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四川大学孙光曦等研究发现FH缺陷型肾细胞癌的全面分子分析可识别分子亚型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5-05-18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研究分析了FH改变模式与肿瘤异质性的关系,并建立了一个CpG位点特异性甲基化标签,以精确识别FH缺陷的肾癌。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deficient RCC)是一种罕见但高致死性的肾癌。

2025 年 5 月 12 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孙光曦、曾浩、陈铌、沈朋飞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molecular profiling of FH-deficient renal cell carcinoma identifies molecular subtype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的研究论文。为了加深对FH缺陷肾癌的理解,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基因组研究。研究分析了FH改变模式与肿瘤异质性的关系,并建立了一个CpG位点特异性甲基化标签,以精确识别FH缺陷的肾癌。
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三个不同的分子亚型,分别富集免疫/血管生成/基质(C1), WNT/Notch/MAPK(C2)和增殖/干性(C3)通路。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和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应用后,C1期肿瘤的生存获益最大。C2的肿瘤对这种治疗方法有中度反应。相反,C3肿瘤对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及其与ICB的联合治疗反应不良。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FH缺陷肾癌的侵袭性,为疾病管理的潜在精准医学方法提供了见解。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deficient RCC)是一种罕见的RCC疾病,由FH基因的双等位基因失活引起。尽管FH缺陷型RCC罕见,但几乎普遍致命,即使肿瘤较小,也表现出明显的侵袭和转移倾向,构成了重大的治疗挑战。FH缺失会导致延胡索酸(fumarate)在细胞内蓄积,而延胡索酸是一种公认的致癌代谢物,对致癌信号传导、抗氧化反应和表型变化有深远影响。这些作用包括:1)抑制αKG依赖性双加氧酶,导致整体DNA和组蛋白高甲基化,以及HIF1α的稳定化;2)蛋白质琥珀化,激活抗氧化途径;3)诱导驱动代谢重新布线和细胞增殖的假性缺氧;4)促进高甲基化表型,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同源重组DNA修复缺陷;5)诱导线粒体DNA和RNA释放,驱动先天免疫和干扰素的产生。然而,将这些见解转化为有效的靶向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

虽然厄洛替尼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在II期临床中显示出对FH缺陷型RCC的良好活性,但来自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表明治疗效果不一致。之前的研究强调了FH缺陷型RCC中富含免疫的肿瘤微环境,表明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方案具有潜在有效性。然而,随后的研究显示,接受基于ICB的疗法治疗的患者的反应各不相同。以前的研究,已经在FH缺陷型RCC中发现了频繁突变的基因。然而,它们在肿瘤行为和患者预后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FH缺陷型肾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探索仍需进一步研究,了解FH缺陷型RCC的致癌基因组景观对于推进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者对126例FH缺陷型RCC样本进行了全面的分子分析,以全面探索FH缺陷型RCC的分子景观和生物学亚型,为潜在的治疗方法提供见解。研究分析揭示了FH变异模式的预后价值,建立了FH缺陷型RCC鉴定的甲基化特征,并确定了具有不同转录特征的三个分子簇,这些分子簇有可能区分对抗血管生成单一疗法及其与ICB联合治疗的临床反应,从而有助于预测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图1FH缺陷型RCC的三种分子亚型概述(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参考消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513-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508, encodeId=8c9422655089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c3282646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24ff126986f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FH缺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986, encryptionId=24ff126986f7, topicName=FH缺陷), TopicDto(id=82646, encryptionId=7c328264677, topicName=肾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7 21:57:05 CST 2025, time=2025-05-1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17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Sci Adv:中南大学程全等团队研究发现肿瘤内真菌群可抑制RCC中的脂质分解代谢并诱导T细胞耗竭

该研究收集了来自四个国际队列的1044名RCC患者的肿瘤内真菌群数据,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466名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疗。

肾细胞癌(RCC)的UCLA综合分期系统 (UISS)

肾细胞癌(RCC)的UCLA综合分期系统 (UISS)

Eur Urol Oncol:预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寡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的相关因素

对于选定的患者,SAbR在控制omRCC方面有效性超过2年,并且可以在不影响患者结局的情况下延迟系统治疗。骨和脑转移以及转移灶数量的增加是接受序贯SAbR治疗的omRC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绘”解读 真报告 | RNA-based NGS检出SFPQ-TFE3融合变异,辅助TFE3重排肾细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

Xp11.2/TFE3 重排肾细胞癌是 MiT 家族易位性肾癌类型,好发儿童。1 例 10 岁男童确诊该癌,RNA 检测辅助诊断且提示预后。

读书报告 | 肾细胞癌的新抗原肽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这项I期试验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证据,表明高危RCC中靶向新抗原的PCV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能够靶向关键驱动突变并诱导抗肿瘤免疫。

山东大学,最新Nature Cancer,CAR巨噬细胞重塑肿瘤微环境!

肾细胞癌免疫治疗效果不佳,山东大学团队开发嵌合IL-2信号受体,结合circRNA和水凝胶技术,增强CAR巨噬细胞抗肿瘤活性,在动物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为肾癌及实体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