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浪潮中,麻醉如何冲破迷雾精准护航?

2025-05-09 胸科麻谭 胸科麻谭 发表于陕西省

患者食管肿瘤免疫治疗后手术前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提示免疫治疗可引发免疫介导并发症影响麻醉手术。麻醉医生需全面评估,围术期密切监测,多团队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保障患者安全。

问: 

遇到这么一位食管肿瘤的患者,手术前去麻醉评估中心,麻醉医生告诉他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需要心内科会诊。患者的年龄不大,也就60多岁,平时心脏也没什么不舒服,手术前进行了免疫治疗。麻醉医生再看了一下治疗前的心电图,没有什么异常,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患者还能不能麻醉手术呢?

免疫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现在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变成了超级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啦!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靠的是调动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就是把患者自身内部的免疫系统给充分激活,然后让免疫系统朝着肿瘤细胞发起又准又有力的攻击,最终把肿瘤细胞给消灭掉。这里面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最近这几年可成了备受关注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这类药物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把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给阻断了,这样就能促使免疫系统更高效地去识别和攻击那些坏坏的恶性细胞啦!

虽然免疫治疗相比与化疗等治疗而言,引起的不适感会大大的降低,但是可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的。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疗之后,他们的免疫系统很有可能变得超级活跃,然后引发一连串由免疫介导产生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波及的范围那可广了,可能会牵涉到好多重要的器官系统,像皮肤呀、心脏呀、肺呀、肝脏呀等等。正因为这样,对于接受过免疫治疗后的患者在围术期的管理过程当中,我们麻醉医生可一定要高度警觉起来!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患者,心内科医生看了以后也是高度怀疑免疫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所以用了一些营养心肌的药物,再把心脏呵护一下,等到心电图情况改善后再行麻醉和手术。

麻醉手术护航

因此,作为麻醉医生,咱们得对免疫治疗要有了解,知道它可能搞出什么状况。在麻醉的时候,咱们得像守护神一样,确保病人没事。得像老鹰一样,时刻盯着病人的生命指标和身体状况,一有啥不对劲,就得像闪电一样快,把那些免疫反应的小麻烦统统搞定!一定得做到及时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免疫介导反应。

麻醉手术前

在手术前,我们麻醉医生会先看看患者的心电图、肌钙蛋白水平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还会请心脏病专家来帮忙评估一下,看看患者是否需要做更多的检查。对于重大择期手术,术中管理应包括使用有创性动脉压监测和用超声心动图来观察心脏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输液量。另外,如果患者平时在吃类固醇(糖皮质激素)药物,手术当天也得继续吃,以免出现肾上腺出问题的情况。

治疗肺炎的时候,医生可能会用到一种叫做皮质激素的药物。如果病人长期用这种药物,手术前可能需要再补充一些,这得看病情有多重和手术有多复杂。有些得了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可能会用一种叫做PD-1抑制剂的药物治疗,这和肺炎的高发病率有关系。对于这些肺癌病人来说,做胸部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得想办法降低他们术后肺部受伤的风险。有计划地控制液体使用和采用保护性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减少肺部受伤的可能性。

因此,作为麻醉医生,咱们得对免疫治疗要有了解,知道它可能搞出什么状况。在麻醉的时候,咱们得像守护神一样,确保病人没事。得像老鹰一样,时刻盯着病人的生命指标和身体状况,一有啥不对劲,就得像闪电一样快,把那些免疫反应的小麻烦统统搞定!一定得做到及时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免疫介导反应。

麻醉手术中

在实施麻醉和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尤其得特别留意免疫治疗对凝血功能产生的影响,也就是会有血凝不住或者凝得太厉害得情况,这个也要提醒外科医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免疫治疗有可能让血小板活化,还会让凝血因子出现异常的消耗情况,这就会让患者在手术当中出血或者在术后形成血栓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呀,麻醉医生在手术之前,得全面、充分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精心地制定出适合的抗凝或者止血的策略。

哦,对了,有些病人用了免疫治疗后,血糖可能会忽高忽低,电解质也可能乱了套。所以,在手术前进行麻醉评估时,麻醉医生得全面了解病人的代谢和内分泌情况,手术中也要紧盯着这些指标。一旦发现不对劲,就得赶紧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是那些本来没糖尿病,但在接受免疫治疗后血糖升高的情况。

