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对话」刘宝瑞教授:探索消化道肿瘤整合医疗模式,未来可期!
2023-06-02 梅斯肿瘤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梅斯医学特别在会前邀请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进行专访,分享消化道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编者按
第十三届恶性肿瘤金陵论坛胃肠肿瘤论坛已于2023年5月27日召开,聚焦恶性肿瘤精准诊疗与转化研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特设临床诊疗、转化研究专场,共襄恶性肿瘤诊治前沿与进展。
梅斯医学特别在会前邀请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进行专访,分享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Q1:刘院长您好,请您简单谈一谈,近一年来消化道肿瘤在治疗上的进步有哪些?
刘宝瑞教授:消化道肿瘤治疗的进步最重要的一点是技术理念加强。也就是整合医疗理念在消化道肿瘤的诊疗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目前,特别强调多学科讨论和整体理念。关于消化道肿瘤,一方面,理念上的转变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技术上特别强调免疫治疗。在消化道肿瘤的日常应用中,如在肝脏肿瘤、胆囊肿瘤和胃癌及部分肠道肿瘤治疗中,在常规的传统的治疗基础上,不断地加持免疫治疗手段会显著提高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Q2:目前免疫治疗领域进展不断,免疫治疗有哪些临床可及的技术?
刘宝瑞教授:
免疫治疗手段特别多,但是如果从临床可及性来讲,我们初步可以分成四大类。
第一大类是大家熟悉的PD-1抗体和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如联合化疗或放疗等。
第二大类是抗体偶联类药物。首先要有一个感兴趣靶点,针对相应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将抗体偶联相应的细胞毒性药物,使得细胞毒性药物能够具有肿瘤的靶向特异性,我们称之为靶向治疗。
第三大类是大家熟悉的免疫细胞治疗。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CAR-T、TCR-T细胞和其他的相关细胞治疗策略。
第四大类是肿瘤治疗性疫苗。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美国外很多相关团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开辟了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公众对肿瘤治疗性疫苗的评价都很高,相关的临床研究虽然不多,但研究结果均发表在CNS主刊或者Cell主刊等,也彰显了该领域在整个学术界正在被高度关注。
治疗性疫苗和PD-1抗体原理上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我们也期待这对金童玉女组合后,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
Q3:临床工作中应该如何通过网络阅读获得有用的信息?请您分享一下个人经验。
刘宝瑞教授:通过网络阅读获得有用的信息我认为非常重要。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获得很多的网络相关的信息,但这些网络相关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所以我们会思考如何从这些网络信息中获取一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
第一,我们要先熟悉某一个领域。对某一领域的现状感兴趣是很重要的,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如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细胞治疗领域的现状和最近几年的进展等,又或是ADC或治疗性疫苗等,只有具备某个领域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来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就不会迷失方向。
第二,一定要找出这些信息的出处,明确它所引用的文章来自于哪里。我认为一些非科学的语言片面夸大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的信息含水量比较高,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权威性杂志的相关报道,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应用的是科学性语言,因为语境的不同对阅读对象的真实性判断存在一定帮助。因此,在发表个人论点之前,最好花费心思对感兴趣的信息的原文出处进行研读,对信息源的源头学习会帮助你形成科学的印象。
我认为网络信息是一个非常好的获取知识途径,对于如何甄别及快速了解,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经验。
Q4:您认为未来几年,针对消化道肿瘤治疗的走向是什么?
刘宝瑞教授:消化道肿瘤有其特殊性,我个人认为其走向需要因病种而异。
对于胃癌的走向。胃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发病率很高,其治疗应该是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化疗和放疗依然重要,但以免疫治疗新技术或以它们为组合的整合医疗模式,在胃癌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前期的相关研究已经显示出很好的苗头。
在食管癌中,免疫治疗也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免疫联合化疗或放疗大幅度提高了食管癌的治疗疗效。
再谈肝胆肿瘤,包括肝胆胰部位的肿瘤。传统观念认为常规的化疗在肝胆胰癌中效果不好,包括放疗也一样,很难达到良好的疗效,因此肝胆胰癌对手术高度依赖。但事实上,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胰腺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抗体的组合治疗方式疗效显著。在整合治疗方案中,同步放化疗时应用稍大分割的放射治疗如3-5Gy,对于评估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疗效严重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其客观疗效、R0切除率和生存时间都显著改善,相关的研究也非常值得进一步增大样本量继续往前推进。
对于肝癌。得益于临床乙肝疫苗的普遍应用,肝癌发病率在不断下降。但是对于肝脏肿瘤,传统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最近几年也发现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对肝脏局部病灶做大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也非常显著。因此,靶向治疗+PD-1抗体+局部的大分割放疗的联合治疗模式,可使多数肝癌患者获益,是提高肝癌治疗疗效的一个巨大进步。
对于胆系肿瘤。胆系肿瘤发病率不是很高,并且由于其解剖结构的原因,治疗相对比较缓慢。但是我们发现,参考肝脏肿瘤的治疗模式对部分胆系肿瘤患者同样有效。另外,胆系肿瘤有特殊的基因表达,若存在融合突变,可以应用相应的靶向药物。总而言之,胆道肿瘤的治疗也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的理念,并逐步在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组合指导下进行整合治疗,治疗疗效也大幅度提高。
专家简介

刘宝瑞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副院长
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肿瘤免疫治疗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前任主委
江苏省医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 |梅梅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