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追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风险因素演变及干预重点(1997-2022)

2025-07-0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结合大规模跨国DHS数据,系统分析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U5M风险因素长期贡献的变化,填补了学界对这一领域动态演变认识的空白。

未满五岁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尽管全球儿童死亡率在过去三十年取得显著下降,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仍承担全球90%以上的死亡负担。自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提出减少儿童死亡以来,全球在儿童卫生干预、母乳喂养推广、孕产妇护理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随后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进一步强调到2030年将U5M降低至每千活产儿25例以下的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卫生服务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U5M相关危险及保护因素的贡献与影响模式也在演变,研究尚缺乏对这些动态变化的系统分析,难以为政策调整提供及时科学依据。

近日,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的一项多国研究,通过分析1997至2022年间24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LLMICs)的人口与健康调查(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DHS)数据,探讨了影响未满五岁儿童死亡率(U5M)的风险因素及其贡献的变化。该研究涵盖超过45万名活产婴儿,利用混合效应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相关风险因素的暴露比例和人口归因分数(PAFs),系统评估了风险和保护性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促进儿童存活的新重点领域。

本研究采用DHS在1997–2005年与2016–2022两个时期的公开数据,覆盖24个LLMICs国家,纳入孕妇报告的近五年内活产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39,890个出生记录在1997–2005年,319,034个出生记录在2016–2022年。通过混合效应稳健Poisson回归分析多个潜在风险因素(包括母乳喂养状况、产前护理次数、母亲年龄与教育程度、出生间隔、单多胎情况等)和U5M的关联,计算每种风险因素的人口归因分数(PAF),并比较两个时期之间的变化。部分分析剔除了初生子以评估出生间隔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估计95%置信区间,考虑了国家层面随机效应及采样权重。

研究结果

研究人群特征

1997–2005年期间,参与研究的139,890名新生儿中,51.8%母亲无教育,男性儿童占50.8%,3.1%的儿童未曾母乳喂养。2016–2022年期间,319,034名新生儿中,母亲无教育比例降至26.9%,男性儿童比例略增至52.4%,未母乳喂养儿童比例上升至6.1%。四次及以上的产前护理访视次数显著增加(36.6%升至59.8%),机构分娩率由36.6%提高到近80%。

图1:研究纳入样本流程图及不同时间点样本规模分布情况


图2:代表性主要风险和保护因素对U5M人口归因分数(PAF)及其在1997–2005年与2016–2022年间的变化趋势

 

未母乳喂养的儿童死亡风险贡献显著增加,其在2016–2022年的PAF达到37.1%,可能与母乳替代品的推广、就业女性增加及哺乳支持不足有关。短出生间隔持续是的重要风险因素,尽管其PAF略有下降,但近40%的儿童出生间隔不足33个月,反映生殖健康服务覆盖提升仍然不足。

同时,产前护理4次及以上保持强有力的保护效果,减低约12%的U5M,但1–3次产检保护作用减弱,反映产检质量和覆盖需进一步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母亲中高等教育程度对儿童死亡的保护效应显著增强,支持教育推广作为降低U5M的有效策略。高龄产妇与多胎妊娠均增加儿童死亡风险,提示对这类高危孕产妇的干预需强化。男婴相较女婴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反映生物学差异及潜在男婴特殊护理需求。

研究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结合大规模跨国DHS数据,系统分析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U5M风险因素长期贡献的变化,填补了学界对这一领域动态演变认识的空白。儿童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非静态,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医疗保健提供与文化环境改变的背景下不断调整,强调干预策略应随之优化。例如,尽管产前护理总体提升,但部分阶段的产检保护效应衰减,提示关注服务质量而非单纯数量增加。母乳喂养保护作用的增加,和未哺乳比例攀升,表明政策制定者需聚焦干预母乳支持、规制婴儿配方奶宣传和工作场所母乳喂养保障。教育普及对U5M持续贡献的增强,凸显妇女教育可作为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长远投资。此外,短出生间隔和高龄生育仍旧带来显著风险,表明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的普及与指导尤为关键。

这项研究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详实量化的风险动因依据,助力精准聚焦提升不同风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推动低资源国家儿童存活率的持续改善。研究还提示,综合促进产前护理完善、早孕干预、母乳推广及妇女教育等多维政策联动,是实现2030年SDG儿童健康目标的重要路径。

