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AI:结友问过Deepseek说80%的概率是肺癌要尽快手术,又来问我。我该怎么回答?

2025-03-19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发表于陕西省

文章指出 AI 在医疗有优势但难替代医生,通过肺结节问诊案例,揭示 AI 意见存错漏,探讨其出错责任及对患者影响,强调应辩证看待 AI 在医疗中的作用。

前言:现在的AI功能太强大,有浙二胸外科范主任发视频说Deepseek给出的意见也专家的相仿,也有刷到说Deepseek依照的指南比医生掌握的新,患者拿着手机,照着AI诊断与治疗意见再来看医生,从而让医生置于尴尬境地的。那AI的发展是不是可以替代医生,或者问好AI后只要医生再确定一下就可以了呢?若是那样,医生可轻松了,当然也可能要失业了。可在现阶段,我之前就觉得对于只需按指南共识给出意见的,肯定AI更强,因为人脑比不过电脑的记忆力,AI还能快速浏览整合不同意见。但若AI错了呢?一是谁来负责为人工智能的错误买单,二是听AI不听医生到底靠不靠谱?近日有位问诊的结友来咨询肺结节,我是认为基本上不考虑恶性,但他说他问过Deepseek,是认为恶性的。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问诊情况:

图片

结友男性,59岁,检查发现右下叶结节,近2厘米。两年前是没有此病灶的。

图片

病灶位于右下叶,整体密度较淡,瘤肺边界欠清,缺乏收缩力,也无膨胀感,灶内没有实性成分,边缘毛刺不明显,邻近胸膜无明显牵拉,灶内有多发微小空泡状,整体也显得较散,没有聚拢性。所以我认为是良性的,下面是我回复他的意见。

图片

我认为基本不像肿瘤,大概是问怎么治疗,有啥好治疗呢?若是炎性未完全吸收,它自己会好,若是间质性病变或慢性炎,消炎也不大会有用。

图片

他说问了Deepseek,说得可严重了,我叫他发我看看意见是怎样的。

图片

太厉害了!一是生长速度符合典型恶性(我不明白为什么2年来新增2厘米结节就是符合典型恶性),二是要72小时内确诊(不知道怎么得出这72小时),三是每延迟1个月,转移风险就显著增加(我也不知道这来源于什么指南共识或数据),四是立即联系医院完成穿刺活检,时间就是生命!

看了这样的AI回答,你还坐得住吗?

感悟:

人工智能的普及与普通大众很容易获得其服务当然是好事,但过分依赖或迷信AI可能会带来并不如自己所设想的好的结果。该结友若由于AI给的意见惶惶不可终日,甚至焦虑抑郁,最后碰到立场不坚定的医生给做了手术,一是带来长久的机体创伤,二是焦虑居然是AI给的!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既有便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就如影像科的诊断,许多医院都引入了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有很多的优势,最大的优势是基本不会漏诊,因为它可以找出1毫米甚至以下的微小结节,可以给你标出多达十几或几十处结节,并一一注明大小、位置、体积、密度等信息。而且很快,自动生成。但患者拿到报告,发现几十处结节,给其后生活带来的不安与影响,或此后多方求诊,到省级大医院大专家反复咨询问诊,这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经济成本以及心理上的压力等综合来讲,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呢?虽有指南意见,影像科能否做到低风险的不报?漏诊了怎么办?医疗鉴定认可你不报微小结节吗?报了增加患者焦虑增加社会恐慌又怎么办?肺小结节的规范诊疗不单只是医生与医院的事,还涉及法律、伦理、人性等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法律与法官能依据的条款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与时俱时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6669, encodeId=27f522566692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bbf8228e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结节#</a> <a href='/topic/show?id=ce08123e68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deepseek#</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3768, encryptionId=ce08123e6822, topicName=deepseek), TopicDto(id=82287, encryptionId=4bbf8228ef5, topicName=肺结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r 18 23:33:57 CST 2025, time=2025-03-1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18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这个结节并不大,但我仍建议其切了,哪个细节信息使我认为它该切?

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结节不大,我建议其切了,病理最后出来是微浸润性腺癌,那么我们是怎么考虑,又是为何建议其切除呢?

问Deepseek:是我天真了吗?几个月改写肺癌诊疗指南不是梦!

作者认为肺结节诊疗混乱源于指南滞后,叶建明提出基于国内大量手术数据,结合影像与病理特征分层分析以改写指南,此观点具可行性、合理性与创新性,虽有挑战但或能引领肺癌诊疗变革,需官方推动。

问诊分析:诊断肺结节,与Deepseek来PK下,结论截然相反!该听谁?

本文介绍肺结节患者病史及检查情况,医生分析右肺下叶病灶不像恶性,建议消炎后复查,AI 认为该结节恶性可能性大且建议手术。通过对比凸显 AI 看病不可全信,综合判断目前人看更靠谱。

问诊分析:两肺典型多原发浸润性腺癌7处,延误长达近5年!有的专家还说是肉芽肿,太水了!

一65岁女性肺结节患者,4年半前发现肺结节,逐年随访今年变大。影像显示两肺多处结节,2020年已呈典型肺癌表现,考虑多原发肺癌,多为浸润性腺癌,建议尽快手术。反映出部分专家对磨玻璃肺癌认识不足等问题。

问诊分析:医生说“肺结节考虑是早期肺癌迟早得手术,迟做不如早做”,是这样吗?

临床上肺结节诊疗观念或需修正,以 39 岁女性肺磨玻璃结节为例,虽考虑肿瘤但风险不大,不建议近期手术,阐述磨玻璃肺癌特点及推迟手术意义,包括效果、减少次数等方面。

罕见病例:才0.1厘米的肺结节被诊断为浸润性腺癌!怎么理解?

本文分享一肺结节病例,0.1 厘米的结节病理报浸润性腺癌,打破常规认知。通过分析其影像、病理及回顾相关概念,解释了小于 5 毫米的肿瘤可诊断为浸润性腺癌的原因。

误诊分析:我们切了个良性的肺结节!反思一下!

本文分享一例肺结节病例,患者肺结节术前被认为 6 - 7 成可能恶性,术后病理为良性。回顾分析找出倾向良性蛛丝马迹,虽误诊但从风险利弊权衡,手术切除仍具价值。

问诊分析:这肺结节毛刺、牵拉,四个月做了4次CT、1次PET多报恶性,还加穿刺!但我缘何认为几不可能是肺癌!

36 岁女性发现左肺下叶实性结节,历经多次检查未确诊。作者经影像分析,判定为良性慢性炎,反驳当地再穿刺建议,强调随访观察即可,并对比炎性与肿瘤结节影像特征。

过度医疗:这样的医生是神医还是巫医?太可怕了!

肺结节诊断医生意见常不一致,分享一右肺下叶淡磨玻璃结节病例,4 年无进展某省肿瘤医院医生建议手术称到微浸润癌阶段,作者分析认为风险小可年度复查,批判过度医疗行为。

病例分享:肺多发结节太常见了,临床到底该怎样决策?

肺结节检出率高致患者焦虑,因诊疗套用传统肺癌指南、医院营收及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致过度检查治疗。分享多发肺结节病例,经评估主病灶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探讨手术决策及肺结节认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