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患者肿瘤缩小,近70%持续缓解超6个月!《自然-医学》:双靶联合化疗或为结直肠癌一线治疗新策略

2025-02-10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陕西省

《自然 - 医学》发表 BREAKWATER 3 期研究中期结果,对于 BRAFV600E 突变型 mCRC 患者,encorafenib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ORR 更高,临床获益大。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约8%~15%存在BRAF基因突变,BRAFV600E是最常见的突变形式之一。BRAFV600E突变型的mCRC患者预后差、总生存期短。Encorafe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ATP竞争性小分子BRAF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既往BEACON研究结果证实,encorafenib联合西妥昔单抗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BRAFV600E突变型的mCRC,是二线及以后极具希望的靶向治疗方案。但目前仍需明确BRAFV600E突变型的mCRC的一线特定靶向治疗方案。

BREAKWATER 3期研究对比了EC+mFOLFOX6方案和SOC方案的疗效,近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双重主要终点之一的ORR指标,以及OS、持续缓解时间(DoR)、缓解时间和安全性的首次中期分析结果。FPS为另外一个主要终点,目前数据尚在积累。

本次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BRAFV600E突变型的mCRC患者,采用双靶治疗(encorafenib+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策略,患者ORR可达到60.9%、中位缓解时间7.1个月、持续缓解时间超过6个月和12个月的患者比例分别达到了68.7%和11.4%。文章表示,研究结果强调了这一策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截图来源:Nature Medicine

BREAKWATER 3期研究患者入组时间为2021年11月16日至2023年11月22日,纳入年龄16岁及以上、既往未经过治疗的BRAFV600E突变型的mCRC患者。研究人员以1: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EC组、EC+mFOLFOX6组和SOC组,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 EC组:encorafenib+西妥昔单抗;

  • EC+mFOLFOX6组:encorafenib+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mFOLFOX6(奥沙利铂+leucovorin+5-FU);

  • SOC组: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FOLFOXIRI(伊立替康+奥沙利铂+leucovorin+5-FU)或CAP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

后续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基于ANCHOR研究结果,认为EC治疗效果优于SOC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加上大多数BRAFV600E突变型mCRC患者需要通过强化一线治疗策略来控制肿瘤侵袭性进展,因此研究人员提前关闭了EC组入组,并将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配至EC+mFOLFOX6组和SOC组。

EC+mFOLFOX6组和SOC组患者数量分别为236例和243例。所有入组患者中位年龄61岁、49.5%为女性、61.0%患者肿瘤位于右侧、95.2%的患者属于微卫星稳定/熟练错配修复型。截至2023年11月22日,EC+mFOLFOX6组和SOC组仍分别有137例和82例患者在继续接受治疗,中位持续治疗时间分别为28.1周和20.4周。研究结果显示,经设盲独立中心审查确认:

  • ORR:EC+mFOLFOX6组为60.9%,SOC组为40.0%(OR=2.443,95%CI:1.403~4.253,P=0.0008);

  • 中位缓解时间:EC+mFOLFOX6组和SOC组分别为7.1个月和7.3个月;

  • 中位DoR:EC+mFOLFOX6组和SOC组分别为13.9个月和11.1个月,其中EC+mFOLFOX6组持续缓解时间超过6个月(68.7% vs. 34.1%)和12个月(22.4% vs. 11.4%)的患者比例均更高。

  • ORR:指肿瘤缩小到预定值并能维持最低时限要求的患者比例,这里包含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需在首次符合缓解标准后不少于4周进行重复评估确认。缓解期指从随机化至首次记录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开始后续抗癌治疗的时间。

在关键次要终点方面,在首次中期分析截止时间前,EC+mFOLFOX6组和SOC组分别有40例(16.9%)和72例(29.6%)患者死亡,中位OS随访时间分别为10.3个月和9.8个月。OS中期分析时,EC+mFOLFOX6组中位OS尚在积累(95%CI:19.8个月~无法估计),SOC组中位OS则为14.6个月(95%CI:13.4个月~无法估计),EC+mFOLFOX6组死亡风险降低53%(HR=0.47,95%CI:0.318~0.691),但由于未达到预设显著性阈值,尚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6个月时,EC+mFOLFOX6组和SOC组OS率分别92.3%和87.1%,12个月OS率分别为79.5%和66.1%。