原始出处
Bereket Kefale, Jonine Jancey, Amanuel T. Gebremedhin, Gavin Pereira, Gizachew A. Tessema. Changes in the contributions of risk factors to under-five mortality in low- and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1997–2022): an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data.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5) 21:502–514.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12-8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12519-025-00912-8.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8cdd885e71ef,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25年追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风险因素演变及干预重点(1997-2022),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7273,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研究结合大规模跨国DHS数据,系统分析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U5M风险因素长期贡献的变化,填补了学界对这一领域动态演变认识的空白。,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625/1719286548127_92910.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 style="color: #333333;">未满五岁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尽管全球儿童死亡率在过去三十年取得显著下降,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仍承担全球90%以上的死亡负担。自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提出减少儿童死亡以来,全球在儿童卫生干预、母乳喂养推广、孕产妇护理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随后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进一步强调到2030年将U5M降低至每千活产儿25例以下的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卫生服务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U5M相关危险及保护因素的贡献与影响模式也在演变,研究尚缺乏对这些动态变化的系统分析,难以为政策调整提供及时科学依据。</p> <p style="color: #333333;">近日,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的一项多国研究,通过分析1997至2022年间24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LLMICs)的人口与健康调查(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DHS)数据,探讨了影响未满五岁儿童死亡率(U5M)的风险因素及其贡献的变化。该研究涵盖超过45万名活产婴儿,利用混合效应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相关风险因素的暴露比例和人口归因分数(PAFs),系统评估了风险和保护性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促进儿童存活的新重点领域。</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7/1751897067332_8624274.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采用DHS在1997&ndash;2005年与2016&ndash;2022两个时期的公开数据,覆盖24个LLMICs国家,纳入孕妇报告的近五年内活产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39,890个出生记录在1997&ndash;2005年,319,034个出生记录在2016&ndash;2022年。通过混合效应稳健Poisson回归分析多个潜在风险因素(包括母乳喂养状况、产前护理次数、母亲年龄与教育程度、出生间隔、单多胎情况等)和U5M的关联,计算每种风险因素的人口归因分数(PAF),并比较两个时期之间的变化。部分分析剔除了初生子以评估出生间隔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估计95%置信区间,考虑了国家层面随机效应及采样权重。</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结果</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研究人群特征</p> <p>1997&ndash;2005年期间,参与研究的139,890名新生儿中,51.8%母亲无教育,男性儿童占50.8%,3.1%的儿童未曾母乳喂养。2016&ndash;2022年期间,319,034名新生儿中,母亲无教育比例降至26.9%,男性儿童比例略增至52.4%,未母乳喂养儿童比例上升至6.1%。四次及以上的产前护理访视次数显著增加(36.6%升至59.8%),机构分娩率由36.6%提高到近80%。</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7/1751897227055_8624274.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1:研究纳入样本流程图及不同时间点样本规模分布情况</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7/1751897227076_8624274.png" /><br /><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2:代表性主要风险和保护因素对U5M人口归因分数(PAF)及其在1997&ndash;2005年与2016&ndash;2022年间的变化趋势</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nbsp;</p> <p>未母乳喂养的儿童死亡风险贡献显著增加,其在2016&ndash;2022年的PAF达到37.1%,可能与母乳替代品的推广、就业女性增加及哺乳支持不足有关。短出生间隔持续是的重要风险因素,尽管其PAF略有下降,但近40%的儿童出生间隔不足33个月,反映生殖健康服务覆盖提升仍然不足。</p> <p>同时,产前护理4次及以上保持强有力的保护效果,减低约12%的U5M,但1&ndash;3次产检保护作用减弱,反映产检质量和覆盖需进一步加强。</p> <p>值得注意的是,母亲中高等教育程度对儿童死亡的保护效应显著增强,支持教育推广作为降低U5M的有效策略。高龄产妇与多胎妊娠均增加儿童死亡风险,提示对这类高危孕产妇的干预需强化。男婴相较女婴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反映生物学差异及潜在男婴特殊护理需求。</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意义与价值</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结合大规模跨国DHS数据,系统分析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U5M风险因素长期贡献的变化,填补了学界对这一领域动态演变认识的空白。儿童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非静态,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医疗保健提供与文化环境改变的背景下不断调整,强调干预策略应随之优化。例如,尽管产前护理总体提升,但部分阶段的产检保护效应衰减,提示关注服务质量而非单纯数量增加。母乳喂养保护作用的增加,和未哺乳比例攀升,表明政策制定者需聚焦干预母乳支持、规制婴儿配方奶宣传和工作场所母乳喂养保障。教育普及对U5M持续贡献的增强,凸显妇女教育可作为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长远投资。此外,短出生间隔和高龄生育仍旧带来显著风险,表明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的普及与指导尤为关键。</p> <p style="color: #333333;">这项研究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详实量化的风险动因依据,助力<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聚焦提升不同风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推动低资源国家儿童存活率的持续改善。研究还提示,综合促进产前护理完善、早孕干预、母乳推广及妇女教育等多维政策联动,是实现2030年SDG儿童健康目标的重要路径。</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br /><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Bereket Kefale, Jonine Jancey, Amanuel T. Gebremedhin, Gavin Pereira, Gizachew A. Tessema. Changes in the contributions of risk factors to under-five mortality in low- and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1997&ndash;2022): an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data.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5) 21:502&ndash;514.&nbsp;<a class="cursor-pointer underline !decoration-primary-700 decoration-dashed"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12-8"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12-8</a></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6098, tagName=中低收入国家), TagDto(tagId=506279, tagName=死亡风险因素)],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8, categoryName=儿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6, categoryName=妇产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1509, appHits=9, showAppHits=0, pcHits=32, showPcHits=1500, likes=0, shares=2, comments=1,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Wed Jul 09 09:31: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7-09,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123, editor=儿科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98af8624274, createdName=清泉心田, createdTime=Mon Jul 07 22:09:08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ue Jul 08 09:32:31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12519-025-00912-8.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23242, encryptionId=80158232420f, articleId=8cdd885e71ef,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男婴与女婴的未满五岁儿童死亡率(U5M)是否存在差异?可能原因是什么?, answer=数据显示男婴死亡风险更高(2016-2022年占52.4%),反映生物学差异及潜在男婴特殊护理需求未被充分满足。,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1938379221, updatedAt=1751938379221}, {id=823245, encryptionId=d67b823245dc, articleId=8cdd885e71ef,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研究中如何量化风险因素对未满五岁儿童死亡率(U5M)的贡献?该方法有何优势?, answer=采用混合效应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人口归因分数(PAF),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置信区间,能同时评估国家层面随机效应和采样权重,提供动态量化依据。,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1938379221, updatedAt=1751938379221}])
s12519-025-00912-8.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462, encodeId=87ba22e2462e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46213e8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低收入国家#</a> <a href='/topic/show?id=95471284007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死亡风险因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1378, encryptionId=f746213e822, topicName=中低收入国家), TopicDto(id=128400, encryptionId=954712840073, topicName=死亡风险因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08 09:32:31 CST 2025, time=2025-07-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SCIENCE:COVID-19及相关政策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影响

