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致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率全球最高!
2025-03-07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陕西省
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人民的健康食物和营养摄入量无一达到最佳标准。
在当今社会,饮食习惯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2019年,《柳叶刀》发布了一项关于全球饮食的重磅研究,揭示了不良饮食对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的深远影响。
这项研究涵盖了195个国家和地区,结果令人震惊:2017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不良饮食有关,相当于1100万人。
而中国因饮食问题造成的死亡人数位居全球首位。
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人民的健康食物和营养摄入量无一达到最佳标准。
在15项不良饮食习惯中,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是高钠(盐)饮食、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水果摄入不足。
相较之下,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以及反式脂肪在死亡贡献中却排在了后面。
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对饮食健康的认知:原来,最致命的健康杀手并不是过多的糖和脂肪,而是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对盐、谷物和水果的忽视。
在中国,饮食问题尤其突出。
在全球前20名人口大国中,中国因饮食不良造成的心血管死亡率(57.99%)和癌症死亡率(15.32%)均高居首位。
尽管中国地大物博,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但许多人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饮食的健康。
例如,研究显示,中国人均食盐摄入超过8克,而建议的最佳摄入量仅为3克。
全谷物的摄入量也仅有30克,而推荐的最佳摄入量为125克。
水果的摄入更是远远低于推荐标准,平均仅为80克,而最佳摄入量应达到250克。
为何在饮食结构上,中国会出现如此严峻的情况?
这与我们丰富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各地的菜肴虽自成流派,但对于味蕾的追求普遍偏向咸香刺激,这导致了国人盐摄入量的超标。
此外,当前“低碳低糖”风潮盛行,许多人对碳水化合物避之犹恐不及,忽略了它们在膳食宝塔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实际上,碳水化合物是维持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适量的摄入对健康至关重要。
面对如此严峻的饮食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主动的措施来改善饮食习惯。
首先,减少盐的摄入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选择新鲜食材、使用香料等替代盐来增加食物的风味。
其次,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等,尽量选择未加工或少加工的食物。
此外,水果和蔬菜应成为日常饮食的主角,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9)30041-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这项研究涵盖了195个国家和地区,结果令人震惊:2017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不良饮食有关,相当于1100万人。
23 举报
#健康# #饮食习惯#
3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