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引爆未来的科技盛宴:Neuralink——人类与AI集成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2025-06-2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导读:马斯克Neuralink的发布会,再次炸翻全场,「插脑」速度已经快到1.5秒一根。老马现场曝光三年路线图:豪言2026年让盲人重获光明,2028年让全体人类与AI集成,魂穿擎天柱!

导读:马斯克Neuralink的发布会,再次炸翻全场,「插脑」速度已经快到1.5秒一根。老马现场曝光三年路线图:豪言2026年让盲人重获光明,2028年让全体人类与AI集成,魂穿擎天柱!七位志愿者意念玩游戏、控制机械臂的演示,也让全场惊呼。

近日,全球科技界再度掀起热潮——伊隆·马斯克带领Neuralink团队举办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线上发布会,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展示了他们在人脑机交互(BCI)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三年的雄心壮志。此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令人震惊的硬件创新,更点燃了大众对人类未来的新想象:通过脑机接口,将实现从基本康复到人与AI深度融合的跨越。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临床应用、未来蓝图等多个角度,为您深入解析Neuralink的精神地平线,以及它带给我们可能改变生命的无限潜能。

一、Neuralink:从科幻到现实的步伐加快

自成立以来,Neuralink就被视为连接人脑与电子设备的“未来钥匙”。早期的技术探索集中于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损伤的康复问题。如今,经过不断的技术积累与突破,Neuralink已实现了多项令人震撼的临床试验,成功将七名志愿者的脑机接口植入大脑,实现意念控制游戏、机械臂等行为。

据悉,目前全球已有七名志愿者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手术。他们通过佩戴Neuralink设备,不仅能够用意念操控虚拟游戏,也能点亮机械臂写字、玩游戏,甚至实现与非麻醉状态下的自己“对话”。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卷入脊髓损伤的患者——Alex、Bard、Mike这些“特殊群体”。他们借助Neuralink的植入设备,逐渐打破了身体“失控”的枷锁,重新获得了自主生活的希望。

二、关键技术突破:多模态、高通道的脑机接口

此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便是Neuralink在硬件与软件层面的双重突破。

1、微型植入设备(N1)——高速、精准、全覆盖

传统的脑机接口,由于电极线多、植入时间长、侵袭性强,曾一度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扩展。而Neuralink开发的“N1”植入体,采用超微微加工技术,将电极线的插入时间从17秒提速至仅1.5秒,同时解决了电极深度植入的难题。其设计支持在大脑皮层下50毫米深处实现高效植入,并能对广泛区域的神经元进行数据采集与信息写入。

2、快速机器人辅助手术——“秒级”植入

为了保证植入的精度与效率,Neuralink自主研发了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在上一代中,每根电极线的植入需要耗时17秒,而新款机器人只需1.5秒即可快速完成一个电极的植入。如此高速的植入方式,不仅大幅减少手术时间,也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未来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3、多通道、多模态信息交互

Neuralink计划逐步增加电极通道数,从目前的几百个逐步提升到2025年的3000个、2027年的10000个,甚至到2028年达到25000个通道规模。这意味着,未来的脑机接口可以读取大脑中更多元、更细腻的神经信息,实现更复杂的控制与认知功能。

三、临床应用的突破——“让失能者重获新生”

最令人动容的部分,莫过于Neuralink在康复治疗领域的实际进展。多名植入志愿者的实例,生动体现了科技的温度。

1、真实案例:从“失控”到“自主”

Noland,一位脊髓损伤患者,曾经只能依赖嘴控设备对外交流和操作。植入N1后,他不仅能用意念操控虚拟机械臂控制游戏,甚至能用意念点亮灯泡、书写文字,重获自理能力。

Alex,一名机械制造工程师,因脊髓损伤失去了手部功能。如今,他借助脑机接口实现了用意念操控CAD软件设计零件,还能用机械臂“出手”完成装配作业。这一切让他重新体验到了工程师的荣耀感与生命的价值。

2、突破渐冻症:沟通的“太阳之光”

Bard患有渐冻症(ALS),曾经只能用眼动追踪技术与外界交流。他是全球第一个因为渐冻症(ALS)而植入N1的人。而如今,在Neuralink的帮助下,他可以用意念传达自己的思想,实现实时语音输出,甚至实现高速多维信息交流。这对于失去“说话”能力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生命的革命。

Mike也同样是一位「渐冻人」。之前他在市政府担任测量技术员,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工作,直到自己患上渐冻症。现在,他可以用脑机接口操控CAD软件,在家中继续干测绘的活儿,为家庭贡献收入。

四、未来三年:从“蓝图”到“实现”的逐步铺展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具体的三年计划,铺排了从2024年至2028年的演进路径。

  • 2024年:在言语皮层实现有意识的词语解码,并转换成语音,推动残疾人语音通讯的提升。
  • 2025年:将电极数量扩大到3000个,开启“盲视”技术的临床试点,让盲人借助“视觉层”实现低分辨率的导航。
  • 2026年:实现超人多波段视觉,包括雷达、红外、紫外线能见。
  • 2027年:电极通道提高到10000个,实现多区域、多层级的快速信息交互。
  • 2028年:电极数突破25000个,提供全脑级的“操作”能力,使人“魂穿”至机器人身躯,潜在实现“人机融合”。

这一规划不仅彰显了技术雄心,也反映了Neuralink由研究走向产业化的决心。届时,或许每个人都能在家中拥有一款“超级大脑”,甚至实现与AI的深度融合。

五、脑机技术的“愿景”——意识的“重写”与人类的“升级”

