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补中益气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多靶点作用机制

2025-06-1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首次明确了 BZYQ 在缓解 UC 中的成分基础及细胞免疫学机制,这些发现有助于传统中药方剂的开发与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全球性健康挑战,近二十年来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目前,针对UC的主流治疗方法包括5 - 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然而,生物治疗不仅昂贵,还存在潜在免疫原性和药物耐受风险。因此,研发有效、低毒且经济的UC治疗方法仍是胃肠病学研究重点。

过去十年,中药在胃肠道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疗效平衡且安全性高。补中益气颗粒(BZYQ)是一种源于《脾胃论》的经典中药复方制剂,传统上用于调节气血循环并增强免疫功能,尤其适用于胃肠道疾病。然而,其对UC的保护性作用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近期,发表在J Ethnopharmacol杂志的一项研究,旨在通过整合药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确定 BZYQ 中进入血液的生物活性成分。同时,利用分子对接、动物模型和原代细胞培养验证BZYQ疗效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确定其治疗UC的潜在分子靶点。

在体内实验中,通过连续 7 天给予 3% 右旋糖酐硫酸钠溶液诱导实验性结肠炎,随后进行为期 10 天的 BZYQ 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qPCR、Western blotting 以及体外骨髓巨噬细胞(BMDM)原代提取培养验证抗炎效应。

结果显示,在 BZYQ 中鉴定出 54 种化合物,其中有 7 种 SPCs(黄芪甲苷、光果甘草素 A、18β - 甘草酸、毛蕊异黄酮、灵芝酸 X、板蓝素及异樱花素)与 UC 病理过程直接相关。分子对接证实毛蕊异黄酮与白细胞介素 - 6(IL - 6)之间存在高亲和力相互作用。BZYQ 通过抑制 IL - 6/STAT3 轴、重塑巨噬细胞极化、增加调节性 T 细胞频率以及抑制初始 CD4 T 细胞分化来缓解结肠炎。

综上,本研究首次明确了 BZYQ 在缓解 UC 中的成分基础及细胞免疫学机制,这些发现有助于传统中药方剂的开发与应用。

原始出处

Zhou Y, Wang W, Gu H, Jiang Y, Wang X, Su X, Shao Z, An K, Liang R, Ma Y, Wang R, Luo L. Buzhongyiqi granul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Therapy: Integrated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dynamic validation, and IL-6/STAT3 axis regulation. J Ethnopharmacol. 2025 Jun 2;351:120083. doi: 10.1016/j.jep.2025.12008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46687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689, encodeId=01fb22686893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5c46645ec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 href='/topic/show?id=7f171041465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溃疡性结肠炎#</a></a> <a href='/topic/show?id=f4c912e676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补中益气颗粒#</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457, encryptionId=05c46645ec3, topicName=溃疡性结肠炎), TopicDto(id=104146, encryptionId=7f171041465e, topicName=溃疡性结肠炎), TopicDto(id=127676, encryptionId=f4c912e676bf, topicName=补中益气颗粒)],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10 10:04:44 CST 2025, time=2025-06-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PS:安石榴苷阻止PGAM5与NEK7“牵手”,或能抑制结肠炎

先天免疫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被激活,迅速应对病原体入侵和组织损伤。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典型的PRR,能够被感染或细

JCC:Etrasimod对中重度活动性孤立性直肠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Etrasimod在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孤立性直肠炎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并在多个关键终点上优于安慰剂。无论是临床缓解率还是内镜改善率,Etrasimod均在第12周和第52周显示出持续的优势。

南京中医药大学重大发现!黄芩提取物:调节脂质过氧化与铁死亡,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开辟新路径

近期,一项发表在《Phyto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黄芩提取物对UC的治疗效果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U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JCC:12 万人研究揭示,高升糖指数饮食显著增加溃疡性结肠炎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长期吸烟者和高脂饮食者好发。

519特别放送 | 不可不知的溃疡性结肠炎大小事

我们特邀请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郭红教授分享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

ACS Nano:首都医科大学卢洁等团队合作构建合成黑色素的工程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该研究旨在消除氧化应激并恢复肠道微生物群平衡。益生菌的作用效果会受到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干扰其粘附和活性。

CGH: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

乌帕替尼在实现临床缓解、内镜改善和组织学缓解方面优于其他疗法,特别是在维持治疗阶段表现突出。

Int Immunopharmacol:三种中成药对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3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三种中药(虎地肠溶胶囊、清肠温中汤、加味乌梅丸)单独使用或与美沙拉嗪(MS)联合使用对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微生物群代谢的影响。

Cell Discov | 心理压力通过皮质酮直接影响肠道干细胞功能并加剧溃疡性结肠炎机制

这研究揭示了心理压力通过皮质酮影响ISCs功能的内在脑-肠调节通路,为理解心理压力如何影响肠道健康提供了新的机制解释。研究结果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心理压力影响肠道稳态的理解,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