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这种不用动的运动,对身体也很好,效果不输降压药!

2025-04-18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研究显示,等长运动中靠墙蹲降压效果佳,收缩压降幅超 10mmHg,优于多种传统运动,但其有适用人群限制,或成高血压管理新运动处方。

传统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

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却“懒得动”,明知道运动有益健康,却总觉得迈不开腿、提不起劲。

跑步太累、举铁太难、健身房太远……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费劲又对血压管理特别有效的运动呢?

答案是——有!

近期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荟萃分析揭示,一种看似简单“罚站”动作的“靠墙蹲”,能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血压,其效果堪比一片降压药!

这项研究由英国坎特伯雷基督教大学团队主导,综合分析了1990年至2023年间270项随机对照试验,涵盖15827名参与者,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最系统的运动与血压关系研究。

结果显示,虽然传统有氧运动、抗阻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均能有效降压,但“等长运动”(isometric exercise training,简称IET)表现最佳,尤其是靠墙蹲对收缩压的降低幅度高达10.47 mmHg

那么,什么是等长运动?

它指的是肌肉持续用力但长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的静态训练。

与跑步、游泳这类需要大幅度身体移动的动态运动不同,等长运动更像“以静制动”。

靠墙蹲的动作很简单:背靠墙面,双腿缓缓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不动。

此时,腿部肌肉紧绷但不移动,短暂压迫局部血管,限制血流。

动作结束后,肌肉放松,血流重新灌注,好似给血管“冲刷”一遍,改善血管弹性和功能。

研究数据显示,等长运动平均降低收缩压8.24 mmHg、舒张压4.00 mmHg,明显优于传统有氧运动(收缩压下降约4.5 mmHg)、动态抗阻训练(4.55 mmHg)、组合训练(6.04 mmHg)及高强度间歇训练(4.08 mmHg)。

靠墙蹲作为等长运动的代表,降压效果尤为突出,收缩压降幅超10 mmHg,舒张压也超过5 mmHg,且在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更明显,甚至对正常或临界高血压者同样有效。

从生理机制讲,靠墙蹲时肌肉收缩对血管产生压迫,短期血流受限激活血管重塑和调节反应,长期坚持则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提升副交感张力,促进血压稳定。

此外,研究还发现,有氧运动的降压效果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频率不是越高越好,适度(如每周3次)更有效,而等长运动恰恰符合这种“以少胜多”的逻辑。

不过,靠墙蹲并非适合所有人。

严重膝关节病患者应选择其他等长运动,如握力训练、手推墙等;而血压极低或有心脏病史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初学者也应从半蹲开始,逐步延长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总结来说,这项荟萃分析不仅丰富了传统运动降压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注入新活力。

未来,等长运动尤其是靠墙蹲,有望成为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运动处方,以帮助更多“懒得动”的患者们轻松降压,重获健康新生活。

参考文献:

DOI: 10.1136/bjsports-2022-10650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123, encodeId=27792261123a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17102651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血压#</a> <a href='/topic/show?id=54c41261810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等长运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181, encryptionId=54c412618100, topicName=等长运动), TopicDto(id=102651, encryptionId=1c1710265113, topicName=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19 15:15:42 CST 2025, time=2025-04-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降压药和降脂药能一起吃吗?注意这些“药物雷区”!

我国多数 “双高” 患者需联合用药,介绍了降压药和降脂药类型、危险组合及联用法则。

血压控制不好?仅需4周,新药强效降压超11 mmHg | 2025 ACC

高血压控制难题待解,2025 ACC 年会公布 Advance-HTN 试验结果,新型药物 lorundrostat 能显著降低控制不佳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安全性佳,有望成新治疗选择。

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指南:控制在这个范围更安全!

我国超 1.76 亿老人,高血压患病率超 55%。介绍老年高血压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目标分年龄段,策略含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强调依个体选药及高龄患者综合评估。

为什么麻醉医生在手术之前特别在意患者的血压?

麻醉医生因高血压严控手术,因其暗示器官功能受损。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面临器官灌注危机,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高,医生依三维模型决策,医患协作可保障手术安全。

Eur J Prev Cardiol: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风险与高正常血清钠和张力的关系

在以色列一般人群中,血清钠和补液浓度分别超过140 mmol/l和287 mmol/kg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阈值可用于识别有风险的个体,保证额外的临床评估和指导预防性干预。

抗醛固酮治疗有望成为改善全球血压控制的重要途径!刘靖教授解读lorundrostat降压研究 | ACC.25

ACC 会议公布 ADVANCE-HTN 试验,lorundrostat(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能有效降未控制和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24h 血压,50mg 较优,100mg 不良事件多,总体耐受性良好。

Nat Med:中国医科大学孙英贤等表明强化降压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全因性痴呆的风险

该研究在中国农村33,995名年龄≥40岁、高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个体中测试了降低血压对全因性痴呆风险的有效性。这项随机分组试验表明,强化降压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全因性痴呆的风险。

高血压用药的3个常见误区,尤其第2条很多人都中招了

高血压患者常问降压药单用还是联用。单药适部分人但控制率低,联合治疗因机制互补、减不良反应被推荐,有多种优先组合和复方制剂,还需避免三大误区,应遵医嘱科学用药。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中国东南沿海地区CADASIL患者脑出血风险患病率

ICH 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CADASIL 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高血压、总 SVD 评分和 p.R544C 突变与 CADASIL ICH 相关。

Science:幼年的糖,以后的病!生命前三年的糖摄入与成年后糖尿病/高血压风险有关,控糖与二者风险降低35%和20%有关

该研究观察了怀孕后1000天内糖暴露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影响,利用1953年9月英国糖配给结束后的准实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