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达96%!《柳叶刀》子刊:新策略大幅减少复发

2025-07-01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尽管靶向及免疫治疗改变晚期肺癌格局,早期 NSCLC 生存率提升有限。AIM-HIGH 试验中期结果显示,14 基因检测可识别分子高危患者,铂类辅助化疗能显著提升其无病生存率。

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改变晚期肺癌治疗格局,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存率提升仍然有限。2023年发表于NEJM的一项随机试验发现,即便是极早期(IA1-IA2)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案,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仅约64%。

目前临床上缺乏风险分层标准来区分哪些患者有可能通过手术治愈,哪些患者需要辅助治疗。现有指南仅建议IB和IIA期高危患者接受辅助治疗,但何为“高危”尚缺乏充分验证。全球每年约10万早期肺癌患者因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而未充分治疗,并因此死于复发性NSCLC。

此前一项非随机研究提示,CLIA认证的14基因检测可能识别出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早期患者。为了验证这一发现,国际研究团队开展了名为AIM-HIGH的3期随机试验。试验的中期结果于近日发表于《柳叶刀-呼吸医学》,带来重要证据:通过14基因检测锁定分子高危患者,接受铂类双药辅助化疗后,可使IA-IIA期非鳞状NSCLC的24个月无病生存率从79%跃升至96%!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研究从欧美共45个中心纳入449例18岁以上、ECOG体能状态评分0-1分的IA-IIA期非鳞NSCLC患者,通过经CLIA认证的14基因检测(通过定量PCR分析14个基因表达量)进行风险分层。236例被判定为分子高危(包括高风险和中风险)的患者按1:1随机分至铂类辅助化疗组(124例,接受4周期标准化疗)或观察组(112例)。

化疗组87例和观察组107例患者符合改良意向治疗(mITT,定义为在随机分组开始化疗或进入观察组时仍符合入组标准)的分析标准。mITT人群中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分别有55%和54%为IA期,39%和41%为IB期,6%和5%为IIA期。

中期分析时,辅助化疗组和观察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5个月和19.0个月。结果显示,mITT人群中,辅助化疗组24个月无病生存率高达96%,显著优于观察组的79%,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78%(HR 0.22,p=0.0087)。目前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中位数均尚未出现,数据仍在积累中。

图片

▲mITT人群中,辅助化疗组(蓝线)和观察组(红线)的无病生存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关键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年龄(以65岁为分界点)、性别、吸烟史或手术方式如何,辅助化疗均能带来获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最早期的IA期患者同样受益,辅助化疗将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5%(HR 0.15,p=0.035)。

分子高危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益处与EGFR突变状态无关。在mITT人群中,研究人员对辅助化疗组48例(54%)和观察组59例(53%)患者额外进行了二代测序,辅助化疗组6例患者和观察组5例患者体内发现了激活的EGFR突变,未观察到EGFR突变与无病生存期有关。

此外,治疗时机可能影响疗效。所有复发患者均在首次诊断后3.5个月后才开始化疗(p=0.042),提示快速启动治疗的重要性。

74%患者完成全部4周期治疗,87%患者完成至少3个周期治疗。辅助化疗的安全耐受性符合预期,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57%)、疲劳(36%)、贫血(26%)、便秘(26%)、腹泻(2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7%),仅1例(1%)死亡与化疗相关,与历史数据一致。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14基因检测可有效识别出能从辅助化疗中显著获益的早期非鳞NSCLC患者,这类患者对辅助化疗耐药可能性极低。这一策略有望更精准地筛选治疗人群,降低早期肺癌复发率。期待后续48个月生存数据及更全面的数据揭晓,为治疗策略更新、患者预后改善提供更多启发。

参考资料

[1] David R Spigel, et al., (2020).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stage IA–IIA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dentified as molecular high-risk by a 14-gene expression profile (AIM-HIGH):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DOI: 10.1016/S2213-2600(25)00213-9

[2] Nasser Altorki, et al., (2023). Lobar or sublobar rep for peripheral stage IA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221208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578, encodeId=98de22e15785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2af9938ec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小细胞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93fe128248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14基因检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248, encryptionId=93fe128248b2, topicName=14基因检测), TopicDto(id=99387, encryptionId=32af9938ec6, topicName=非小细胞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01 13:08:57 CST 2025, time=2025-07-0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颠覆认知!Nature Cancer 证实:黑色素瘤 / NSCLC 肿瘤抗原 99% 来自未突变基因

该研究揭示了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未突变肿瘤抗原(尤其是aeTSAs)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其不仅在癌症中具有高度表达特异性,还能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并可能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响应。

KRAS突变III期NSCLC患者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预后显著差于野生型,加入度伐利尤单抗辅助治疗可改善生存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接受cCRT的III期NSCLC患者在度伐利尤单抗引入前后,KRAS MUT与KRAS WT患者的生存结局。

晚期肺癌患者88%缓解,无进展生存期翻倍!石远凯教授领衔一线治疗新药研究

《柳叶刀-呼吸医学》3期临床显示,第三代EGFR-TKI利厄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中位PFS达20.7个月,较一代药提升超一倍,ORR88%,对脑转移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可控。

范云教授领衔研究:肺癌脑转移患者85%颅内缓解!新药一线治疗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中国研究显示,高剂量阿美替尼(165 mg / 天)一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伴脑转移患者,12 个月 PFS 率 62.1%,颅内 ORR 超 85%,安全性可控。

JCO:86%肺癌患者肿瘤缩小!HER3 ADC药物对多次治疗失败NSCLC患者展现优异疗效

HER3靶向ADC药物在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中显效,国际多中心I期研究显示其客观缓解率27.7%,疾病控制率74.5%,安全性良好。

OncoImmunology:转化视角下免疫检查点阻断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长期获益相关的分子与免疫特征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多种实体瘤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部分患者表现出持久且卓越的反应。本文发表于权威期刊《OncoImmunology》,系统解

European Radiology:动态灌注CT在非小细胞肺癌伴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

肺功能成像可定义为主要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核医学技术对肺功能进行区域性量化。

读书报告 | CheckMate 9LA研究: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联合2周期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结局

联合组5年OS率达18%,显著高于化疗组的11%(HR 0.73),证明该方案能为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可能。

【论著】|血浆游离DN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筛选及患者预后预测的研究

本研究拟对经过治疗后NSCLC患者的cf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突变类型及数量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以明确血浆cfDNA高通量测序检测作为NSCLC患者预后预测标志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