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化学烧伤特点及其处理

2021-12-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引起化学烧伤的物质种关较多,处理方法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引起化学烧伤的物质种关较多,处理方法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硫酸、硝酸和盐酸烧伤

硫酸、硝酸和盐酸烧伤是常见的酸烧伤,均可使组织脱水组织蛋白沉淀、凝固,一般无水疱,迅速结痂,不继续向深部组织侵蚀。

硫酸烧仿后痂呈深棕色,硫酸烧伤后痂呈黄棕色、盐酸烧伤后痂呈黄色。一般烧伤越深,痂的颜色越深质地越硬,痂内陷也越深。但由于痛色的掩盖、早期深度判断较普通烧伤困难。创面处理与一般烧伤不同之处是暴露保痂、尽早手术切痂、削痂,因为药物脱痂治疗比普通烧伤需要时间更长,愈合以后瘢痕增生的程度也比普通烧伤严重得多,只有早期消灭创面才能够尽量地保护肢体功能与减少瘢痕增生的程度。

由于硫酸、硝酸和盐酸溶液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愈合后形成蚯蚓状放射状瘢痕瘢痕之间是窄条正常皮肤多不能利用,故主张早期削痂时将窄条正常皮肤起削除,然后将削下之正常皮肤剪下植于较深的削痂创面上。

氢氟酸烧伤

氢氟酸烧伤当时除了局部麻木刺痛外并无其他不适。但是氢氟酸能够继续对正常组织发生作用,溶解脂肪和使骨质脱钙,造成组织进行性坏死加深以至于剧烈疼痛。开始烧伤皮肤可能表现为浅II度至深II度红斑,很少形成焦痂,疼痛较剧,随即发生坏死,并继续向周围和深部侵蚀,可深及骨骼,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早期用大量清水冲洗后,肢体远端可用25%硫酸镁溶液持续浸泡,其他部位则用硫酸镁溶液浸湿的纱布持续湿敷。

为了保护远端肢体,可以通过远端肢体的营养动脉内注射5% - 10%葡萄糖酸钙10 - 20 ml,每天2次,连续7 ~ 10 d,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进行性损害。有人提倡局部注射葡萄糖酸钙,虽然可以减轻疼痛,但是却造成局部组织的永久性损害与坏死,因此,应该尽量注意避免局部注射。此外,如果有水疱应尽早清除,波及甲下时须拔除指(趾)甲,肢体远端以外的创面焦痂应该早期切除,植皮或皮瓣覆盖切痂创而。

石炭酸烧伤

石炭酸烧伤具有较强的腐蚀和穿透性,吸收人血后主要引起肾小球与肾小管的损害。急救时用大量清水外洗后,应再以70%酒精包敷或清洗。为了减轻创面继续加深和石炭酸吸收引起肾功能损害,在病情稳定后应该尽快切痂削痂,注意每天监测肾功能,只要肾功能基本正常,就应该持续大量输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7~10 d,因为石炭酸中毒没有解毒药物,只能够通过大量利尿排毒。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若患者在化工厂等场所工作,易吸人强酸的蒸汽或烟尘,可引起呼吸道强烈刺激、甚至腐蚀,造成吸人性损伤。如果合并大面积体表酸烧伤的化工厂工人在2周内一旦发生呼吸困难,首先应该想到吸人性损伤而不是败血症,应尽早行气管切开。

碱烧伤

石灰及电石烧伤最常见,稀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次之。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并使脂肪皂化,碱离子还可与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蛋白,结果使损伤向深部组织穿透,若不早期切、削痂处理,创面势必继续扩大或加深,甚至引起剧痛和骨组织破坏。

碱烧伤由于使脂肪皂化,创而呈黏滑或皂状焦痂,色潮红,有小水疱,创面较深。焦痂或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不易愈合。稀氨溶液烧伤浅II度创面有水疱,深I度至Ⅲ度创面干燥呈黑色皮革样焦痂。

石灰烧伤创面较干燥,呈褐色,以双下肢烧伤多见。电石遇水后产生乙炔和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实际上相当于热力与石灰烧伤。但是乙炔爆炸燃烧所致损伤属于普通烧伤。

强碱烧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对于一些重要部位如眼睛、耳、会阴部及四肢应该反复冲洗,冲洗时间至少30 min,有人主张连续冲洗10 ~24 h,但是一般较难做到。

一般不主张用酸中和创面上的碱液,如创面渗液pH >7,可用2%硼酸溶液湿敷创面30 min左右,再次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最好采用暴露疗法,以便观察创面变化。如果创面在10% TBSA以下,可以在大量清水冲洗以后立即切、削痂后用异体皮或异种皮覆盖创面,不主张立即自体游离植皮,因为不能够保证自体游离植皮大部分成功。如果创面> 10% TBSA,则应该在休克平稳度过后切、削痂植皮。

