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我国研究学者揭示苍白球成青少年行为激活特质关键脑区
2025-05-01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双侧苍白球灰质体积及扣带-岛盖网络功能连接是预测行为激活特质的关键特征,LME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关联(P<0.05),提示苍白球在青少年动机行为中的核心作用。
青少年行为激活特质(Behavioral Activation, BA)是影响个体对奖励刺激反应的核心心理特征,与动机、情绪调节及社会行为密切相关。以往研究多依赖问卷评估或单一模态神经影像数据,样本量有限且缺乏多模态整合分析。本研究利用美国青少年脑认知发展研究(ABCD)中6626名11-13岁青少年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首次系统刻画了BA特质的神经生物学特征,并揭示了关键脑区苍白球(pallidum)在青少年行为动机中的核心作用。
研究采用弹性网络回归(Elastic Net Regression, ENR)模型,整合结构MRI(包括皮层厚度、皮层表面积、皮层下灰质体积)、功能MRI(静息态功能连接)及扩散MRI(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和平均扩散率)等多模态指标,通过5折交叉验证预测BA特质。模型1仅纳入MRI特征,模型2仅纳入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模型3则联合MRI与人口统计学变量。此外,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对ENR筛选的特征进行验证,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数据处理中,所有MRI指标均经过标准化,并通过重复10次的交叉验证减少随机误差。功能连接分析基于Gordon图谱定义的13个功能网络,涵盖皮层-皮层及皮层-皮层下区域的78种连接模式。
结果显示,模型1对BA特质的预测准确率为R²=1.54%,且独立测试集结果稳定(R²=1.44%)。关键神经生物学特征包括双侧苍白球的灰质体积(GMV)、右侧额下沟的皮层厚度、左中央沟的皮层厚度,以及扣带-岛盖网络(CON)与苍白球、尾状核的功能连接。模型3的预测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至R²=1.74%,且MRI特征的权重分布与模型1高度一致(相关性R=0.873-0.999),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神经生物学特征的干扰有限。LME分析进一步验证了ENR的结果:双侧苍白球GMV与BA特质显著正相关(右侧β=0.0021, P<0.001;左侧β=0.0017, P=0.0025),CON与右侧苍白球的功能连接(β=3.6848, P=0.0095)及扣带-顶叶网络与伏隔核的连接(β=5.2176, P<0.001)亦表现出显著关联。
本研究揭示了苍白球在青少年BA特质中的核心作用。苍白球作为基底 ganglia 的关键节点,通过调控多巴胺能通路参与动机行为和奖赏处理,其结构发育和功能连接模式可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趋近倾向。此外,扣带-岛盖网络与苍白球的协同作用提示情绪调节与动机系统的整合机制,而额顶网络与伏隔核的连接可能涉及目标导向行为的抑制控制。这些发现为理解青少年行为发展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视角,并为针对动机缺陷或冲动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潜在靶点。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机器学习# #行为激活#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38 举报
为儿科前沿指明方向
2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