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教授领衔研究:肺癌脑转移患者85%颅内缓解!新药一线治疗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2025-06-28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中国研究显示,高剂量阿美替尼(165 mg / 天)一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伴脑转移患者,12 个月 PFS 率 62.1%,颅内 ORR 超 85%,安全性可控。

EGFR基因变异是肺癌中常见的基因变异。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一直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难点。25%~40%的患者在诊断时可检测到CNS转移,在疾病进展过程中CNS转移的发生率会增加到50%。

第三代EGFR-TKI具有较好的CNS通透性,已成为这一人群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目前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仍然较短,患者亟需更有效和更丰富的治疗选择。

近日,JAMA Oncology发表了一项中国研究团队的成果,高剂量阿美替尼(165 mg/天)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伴脑转移患者,展现出优异的全身和颅内抗肿瘤活性:1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达62.1%,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超85%,且安全性可控。血浆循环肿瘤DNA中EGFR突变清除可能是预测生存的实用生物标志物。论文通讯作者为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

图片

截图来源:JAMA Oncology

这项II期非随机临床研究由中国10家医疗中心共同完成,共纳入了63例EGFR突变转移性NSCLC伴脑转移患者,这些患者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和脑局部放疗,给予每日一次165 mg阿美替尼口服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经过中位时间为28.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12个月PFS率为62.1%,24个月PFS率为40.8%,中位PFS达20.5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颅内PFS率分别高达76.8%和62.3%;颅内中位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意味着超过50%患者尚未发生颅内进展、仍然生存。12个月和24个月的预计OS率分别为93.6%和68.1%。

在所有患者中,根据RECIST 1.1标准,全身和颅内ORR分别达到88.9%和82.5%,全身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1.4个月,颅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在积累中;全身和颅内疾病控制率均为100%。

在49例具有至少1个可测量脑病灶的患者中,全身和颅内ORR分别达到87.8%和85.7%,全身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20.7个月,颅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在26.2个月~30.6个月,全身显示出强大的颅内病灶控制能力。

研究还发现,治疗第2周期第1天时血浆循环肿瘤DNA中EGFR突变清除的患者,其PFS显著延长(HR=0.14)。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7.0%),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事件。

论文指出,对于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高剂量阿美替尼治疗可带来长期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可控。该结果值得在随机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资料

[1] Hui Li , et al., (2025). High-Dose Aumolertinib for Untreated EGFR-Vari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The ACHIEVE Phase 2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ogy, DOI: 10.1001/jamaoncol.2025.177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324, encodeId=7b2922e1324e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2af9938ec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小细胞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635c851316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转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131, encryptionId=635c8513167, topicName=脑转移), TopicDto(id=99387, encryptionId=32af9938ec6, topicName=非小细胞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29 13:52:29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颠覆认知!Nature Cancer 证实:黑色素瘤 / NSCLC 肿瘤抗原 99% 来自未突变基因

该研究揭示了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未突变肿瘤抗原(尤其是aeTSAs)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其不仅在癌症中具有高度表达特异性,还能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并可能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响应。

KRAS突变III期NSCLC患者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预后显著差于野生型,加入度伐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可改善生存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接受cCRT的III期NSCLC患者在度伐利尤单抗引入前后,KRAS MUT与KRAS WT患者的生存结局。

JCO:86%肺癌患者肿瘤缩小!HER3 ADC药物对多次治疗失败NSCLC患者展现优异疗效

HER3靶向ADC药物在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中显效,国际多中心I期研究显示其客观缓解率27.7%,疾病控制率74.5%,安全性良好。

晚期肺癌患者88%缓解,无进展生存期翻倍!石远凯教授领衔一线治疗新药研究

《柳叶刀-呼吸医学》3期临床显示,第三代EGFR-TKI利厄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中位PFS达20.7个月,较一代药提升超一倍,ORR88%,对脑转移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可控。

OncoImmunology:转化视角下免疫检查点阻断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长期获益相关的分子与免疫特征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多种实体瘤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部分患者表现出持久且卓越的反应。本文发表于权威期刊《OncoImmunology》,系统解

European Radiology:动态灌注CT在非小细胞肺癌伴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

肺功能成像可定义为主要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核医学技术对肺功能进行区域性量化。

读书报告 | CheckMate 9LA研究: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联合2周期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结局

联合组5年OS率达18%,显著高于化疗组的11%(HR 0.73),证明该方案能为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可能。

【论著】|血浆游离DN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筛选及患者预后预测的研究

本研究拟对经过治疗后NSCLC患者的cf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突变类型及数量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以明确血浆cfDNA高通量测序检测作为NSCLC患者预后预测标志物的价值。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具有腺癌和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

今天由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刘霞医生为大家带来一例具有腺癌和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分享。

Nature Medicine:不再盲目“照搬”!中国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新思考:IMpower151试验重塑认知

这项研究的发现,虽然结果意外,却揭示了肿瘤治疗中区域差异的复杂性,并为我们提出了更深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