 

急诊接诊酸碱烧伤时,需尽快做出应对。酸碱烧伤的一般处理原则如下:

  • 迅速脱去较污染衣物、以大量清水冲洗创面以清除或稀释残留的化学物质,且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如果有角膜及其他头部损害,应尽快冲洗。禁止使用强酸、强碱于创面进行中和,因为这样会造成皮肤及深层组织的损伤害加重。有些病人是女性病人,不愿意脱去被污染衣物,以至于创面加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应引以为戒。

  • 采取对抗性处理或其他措施,来阻止化学物质继续侵人深部组织。

手术切痂削痂是防止化学物质继续侵人损害和减少吸收的吸收中毒的可靠方法。应尽早在休克纠正后施行,不可像普通烧伤一般等待合适时机。

  • 许多化学物质可经过创面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入有全身中毒可能,应尽早防治。

如当时无法获得解毒剂或难以确定致毒物质种类,只要病人的肾功能基本正常,可采取大剂量输液、大剂量维生素C、给氧、输入新鲜血液等措施。如循环血量足够,应该尽早应用利尿剂,然后再酌情使用解毒剂。

  • 创面处理应该根据不同致伤原因进行处理,与普通烧伤处理不同。

 

参考来源:

黎鳌. 黎鳌烧伤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伍国胜,肖仕初,孙瑜,等.

氨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烧伤杂志,2015,31(1):76-78.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1.023.

田鹏飞,王新刚,张元海,等. 316例氢氟酸烧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5):271-276.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5.00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18066, encodeId=c65412180664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efa6e1447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烧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7144, encryptionId=fefa6e14473, topicName=烧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210/ede9c51184aa4f54ae6c1164cfb8eeac/967dbf3eff2943c7bf3ccfec3a776ab0.JPG, createdBy=a33789389, createdName=病毒猎手, createdTime=Mon May 09 11:14:26 CST 2022, time=2022-05-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2-05-09 病毒猎手

    #烧伤#

    0

相关资讯

指南共识来了!电烧伤怎么治?这与普通烧伤大不同!

高压电烧伤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殊类型烧伤,毁损严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烧伤危重程度及深度分类方法

烧伤危重程度及深度分类方法。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败血症、创伤和烧伤中危重疾病的长期后遗症——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

败血症、重大创伤和严重烧伤是威胁生命的危急疾病,仍然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这三种基本病因在病理生理上有相似之处:过度炎症、高代谢和急性免疫调节。

手部烧伤怎么办?重修复更重康复!

手部烧伤不仅要注意消灭创面,恢复其完整性,更要注意恢复功能。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有助于手烧伤患者恢复其手部功能,这离不开烧伤科和康复科等科室的共同协作。

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医师必看!

烧伤面积计算口诀,书到用时方恨少,记住了这个口诀再不怕接诊烧伤病人了。

植皮失败是为何?注意预防这几种情况!

植皮失败主要是由血肿、感染、包扎固定不当、创面情况不佳和全身情况不佳所造成的。

拓展阅读

J Cosmet Dermatol:草药配方治疗二度烧伤的疗效机制:多维度分子评价

烧伤创伤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仍然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火焰烧伤、烫伤和蒸汽烫伤最为常见。由于烧伤伤情的复杂性(包括深度、解剖部位差异及感染风险),现代治疗方法仍面临巨大挑战。鉴于当前药物治疗成本

Burns:成人烧伤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血小板对预后的影响——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这项研究发现,血小板输注是成人烧伤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安医大一附院陈旭林教授/安医大王咸文教授团队《J Nanobiotechnol》:纳米材料靶向治疗烧伤后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该综述首先详尽地梳理了烧伤后ALI发生的机制和病理生理特征,总结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线粒体等,对现有的纳米材料进行了分类,讨论了纳米材料在靶向治疗ALI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烧伤后的周围神经病变与神经卡压

烧伤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多,周围神经的病变和神经卡压综合征也是烧伤后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之一。但是由于对烧伤患者采用了全面的疼痛控制方案,神经源性疼痛在临床上可能并不明显,所以今早的识别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Int Wound J:湿式敷料联合壳聚糖伤口敷料治疗深二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伤口细菌感染的风险很高,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烧伤患者应尽快进行合理治疗,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皮肤功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025 WMS临床实践指南:野外烧伤护理

荒野医学协会(WMS,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 2025-06-19

2021 NICE 医疗技术创新简报:moorLDLS-BI用于烧伤深度评估【MIB251】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 2021-02-09

2022 循证实践指南:烧伤患儿伤口护理过程中的程序性疼痛管理和镇静

国际烧伤学会(ISBI,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urn Injury) ·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