图片

▲截至2023年11月22日,EC+mFOLFOX6组(蓝色)和SOC组(灰色)的OS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类似,EC+mFOLFOX6组和SOC组分别有99.6%和97.8%的患者治疗后出现相关不良事件,主要为恶心、贫血、腹泻、食欲下降等。文章表示,EC+mFOLFOX6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较长,且维持了相对较高的用药剂量,在化疗中加入双靶药物患者通常是可耐受的,且并未导致化疗剂量的减少或停止化疗事件的增多。

总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REAKWATER 3期研究的已达到双重主要终点之一(ORR),相比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接受encorafenib+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BRAFV600E突变型mCRC患者ORR更高,临床获益更大。文章表示,目前研究仍在进行中,待积累到足够数据后,将继续分析另一双重主要终点指标PFS,研究人员还计划进行额外中期OS和最终OS分析。

参考资料

[1] Kopetz, S., Yoshino, T., Van Cutsem, E. et al. Encorafenib, cetuximab and chemotherapy in BRAF-mutant colorectal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443-3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287, encodeId=f844225128e57, content=希望早点能攻克肿瘤,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e6f8811677, createdName=万年老主治, createdTime=Mon Feb 10 13:54:27 CST 2025, time=2025-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湖南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255, encodeId=7bd82251255b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2eaa904845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西妥昔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TopicDto(id=90484, encryptionId=2eaa9048456, topicName=西妥昔单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10 09:57:52 CST 2025, time=2025-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0 万年老主治 来自湖南省

    希望早点能攻克肿瘤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287, encodeId=f844225128e57, content=希望早点能攻克肿瘤,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e6f8811677, createdName=万年老主治, createdTime=Mon Feb 10 13:54:27 CST 2025, time=2025-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湖南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255, encodeId=7bd82251255b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2eaa904845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西妥昔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TopicDto(id=90484, encryptionId=2eaa9048456, topicName=西妥昔单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10 09:57:52 CST 2025, time=2025-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超50万人研究显示,酒精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而每天1杯牛奶,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

牛津大学团队分析 542778 名女性数据,经 17 年随访发现,酒精、红肉和加工肉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正相关,钙等摄入与之负相关,牛奶或通过钙影响结直肠癌风险。

The Innovation | 法米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研究旨在评估法米替尼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重点关注转移性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队列(队列5),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可控。

Adv Sci:山梗菜碱能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治疗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恶性上皮肿瘤,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随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出现,特别是免疫疗法,过去二十年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癌症免疫疗法通过利用检查点抑

研究发现:男人不仅爱上厕所,肠癌发病及死亡率也比女性高

最近,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细胞通讯与信号传导》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性激素、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一领域中的新发现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大咖谈 | 结直肠癌精准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多项研究正在探索一线化疗联合精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期待疗效能取得进一步提高。

​电子科技大学肖波团队《Adv Sci》:纳米工程菌通过增强光免疫疗法和微生物色氨酸代谢口服治疗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免疫治疗存难题。肖波教授团队开发纳米细菌平台 LR - S - CD/CpG@LNP,整合三重机制,抑制肿瘤、调节菌群,为 CRC 治疗提供新思路。

Science子刊:中山大学梁振兴/康亮/兰平发现GPT1的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该研究表明谷丙转氨酶1缺乏介导的代谢重编程促进结直肠腺瘤-癌的进展。

【论著选登】| MSI-H/dMMR对BRAF V600E突变型的手术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揭示了MSI-H肿瘤在BRAF突变状态下的预后优势,但这种优势可能仅限于可手术切除的CRC,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MSI-H/dMMR与BRAF共突变在不同分期CRC中的预后预测价值。

读书报告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治疗难治性微卫星稳定和 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单臂2期临床研究

本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联合治疗在既往治疗耐药的MSS和RAS野生型 mCRC患者中具有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接受。

对话大咖 | 保肛与根治并重:刘骞教授谈结直肠癌的精准微创规范化治疗

【医悦汇】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作客对话大咖,深入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创新和突破及外科辅助技术的最新进展,以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