研究人员将人口统计学、接触模式、疾病严重程度、保健能力和质量等数据结合起来,以了解其影响力,并为控制战略提供信息。

Nature Medicine:加大低中等收入国家COVID-19疫苗接种有益于提高疫苗覆盖率

优先向全球南部国家、地区分发疫苗应在提高全球免疫覆盖率方面产生高回报。

Nat Med:2000年至2018年中低收入国家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情况

该研究的获得的全球女性贫血地图显示各个国家内其患病率存在巨大差异,以及显示了可能达不到WHOGNT标准的地区,这些结果提供了精确的公共卫生工具,以便为最脆弱的人群分配足够的资源和干预措施。

Lancet Glob Health:六个中低收入国家基于社区的抗生素获取和使用情况

相关的背景因素将作为制定综合干预方案的目标,以改善这些环境中的抗生素使用,并将有助于全球努力对抗抗生素耐药性。

Lancet:有无病理及检验是一道“分水岭” ——中、低收入国家的病理及检验医学

最近,《Lancet》发表了针对中、低收入国家病理及检验医学的系列文章,就病理及检验医学的意义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病理及检验医学现状等的介绍及评论。

柳叶刀子刊大型荟萃分析: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有多重要?发生风险立打75折!

eClinicalMedicine: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和心脏代谢结局的有效性: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证据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Neurology:年纪轻轻就中风了?全球青年卒中发病率和病因存在差异

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之间在年轻成人中风病因及结果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