还有,这些接受免疫治疗得病人,抵抗力还是很差的,容易被细菌侵入,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的风险,麻醉医生在围术期的管理当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准则。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应该根据感染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灵活地调整麻醉方案和抗感染治疗的方案。同时呢,麻醉医生还得和肿瘤科医生以及其他相关的医疗团队保持紧密又高效的沟通交流,一起精心地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患者的安全,保证用药合理。

免疫后对麻醉手术影响

最终,我们必须特别指出,患者在接受肿瘤免疫治疗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对某些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也就是对麻醉药的反应比较大。因此,在挑选麻醉药物和决定用药剂量时,麻醉医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免疫状况以及药物的应用情况,尽一切努力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或者对手术疗效产生负面影响。

团队协作

总的来说,肿瘤免疫治疗为那些备受肿瘤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然而,这同时也给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麻醉医师,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潜在风险,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效果,帮助他们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当然,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麻醉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免疫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也在不断改进,这就要求麻醉医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最新的免疫治疗技术和知识。

同时,麻醉医生还需要与肿瘤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308, encodeId=941622643081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07f82814e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免疫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03ce103081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管理#</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814, encryptionId=a07f82814ec, topicName=肿瘤免疫治疗), TopicDto(id=103081, encryptionId=03ce1030811a, topicName=麻醉管理)],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0 00:20:31 CST 2025, time=2025-05-1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5-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长春应化所林君/丁彬彬JACS:琥珀酸盐纳米材料,可通过激活细胞焦亡和增强MHC-I表达来促进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受限于低免疫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团队开发琥珀酸钠纳米粒子,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能触发焦亡、上调 MHC - I 表达,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为免疫疗法提供新策略。

Fcγ受体与免疫调节抗体:从机制到临床的全面解析

本文介绍 Fcγ 受体结构、与 IgG 亚型关系、免疫调节作用,阐述临床药物中 Fc 工程化策略及各靶点抗体应用情况,指出其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新维度。

Nature:IL-27: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突破,增强T细胞活力的关键因子

通过该研究,IL-27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强大潜力的免疫调节因子,不仅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也为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赵峡团队《Small》:“铜锌协力”双金属纳米花氧泵微针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中国海洋大学赵峡教授团队在《Small》发表研究,构建 OPMNs-ZCS@siPD-L1 氧泵微针系统,通过 “踩油门”“松刹车” 双重策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为经皮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靶向DC细胞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系统 “哨兵”,介绍其多样性、成熟过程与功能,阐述靶向 DC 的药物开发方向,指出虽有突破但仍面临挑战,未来需深入研究。

Nature子刊:朱贵志团队开发出小环状RNA疫苗,实现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

该研究表明,在小鼠皮下注射后,加载在脂质纳米粒中的抗原编码小环状RNA(circRNAs)引发有效和持久的T细胞应答,用于强大的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当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时。

南京大学郭子建/陈韵聪团队《JACS》:非氧依赖型光催化剂诱导细胞铁死亡/焦亡/胀亡协同作用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该论文将FDA获批的亚甲基蓝(MB)光敏剂进行简单结构改造,构建了一种非氧依赖型生物光催化剂EBSe,团队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细胞作用机制验证和抗肿瘤免疫研究。

Biomaterials:温州医科大学谢聪颖等揭示了NO供体同时抑制PD-L1和COX-2在致敏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作用

该研究证明典型的一氧化氮(NO)气体供体可以共同抑制PD-L1和COX-2的表达,揭示了NO在逆转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性中可能尚未完全证明的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新势力:CpG-ODN的生物学机制与临床突破

以 CpG-ODN 为代表的 TLR9 激动剂从疫苗佐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关键。其分 A、B、C 型,机制各异,历经四代发展。在研药物单药或联用有突破,未来联合策略与纳米递送是方向,药企面临机遇与挑战。

Nat Cancer:中国学者发布小分子ZYS-1靶向ADAR1为前列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前列腺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该研究揭示了腺苷脱氨酶ADAR1在前列腺癌(PCa)中的关键作用,并开发了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效果的小分子抑制剂ZYS-1,为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