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 PD-L1琥珀酰化修饰的改变影响黑色素瘤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5-06-26 iCombo iCombo 发表于上海

线粒体代谢酶CPT1A是调控PD-L1的琥珀酰转移酶,CPT1A激活剂联合抗CTLA-4单克隆抗体协同抑制肿瘤生长,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预测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导读

免疫系统是对抗肿瘤发生的关键防御系统,肿瘤进化出通过改变免疫微环境来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使有效根除变得复杂。靶向免疫检查点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的阻断疗法显著改善部分肿瘤患者的生存,然而,抗PD-L1或PD-1单克隆抗体的应答率仍然不理想,在不同肿瘤中只有15-25%的患者应答阳性,且大约三分之一的初始应答者复发,强调了对免疫检查点途径调控机制的理解不充分。

肿瘤发生代谢重编程以满足恶性肿瘤所必需的能量、合成和氧化还原需求,通常以糖酵解和乳酸产生增加为特征。最近的研究已经强调了肿瘤代谢对抗肿瘤免疫的实质性影响,肿瘤代谢物组成的变化影响T细胞活化和代谢重编程。除了能量生产,线粒体还通过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s),如乙酰化、丙二酰化和琥珀酰化来调节蛋白质功能,然而,线粒体代谢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2025年3月11日中南大学陈翔教授团队联合刘洪、刘静教授团队在Nature Genetics(IF:31.7)杂志上发表题为“Alterations in PD-L1 succinylation shap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in melanoma”的研究文章。研究整合了空间转录组学、批量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揭示了代谢物琥珀酰辅酶A与肿瘤免疫之间的密切联系,首次揭示了TCA循环代谢物琥珀酰辅酶A通过介导PD-L1 K129位点的琥珀酰化,促进PD-L1降解,从而增强CD8+T细胞的浸润和细胞毒性。线粒体代谢酶CPT1A是调控PD-L1的琥珀酰转移酶,CPT1A激活剂联合抗CTLA-4单克隆抗体协同抑制肿瘤生长,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预测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基础(Nat Genet. 2025 Mar;57(3):680-693. doi: 10.1038/s41588-025-02077-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049, encodeId=d91022e10494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3041033311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黑色素瘤#</a> <a href='/topic/show?id=be71139214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D-L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3921, encryptionId=be71139214f, topicName=PD-L1), TopicDto(id=103331, encryptionId=330410333110, topicName=黑色素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27 10:28:49 CST 2025, time=2025-06-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7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黑色素瘤治疗新警示,BRAFi/MEKi 疗法或显著增加肠系膜脂膜炎风险

BRAF/MEK 抑制剂(BRAFi/MEKi)以及 PD-1 和 CTLA-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彻底改变了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式,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

颠覆认知!Nature Cancer 证实:黑色素瘤 / NSCLC 肿瘤抗原 99% 来自未突变基因

该研究揭示了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未突变肿瘤抗原(尤其是aeTSAs)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其不仅在癌症中具有高度表达特异性,还能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并可能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响应。

Nature Medicine:告别“碰运气”:粒线体基因T型,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提供精准决策

研究发现线粒体单倍群T型(HG-T)与黑色素瘤患者对PD-1抑制剂耐药相关,HG-T患者效应T细胞分化不足,ROS解毒基因高表达。血液检测HG-T可辅助预测疗效,为免疫治疗个体化提供新依据。

仰大勇教授课题组JACS:智能储能DNA水凝胶实现黑色素瘤按需无激光光免疫治疗

复旦大学与天津大学团队研发智能 DNA 水凝胶,整合核酸药物、适配体及光敏剂,负载储能长余辉纳米颗粒,可在肿瘤微环境触发分解,释放活性氧并激活免疫应答,抑制黑色素瘤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大咖谈 | 晚期黑色素瘤 CSCO 指南更新

2025 CSCO指南会于今年4月顺利召开,黑色素瘤指南在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治疗及晚期治疗等领域均有重要更新。

吴荻教授深度解读:黑色素瘤治疗的变革与国际合作

在2025 CSCO 指南会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吴荻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分享当前黑色素瘤治疗策略的变革及当下黑色素瘤诊疗中面临的难题,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Nature Medicine:肿瘤“指纹”解码:多组学技术如何为黑色素瘤患者定制“精准打击”方案?

《Nature Medicine》研究报道 “肿瘤图谱分析项目”(TuPro),整合多组学技术 4 周内完成黑色素瘤分子诊断,为临床决策提供附加价值,对重症患者疗效显著,成本可控,推动精准肿瘤学发展。

大咖谈 | 黑色素瘤的围手术期治疗

本文回顾了2024年辅助治疗及新辅助的治疗的研究进展,从靶向及免疫治疗多方面分析了黑色素瘤围手术治疗的选择。

读书报告 | 一线靶免联合改善BRAFV600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并延缓脑转移

研究表明,以BRAF抑制剂为基础的TT联合PD-1单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为BRAFV600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并延缓脑转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