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临床医学|儿童急髓白血病缓解标准新突破

2025-07-08 儿童肿瘤前沿 儿童肿瘤前沿 发表于上海

AML

该研究提出将无白血病证据(NEL,原始细胞<5%)作为儿童AML缓解的新标准。研究结果表明,NEL/EL分类不仅简化了治疗反应的评估,还为临床试验终点的设定和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缓解标准最初由Cheson等人在1990年确立,尽管AML治疗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这一标准在过去数十年间几乎未作调整。

近年来,随着流式细胞术和PCR等微小残留病(MRD)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完全缓解(CR)定义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尤其对于儿童AML,其生物学特征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修订儿童CR定义显得尤为必要。

近日,德国 AML-BFM 研究团队在 E Clinical Medicine 发表了题为 No evidence of leukaemia (NEL) as a response criteria in paediatric AML: a multicentre analysis 的文章,提出将无白血病证据(NEL,原始细胞<5%)作为儿童AML缓解的新标准。研究结果表明,NEL/EL分类不仅简化了治疗反应的评估,还为临床试验终点的设定和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图片

文章对AML-BFM研究组中2004年至2021年期间诊断的1094例儿科患者的实时数据进行了多中心分析,将他们分为"白血病证据"(EL,≥5%原始细胞)和“无白血病证据”(NEL,原始细胞<5%)两个组,并在三个不同的治疗时间点将他们与之前的CR和no-CR分类进行比较。

在时间点1(首次诱导治疗,tp1)、时间点2(第二次诱导治疗,tp2)和时间点3(强化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前,tp3),分别有344例(31%)、663例(61%)和471例(43%)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479例(44%)、854例(78%)和723例(66%)患者被归类为完全缓解但血液学恢复不完全(CRh)。而仅根据原始细胞证据重新分配后,在tp2时,绝大多数患者(1007例,92%)被分类为NEL,仅有87例(8%)被分层为EL。

图片

患者分组流程(NEL/EL vs. CR/no-CR)。

新分类为无白血病证据(NEL)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完全缓解(CR)组患者相当。研究使用Schoenfeld残差检验,评估了CR组和NEL组中总生存期(OS)和无事件生存期(EFS)的比例风险假设。CR组与NEL组的10年OS(82.3±1.5% vs 80.2±1.3%,p=0.26)和EFS(68.2±1.9% vs 65.7±1.6%,p=0.27)在tp2时无显著差异。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考虑年龄、高危AML和CR作为混杂因素后,NEL显示出对更优OS和EFS的最强独立预后价值。相反,EL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no-CR的患者(OS,53.1±5.5% vs 71.6±2.2%,p<0.001;EFS,37.6±5.5% vs 56.0±2.5%,p<0.001)。CR、CRh和NEL组10年OS和EFS率相似,EL组生存率最差,甚至低于无CR组的模式,这一结果在tp1和tp3中也得到了验证。

与以前的CR/no-CR分类相比,修订后的NEL/EL显示出更好的生存预测能力。在所有三个时间点,简化的NEL与EL反应类别之间的生存差异最为显著。相比之下,将CR与no-CR以及CRh与无CRh进行比较时,生存差异的区分度较差。

图片

tp2时NEL与CR组的生存率对比(Kaplan-Meier曲线)。

EL患者在诱导末期的预后最差,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改善其预后。接受HSCT的EL患者与未接受HSCT的患者相比,生存率显著提高(10年OS,62⋅1±6⋅1% vs 27⋅3±9⋅5%,p<0.001;10年EFS,9⋅8±5⋅1% vs 2⋅1±9⋅2%,p<0.001)。然而,HSCT并未给no-CR组带来更好的预后效果(OS,66⋅0±3⋅2%;EFS,39⋅9±3⋅5%)。利用逆转录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可测量的残留疾病进行监测,进一步提高了修订定义的预测能力。

图片

A. HSCT对EL患者的生存改善效果。 B. 基于RQ-PCR的MRD分层分析。

综上,简化的NEL/EL分类为儿童AML的治疗反应提供了更精确的定义,不仅优化了临床试验终点的设定,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具预后价值的新标准。未来,结合MRD监测技术,NEL/EL分类有望成为儿童AML管理的核心指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493, encodeId=77b222e24934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1fe2435f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ML#</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35, encryptionId=11fe2435ff, topicName=AML)],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08 13:12:28 CST 2025, time=2025-07-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0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AML#

    0

相关资讯

【Blood】探索FLT3-ITD MRD和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在接受移植的AML中的作用

学者进一步对BMT CTN 1506/MORPHO MRD数据进行了事后分析,检验了作为MRD检测的多克隆FLT3-ITD突变的临床意义以及FLT3-ITD克隆根除或复发的动力学。

中国科大附一院朱小玉教授团队探索异基因双阴性T细胞预防AML移植后复发新策略

国内学者启动了一项I期临床试验,研究第三方健康供者来源的DNT细胞输注对于具有移植后复发高危因素的AML患者预防移植后复发的潜力。

【BCJ】KMT2A (MLL)重排AML结局及影响因素的中国真实世界研究

本多中心研究纳入292例KMT2A重排AML患者,发现CR1期allo-HSCT可改善生存,降低复发风险。

【JHO】苏附一院前瞻性研究,CD19 CAR-T治疗复发性t(8;21) AML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首次评价CD19 CAR-T 治疗CD19+ 复发性T(8;21)AML的疗效和安全性。

【Cancer】浙一医院研究证实KRAS突变状态影响KMT2A重排AML的预后

学者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59例de novo  KMT2A‐r AML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临床基因组学分析,以评估分子特征与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Nature:刘家程/王东鹏等揭示AML化疗药物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

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核心药物阿糖胞苷虽有效,但神经毒性限制应用。研究发现其通过干扰 DNA 去甲基化致小脑浦肯野细胞 DNA 损伤,吉西他滨或可替代。

【柳叶刀血液病学】年轻成人AML中分子监测对比标准治疗有无生存获益?

英国、丹麦和新西兰开展了两项随机、对照、3期研究(UK NCRI AML17和AML19),旨在确定基于MRD结果改变治疗是否可以提高生存率。

【Leukemia】MD安德森癌症中心新诊断KMT2A重排AML的特征及结局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开展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成人新诊断KMT2A重排AML的临床特征及结局,近日发表于《Leukemia》。

【JCO】对于当代标准定义的儿童高危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获益

儿童肿瘤学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COG)开展了一项交叉研究分析,以确定HSCT是否能改善当代定义的高危AML患者的预后。

中国多中心研究,在移植前达CR1且高危AML患者中对比维奈克拉+阿扎胞苷与强化疗

国内学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对移植前达CR1且高危的AML的大型患者队列进行分析,旨在比较接受VEN-AZA和IC治疗的预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