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大肚子,还伴有骨痛、贫血,谨防这种罕见病!

2025-02-19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13 岁男孩小宇因肝脾肿大、骨痛等确诊戈谢病。该病是常见溶酶体贮积病,分多种类型,可通过酶活性测定等诊断,治疗有酶替代等方案,酶替代治疗对 1 型特异有效。

13岁的男孩小宇(化名)自出生以来,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和骨痛,尤其是活动后,常抱怨背部和腿部疼痛。家人起初未重视,认为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宇的症状逐渐加重,特别是骨痛变得更加频繁且剧烈,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走路和跑步。最近几个月,小宇的脾脏和肝脏肿大明显,腹部常感到不适,且出现了轻度贫血和易疲劳的症状。家人开始感到担忧,带他多次就诊,最终在血液科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酶活性检测和基因检查,确诊为戈谢病(GD)

溶酶体贮积病

戈谢病(GD)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溶酶体贮积疾病之一,由于溶酶体中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GBA)突变导致其底物葡糖神经酰胺沉积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如肝、脾、肾等器官,甚至在脑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贮积,并形成以“戈谢细胞”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

分型

根据神经系统是否受累,戈谢病主要分为非神经病变型(I型)和神经病变型(II型及III型)。还有其他少见的亚型如围生期致死型和心血管型等。

非神经病变型(即I型)患者最常见,约占95%,临床无原发性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早期常出现轻度肝脾大伴脾功能亢进,严重可出现脾梗死、脾破裂等;可累及血液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等。

急性神经病变型(即Ⅱ型)约1%,患病年龄较小,多数在出生后1年内发病,早期可死亡,神经系统的恶化呈急性发展。

亚急性神经病变型占2%~3%,发病多在青春期,神经系统受累进程相对缓慢,在未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时,早期与I型表现相似,很难与I型鉴别,寿命较长。

Ⅱ型和Ⅲ型是神经病变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同时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证实,关于GD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甚至出现多种恶性肿瘤同时发生。

诊断

GD的诊断可通过酶活性测定(EAA),是通过测定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葡萄糖脑苷酶活性其降低至正常值的30%以下,即可诊断为GD,是诊断GD的金标准。

戈谢细胞是GD的特征性表现,当镜下见到充满脂质的戈谢细胞,可高度怀疑GD,戈谢细胞的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多呈圆形、卵圆形,含有1个或数个偏位的细胞核,核染色质粗糙、致密,胞质量多,呈淡蓝色,胞质内充满交织成网状或洋葱皮样的条纹结构。

治疗

戈谢病的治疗有多种不同方案,包括酶替代治疗、脾脏切除以及支持疗法,其中酶替代治疗是目前戈谢病1型唯一特异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霞,卫美辰,杨守京. 戈谢病3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51(11):1158-1160.

2.霍双杰,连俊波,杨仕坤,等.成人Ⅰ型戈谢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3,30(01):101-102.

3.李笛,陶晓娟,张宁宁,等.戈谢病患者肝脾病变定量磁共振影像研究[J].罕见病研究,2022,1(03):283-28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726, encodeId=c6162252e26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d5453806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戈谢病#</a> <a href='/topic/show?id=c2141244158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溶酶体贮积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806, encryptionId=2d545380647, topicName=戈谢病), TopicDto(id=124415, encryptionId=c2141244158e, topicName=溶酶体贮积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19 23:43:48 CST 2025, time=2025-02-1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国际罕见病日 我国首部《戈谢病患者长期生存状况调查》出炉

在第11个国际罕见病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首个罕见病慈善援助项目:中华慈善总会与赛诺菲中国合作开展的中华慈善总会思而赞慈善援助项目迎来了10周年庆典。会上我国首部《戈谢病患者长期生存状况调查(2019)》(以下简称:《生存调查》)正式发布。《生存调查》首次聚焦于我国戈谢病领域患者生活状况,依据思而赞慈善援助项目10年以来积累的戈谢病诊疗的真实世界数据,客观地反映了130余位戈谢病患者目前的生活状况。

罕见病日|从戈谢病治疗20年看罕见病救助,困难究竟在哪?

比起常见病、慢性病,另有一些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连自己得的是什么病都不知道。误诊率高,确诊难,诊断时间长,即使确诊可能也无药可用,即使“幸运”的有药可用,也会面临高额的治疗费用,很多人不得不因此放弃治疗,坚持下来的家庭很多因病快速致贫、返贫——这就是“罕见病人”普遍面临的困境。罕见病是人类疾病史上唯一以发病率/患病率/患病人数为界定标准的综合病种,但事实上,罕见病并不罕见。按官方数据,中国罕

戈谢病: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GD) 是较常见的溶酶体贮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GBA1基因作为特定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基因及其在戈谢病中的作用

团队提出ER应激升高和炎症小体激活是骨质疏松症进展的标志,提示有必要对GD患者进行临床监测。

Freeline公司肝脏靶向的AAV基因疗法,在临床前数据中展现出治疗戈谢病的潜力

Freeline基因治疗生物技术公司,在Auvergne的欧洲戈谢病工作组(EWGGD)上提供其戈谢病基因治疗候选药物FLT200的临床前数据。FLT200是一种用于治疗1型戈谢病的肝脏靶向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疗法,旨在提高戈谢病患者体内巨噬细胞中β-葡萄糖脑苷脂酶(GCase)的水平。

戈谢病全身骨显像1例

病例女,13岁,主因“外伤后出现左上肢疼痛2d”为主诉就诊。患者于2d前外伤后出现左上肢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未行任何治疗而就诊于我院骨科。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四川9岁男童患罕见戈谢病,全国仅确诊300余例

何为戈谢病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机体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缺乏,造成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及肺,甚至脑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贮积,形成典型的贮积细胞(即戈谢细胞),导致受累组织器官出现病变。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呈进行性,可能危及生命。杨秀丽像跌入了一个无底洞,洞顶一束微光照来,她努力向上爬,可路途依然遥不可及。2017年,她时年7岁的儿子小桦被医院诊断患有戈谢病。这是一种

Cell子刊《IMMUNITY》:戈谢病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分子机制

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成为戈谢病(Gaucher disease,GD)可行的治疗方案。

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戈谢病实验室检测方法

戈谢病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溶酶体沉积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对于戈谢病实验室检测方法优缺点你了解多少?本文都帮您整理好了,点击立即查看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