脏移植术后受者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3年12月某医院259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59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首次住院期间发生感染55例、68例次,感染发病率为21.24%,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6.25%。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30例,44.12%)、血液系统(21例,30.88%)、泌尿系统(8例,11.76%)。68例次感染发生时间主要为术后10 d内(37例,54.41%),其次为11~20 d内(14例,占20.59%)。从受者感染部位共检出病原体74株,主要为革兰阴性(G-)菌(37株,50.00%),其次为真菌(19株,25.68%)、革兰阳性(G+)菌(12株,16.22%),病毒占8.11%(6株)。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属多重耐药率较高(57.1%~100%)。受者出院至术后一年期间,发生感染31例、39例次,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9例,74.36%)。

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率高,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病原体耐药率高,术后10d内是感染防控的关键时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引文格式

宋亚佩,吴艳,黄白艳,等.259例心脏移植术后受者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5,24(3):417-421. DOI:10.12138/j. issn.1671-9638.20255457.
SONG Yapei, WU Yan, HUANG Baiya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n in 259 recipients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J]. Chin J Infect Control, 2025,24(3):417-421. DOI:10.12138/j. issn.1671-9638.2025545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605, encodeId=affd22616056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fd353291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感染#</a> <a href='/topic/show?id=5c5351634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移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634, encryptionId=5c5351634f3, topicName=心脏移植), TopicDto(id=53291, encryptionId=cfd353291f3, topicName=感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22 22:56:24 CST 2025, time=2025-04-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JAHA:感染相关住院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IRH与HF、HFrEF和HFpEF发生有关。IRH可能是心衰病理生理的一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曾想,一口牛奶要了腹中宝宝的命,背后元凶却很常见

26 岁孕妇小霞因喝剩奶感染李斯特菌致胎儿夭折。介绍李斯特菌特性、危害及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提醒注意饮食安全。

持续高烧,不是新冠也不是甲流,而是感染了这种“野菌”

50 多岁的吴先生因食用竹鼠后高烧,确诊为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介绍该菌可致全身性感染,分局限型和播散型,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强调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关键。

长期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感染

本文介绍抑制性抗生素疗法用于特定感染,分析现有证据、风险及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包括标准术语等,以促进安全护理。

免疫低下人群感染:防线失守,诊治何处寻解?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曹玮教授分享“免疫低下人群的感染诊治策略”,感染前沿特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严重感染!没想到,一个“节俭”的习惯险些要了他的命!

70 岁忠先生因使用发霉厨房用具感染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介绍其病因、表现、诊断及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方法等。

张燕萍医师:惊心动魄 险象环生-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治

在“龙城感染云查房”第六期中,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张燕萍医师分享“惊心动魄 险象环生-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治”,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反复咳嗽,并不是支气管肺炎那么简单,有可能感染了这种死亡率奇高的菌

6 岁佳莹咳嗽发热,确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介绍该菌特性、流行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强调尽早诊治可降低死亡率。

医美盘点:乳房植入物感染早期征象的回顾

研究比较隆胸术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发病时间及症状,强调早期诊断重要性,虽有局限性,但为临床识别感染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