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秘:爱运动的人,真会更长寿吗?

2025-06-29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2025年,权威学术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了一项长达45年的芬兰双胞胎研究,试图揭开运动与生命长度之间的秘密。

“坚持运动,延年益寿。”这句老生常谈的话,真的站得住脚吗?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走路一万步,胜过花钱吃补品”,这些听起来朗朗上口的健康箴言,背后到底又有多少科学依据呢?

2025年,权威学术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了一项长达45年的芬兰双胞胎研究,试图揭开运动与生命长度之间的秘密。

图片

这项研究追踪了2万多对双胞胎,从青年时代到生命终章,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运动习惯、生物年龄及死亡情况。

双胞胎的独特设计,让基因这一变量得以“静止”,从而更精准地评估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结果显示,运动确实与生理衰老的减缓和死亡风险的降低有关,但它并非简单的“越多越好”。

研究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U形曲线”:完全不运动的人,身体老化速度最快;而那些极度运动者,身体老化反而也加速。

只有适度、持续的运动,才真正延缓了身体的“生物时钟”。

这正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低运动量,足以显著降低死亡概率。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排除基因影响,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中,运动较多者依然比久坐者寿命更长。

这说明,基因并非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生活方式,尤其是运动习惯,确实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生老病死轨迹。

然而,运动的“保命力”更多体现在中短期内。

研究发现,运动能有效降低10到20年内的死亡风险,但对延长极高龄寿命的影响并不显著。

换句话说,运动帮你“熬过难关”,但不是万能的长寿秘方。

为何运动不能简单等同于长寿?

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盘复杂的棋局。

吸烟、饮酒、体重指数、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寿命的影响甚至比运动更大。

那些运动少而死亡率高的人,往往并非懒惰无能,而是身体状况本已不佳,难以动弹。

这项研究还利用DNAm GrimAge和DunedinPACE两种先进的生物时钟技术,精准测量个体衰老速度。

数据显示,生理年龄增长一个标准差,死亡风险增加近50%,老化速度加快一丁点,死亡风险也会上升30%以上。

运动通过减缓这一过程,间接延长了生命的“有效期限”。

最后,研究对那些早年不动后期才开始运动的人发出温馨提醒:虽然“动起来”总是好事,但越早开始、越长期坚持,效果才越明显。

因为,运动不是一剂速效良药,而是一场马拉松,持久与适度才是关键。

总的来说,运动确实是健康的重要砝码,但它不是万能钥匙。

运动与基因、生活习惯交织成复杂网状,决定着我们的生老病死。

或许,真正的长寿秘诀是:适度而持久的运动,辅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开启健康人生的钥匙。

参考文献:

DOI: 10.1101/2023.06.02.2329091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388, encodeId=010e22e1388c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abc9413eb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运动#</a> <a href='/topic/show?id=74f3969028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长寿#</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4137, encryptionId=babc9413eb6, topicName=运动), TopicDto(id=96902, encryptionId=74f3969028e, topicName=长寿)],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30 01:03:03 CST 2025, time=2025-06-3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3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身体活动、疲劳、运动恐惧症与生活质量:前列腺癌幸存者与健康对照者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比较了前列腺癌患者与健康男性的身体活动、疲劳、运动恐惧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的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疲劳程度和运动恐惧症更严重,生活质量受损。运动恐惧症影响患者功能状态,需早期干预。

研究发现:这样做运动,能抑制食欲,帮你管住嘴!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可诱导人体合成代谢物 Lac-Phe,其依赖 CNDP2 酶和乳酸生成,能显著抑制食欲、改善代谢健康,在小鼠、赛马和人类中均有此效应,为减肥疗法提供新方向。

研究发现:运动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大脑衰老,这个量才能抗衰老!

天津医科大学团队研究发现,运动量与大脑年龄差距呈 “U 型” 关系,适度运动(如每周 8 小时中至剧烈运动)可缓解大脑衰老,运动不足或过量均加速大脑老化。

新研究显示:运动干预对改善认知、记忆及执行功能的有效性

运动干预可显著改善所有人群和年龄段的整体认知、记忆和执行功能。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人群通过运动干预在执行功能上的改善幅度大于一般人群和其他临床组。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干预效果通常更大。

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S-C)

今日分享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S-C)

睡前运动越猛,睡眠越崩?Nature子刊:运动在习惯性入睡后2小时结束,入睡时间延迟80分钟,睡眠时长缩短超42分钟!

该研究通过分析近1.5万名体能活跃个体长达一年的可穿戴设备数据,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晚间运动的“时间”和“负荷”与客观睡眠及夜间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无需挥汗也能抗衰?中国团队揭秘甜菜碱如何成为 “运动替身” 逆转衰老

研究发现运动可提升血浆甜菜碱水平,甜菜碱能结合 TBK1 激酶抑制炎症通路,延缓细胞衰老,改善老年小鼠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及认知功能,为抗衰老提供新方向。

Stroke: 久坐不动要警惕!中风幸存者的"生存密码"竟藏在日常习惯里

那些既不爱运动又久坐的人,死亡风险竟然是活跃人群的近4倍!

ESC Heart Fail.:中国学者揭示早期运动训练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早期运动可暂时升高NT-proBNP和ET-1,提示存在急性血流动力学应激,但不会改变心肌损伤或纤维化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