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神经与前斜角肌的联系
2024-12-22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陕西省
本文介绍膈神经解剖结构、来源及走行,阐述其卡压产生的疼痛类型,围绕前斜角肌处卡压讲解相关解剖、症状与触诊评估方法,还提及膈神经病变治疗定位包含的方面。
膈神经卡压点与疼痛
1. 解剖
膈神经来源 C3 、C4 和 C5 脊神经的前支,在前斜角肌表面略由外向远端走行,在进入胸廓时,膈神经由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之间穿过,此后有心包膈血管伴行经肺根前方,在纵隔胸膜和心包之间下行,于膈中心腱附近穿入膈肌。
膈神经中的运动支支配膈肌,每一侧膈肌由相应膈神经支配。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侧膈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同侧半膈肌受影响,表现为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图 2-2-1)。
2. 卡压点与疼痛
(1)感觉型疼痛:胸腹部不适疼痛。
(2)运动型疼痛:涉及膈肌(图 2-2-2)。
膈神经卡压点与评估
【前斜角肌】
1. 解剖
膈神经在前斜角肌表面略由外向远端走行。
2. 症状
呃逆,膈肌功能障碍(呼吸模式改变),胸腹不适。
3. 评估
触诊检查:患者仰卧位,头转向对侧,检查者定位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向前下触诊即为前斜角肌,有神经卡压,会有明显压痛,有时向神经远端放射(图 2-2-3)。
膈神经病变治疗定位
膈神经病变治疗定位包括神经卡压点和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见表 2-2-1。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脊神经功能评估与解剖学分析》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膈神经# #前斜角肌#
3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