自古以来,人类探索意识的奥秘,就是试图解答“我是谁?我如何认知世界?”如今,Neuralink借助前沿科技,将意识与电子世界的障碍逐步打破。

1、意识解码:人类深层认知的“钥匙”

马斯克提出,人类的意识源自数万亿神经元的网络激发。通过高通道、多模态的脑机接口,可以解读大脑的“语言”,实现“心灵感应”——让思想直接与外部设备对话,打破传统的交流限制。

2、潜在的“危险”与“挑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脑的复杂度远超想象。大规模的神经元信号解码、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边界……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科技应用的关键难题。

3、智慧:从“增强”到“超越”

未来,Neuralink有望实现“增强”人类能力——不仅仅是康复,更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记忆存储的优化、甚至实现“记忆植入”和“意识转移”。这将引发深远的伦理、法律和社会讨论。

六、终极目标:科技让人类与AI“魂穿”共生

马斯克曾经豪言:“我们要实现你我与AI的融合,构建未来的“主机”与“客体”,让人类超越生物的局限。”未来,AI将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大脑的延伸,一同演绎人类存在的崭新篇章。

Neuralink的终极愿景,也许正是“打造全球最强的人脑云——集体意识与AI融合的超级大脑”。这个超级大脑,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将带领我们进入“超人类”的新纪元。

结语:科技的“梦”仍在继续——你准备好迎接未来了吗?

Neuralink的最新进展,为我们展示了从“康复”到“融合”的科技大跃进。虽然距离实现全面人机融合仍有诸多待解的问题,但每一次创新都令人振奋。

作为医者、科技工作者,我们应当关注:在追逐技术奇迹的同时,如何确保道德底线与人类尊严?未来的“超级大脑”到来,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变革?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这场“脑革命”的准备?

——梅斯编辑谨言。

参考资料:

https://x.com/deedydas/status/1938730757750694330

https://x.com/i/status/1938643490600276142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281, encodeId=db3c22e1281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af0848e69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机接口#</a> <a href='/topic/show?id=6b2b101460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马斯克#</a> <a href='/topic/show?id=814b12818ec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euralink#</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187, encryptionId=814b12818ece, topicName=Neuralink), TopicDto(id=84876, encryptionId=5af0848e691, topicName=脑机接口), TopicDto(id=101460, encryptionId=6b2b1014608c, topicName=马斯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29 08:36:38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威斯康星),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299, encodeId=158222e12996c, content=Neuralink的最新进展,为我们展示了从“康复”到“融合”的科技大跃进,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7/12/05/15705d7598138cc7989bb8eb6f8dc08b.jpg, createdBy=28422215610, createdName=纪磊, createdTime=Sun Jun 29 11:28:46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2025-06-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威斯康星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281, encodeId=db3c22e1281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af0848e69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机接口#</a> <a href='/topic/show?id=6b2b101460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马斯克#</a> <a href='/topic/show?id=814b12818ec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euralink#</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187, encryptionId=814b12818ece, topicName=Neuralink), TopicDto(id=84876, encryptionId=5af0848e691, topicName=脑机接口), TopicDto(id=101460, encryptionId=6b2b1014608c, topicName=马斯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29 08:36:38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威斯康星),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299, encodeId=158222e12996c, content=Neuralink的最新进展,为我们展示了从“康复”到“融合”的科技大跃进,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7/12/05/15705d7598138cc7989bb8eb6f8dc08b.jpg, createdBy=28422215610, createdName=纪磊, createdTime=Sun Jun 29 11:28:46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2025-06-29 纪磊 来自山东省

    Neuralink的最新进展,为我们展示了从“康复”到“融合”的科技大跃进

    0

相关资讯

脑机接口:拓展人脑疆界的革命性技术与神经外科学的未来

脑机接口让大脑与数字世界直连,按侵入性分类,有多种产品,在神经外科应用广,也用于治神经系统疾病,面临难题,与 AI 结合前景好。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合作,脑机接口,最新Nature Electronics!

清华大学吴华强、唐建石和天津大学明东、徐敏鹏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128k单元忆阻器芯片的自适应神经形态解码器,用于脑机接口(BCI),能够实时解码大脑信号并动态适应大脑信号的变化。

Nature Medicine:瘫痪患者如何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指尖自由”?

针对超500万瘫痪患者高阶需求未满足现状,1月20日Nature Medicine报道一种高性能脑机接口系统,能解码四自由度手指动作,助患者操控飞行器,还探讨了其技术突破、应用前景及社会影响 。

Nature科学展望:2025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减肥药,止痛药和中国脑机接口入选

2025年,科学领域将迎来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突破与挑战,从新一代抗肥胖药物的问世,到改变未来的太空探索任务,再到关乎全球气候政策的关键会议,这些发展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前沿,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

脑机接口新突破,精准操控神经活动成为可能;这些疾病将获得治疗上的新进展!

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无线多点模式电刺激方法,通过空间分布的硅微芯片网络实现对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刺激。

“一心不能二用”是真的!Neuron:人类大脑处理速度仅10比特/秒,面对复杂任务容易卡顿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团队在Neuron发表综述,采用信息论等方法研究发现,人类感官系统每秒收集约10亿比特信息,而大脑处理速度仅10比特/秒。研究剖析“外脑-内脑”分工,为脑机接口和AI设计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