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Semorinemab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探究,基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与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2025-06-04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Semorinemab在轻度至中度AD患者(Lauriet试验)中上调的14种蛋白显著富集于微胶质细胞,且与病理负担正相关;而前驱期至轻度AD患者(Tauriel试验)中33种上调蛋白无细胞特异性。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NFTs)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中tau病理与认知衰退密切相关。Semorinemab是一种靶向tau蛋白N端结构域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其疗效在两项II期临床试验(Tauriel和Lauriet)中表现出差异:Tauriel研究(前驱期至轻度AD)未显示临床改善,而Lauriet研究(轻度至中度AD)在认知评估(ADAS-Cog11)中观察到显著延缓。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脑脊液(CSF)蛋白质组学结合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了Semorinemab的药效学反应及其与疾病病理的关联。

研究纳入了Tauriel和Lauriet试验中255份CSF样本(基线及随访49-73周),采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质谱(DIA-MS)技术检测了超过3500种蛋白质,平均每个样本检出3028种蛋白。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研究者构建了29个蛋白质共表达模块,其中6个模块与疾病严重程度(如CDR-SB评分)显著相关。例如,绿色模块(含APOC1、C3等)与微胶质细胞标记物富集相关,而洋红色模块(含NEFL、GFAP)则与认知功能下降(MMSE评分降低)显著负相关。这些模块在独立验证队列中显示出高度可重复性(75%模块保存显著)。

差异表达分析发现,Lauriet试验中14种蛋白质(如CHI3L1、GPNMB)在治疗后显著上调,且这些蛋白的基因在微胶质细胞中高度富集;而Tauriel试验中33种上调蛋白则广泛分布于各类脑细胞。进一步整合单核RNA测序(snRNA-seq)数据表明,Lauriet特征基因在AD患者微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并与神经病理负担(如伪进展评分)呈正相关。例如,GPNMB与CDR-SB评分正相关(R²=0.45),与MMSE评分负相关(R²=0.3),提示其可能反映疾病相关的微胶质细胞激活状态。

图1:研究流程图

研究还发现,CSF蛋白质组中61%的蛋白与脑组织蛋白重叠,且部分蛋白(如MBP、GFAP)具有明确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模式。通过GTEx数据库分析,证实CSF蛋白不仅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来自外周组织(如肝脏、脾脏)。值得注意的是,Semorinemab治疗后MAPT(tau编码基因)表达下调,与既往免疫测定结果一致,但这一变化在交互作用模型中未达显著水平,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

图2:基线CSF蛋白质组的WGCNA网络分析

本研究首次通过多组学整合揭示了Semorinemab的细胞特异性作用机制:在疾病晚期(Lauriet队列),药物可能通过增强微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延缓认知衰退;而在早期(Tauriel队列),这种效应未被观察到,可能与病理负担较低相关。尽管存在样本量限制和批次效应的挑战,研究结果为tau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见解,并强调了疾病分期对治疗响应的影响。未来需扩大样本验证这些特征,并探索微胶质细胞激活在AD治疗中的潜在调控价值。

原始出处:

Abdel-Haleem, A. M., Casavant, E., Toth, B., et al. CSF proteomics of semorinemab Alzheimer’s disease trials identifies cell-type specific signatures. Brain (2025). 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f20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861, encodeId=feba226e8618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a href='/topic/show?id=dadf1e152f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au蛋白#</a> <a href='/topic/show?id=9586111226c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脊液蛋白质组学#</a> <a href='/topic/show?id=57da12e524c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emorinemab#</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524, encryptionId=57da12e524c6, topicName=Semorinemab), TopicDto(id=17152, encryptionId=dadf1e152f2, topicName=tau蛋白), TopicDto(id=111226, encryptionId=9586111226c2, topicName=脑脊液蛋白质组学), 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04 09:34:23 CST 2025, time=2025-06-0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 Ethnopharmacol:川芎-当归药对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来缓解APP/PS1小鼠的认知缺陷

探讨川芎-当归药对(CDHP)在APP/PS1小鼠体内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早诊突破:破解误区,把握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有五大误区,如健忘是正常老化等。破除误区,利用前沿技术抓住干预窗口期,可将 AD 转为可防可控慢性病。

Alzheimer’s & Dementia:唐氏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物的变化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老年DS患者中KYN通路代谢物的变化模式,为理解DS与AD的关联提供了新的生化视角,并为开发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奠定了基础。

Molecular Psychiatry:从细胞到类器官,基于 hPSC 构建的新模型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带来曙光

研究构建的血管化神经免疫类器官在sAD脑提取物诱导下,4周内形成Aβ斑块和tau缠结,并伴随神经炎症、突触丢失及神经网络活动受损。Lecanemab治疗可减轻Aβ负担,但引发血管炎症反应。

Immunity: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等证实TMEM119是恢复小胶质细胞稳态和改善AD认知功能的潜在靶点

该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TMEM119与淀粉样蛋白β结合促进其清除。

Nat Aging | 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相关途径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分析,识别了与AD相关的蛋白,并开发了一个具有临床相关性的预测模型。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AD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还展示了血浆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检测和治疗决策中的潜力。

Nat Aging: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等揭示GLP-1受体激动剂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该研究证明了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激活5'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来缓解AD相关的表型。

Alzheimer’s Dementia:高通量解析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血浆标志物新图谱

p-tau217在AD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显著上调,与CSF结果高度一致。MCI患者中p-tau217升高,炎症蛋白下调。LB患者中Aβ42和FLT1上调,GRN突变携带者中NfL和TDP-43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