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 | 疑难探究

2025-06-20 神经科学论坛 神经科学论坛 发表于上海

MOGAD 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 MOG-IgG 为特征,儿童发病率更高,临床表现因年龄而异,可表现为视神经炎等,确诊依赖血清抗 MOG 抗体检测,治疗以高剂量 IV 皮质类固醇为主。

论坛导读: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是是一种新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既影响成人也影响儿童的罕见疾病,后者发病率更高,其临床表现因年龄而异。MOGAD与诸如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等其他神经炎性疾病有一些症状重叠,但这些疾病在病理生理学、预后和治疗反应方面存在重要差异。因此,需要对MOGAD进行准确和及时的诊断,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并将因潜在可预防的疾病症状而住院的风险降至最低。

图片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MOG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其特征是存在以MOG为靶标的IgG自身抗体(MOG-IgG),以及影响儿童和成人视神经、脊髓、大脑或脑干的脱髓鞘病变。MOGAD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中的一种新疾病,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尽管这三种疾病具有某些共同的临床特征,但它们在病理生理学、病程和治疗反应方面有所不同。MOGAD是一种既影响成人又影响儿童的罕见疾病,后者发生率更高。MOGAD的临床表现因年龄而异: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经常出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而在10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中,更常观察到单侧或双侧视神经炎或急性脊髓炎。其他更罕见的表现也有报道,包括癫痫发作的脑炎表现。放射学发现有时有助于指导诊断:例如,广泛的前视神经受累、神经炎、累及脊髓圆锥的广泛脊髓病变和累及脑桥。通过测量血清中的抗MOG抗体来确诊。

MOGAD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8-30岁;然而,大约30%的MOGAD患者是儿童。因此,残疾和失明可能会持续几十年。虽然有些患者的病程是单相的,但约 40% 的成人和 30% 的儿童在发病后 5 年内复发,早期证据表明,更长时间的随访可能会发现更高的复发率。MOG IgG 血清阳性是诊断 MOGAD的先决条件。虽然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会复发,但目前还没有能预测病程的生物标志物。非P42 MOG-IgG可预测相当一部分MOGAD患者的复发过程。单侧视神经炎是最常见的 MOGAD 表型,无论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如何,均可在发病时进行可靠的检测。对这些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和专门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并改善长期预后。

MOGAD通常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炎或横贯性脊髓炎相关,较少与大脑皮质脑炎、脑干表现或小脑表现相关。MOGAD可以表现为单相或复发性疾病过程,基于MOG-IgG细胞的检测对诊断准确性很重要。需要排除MS等诊断,但并非所有多发性硬化患者都应接受MOG-IgG筛查。在诊断有疑问的情况下,结果必须在参考实验室(目前在法国的里昂和克里姆林宫比塞特有实验室)得到确认。儿童的病程通常是单相的,但有可能复发。在成人中,复发的频率似乎高于儿童,估计在5年后超过40%。可能会出现视觉、膀胱/括约肌、认知和(在较小程度上)运动后遗症,但频率远低于NMOSD。

尽管MOGAD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预计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它有一个严重衰弱的表现,复发后残留残疾。患者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视神经炎、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大脑单灶性或多灶性缺陷、脑干或小脑综合征或大脑皮质脑炎。症状性发作可归因于视神经、脊髓或大脑的炎症。症状包括失明、眼睛疼痛、头痛、意识模糊、肌肉僵硬或无力、肠道、膀胱或性功能改变以及癫痫发作。与MS不同,MOGAD的神经恶化通常不会在没有复发的情况下进展,这表明有效治疗有可能减少残疾的累积。  根据临床表现的性质、受影响的神经区域以及发作的严重程度、次数和频率,经济负担可能有所不同。误诊和延误治疗也是一个原因,因为MOGAD的异质性表现没有得到很好的识别。

在儿童和成人中,发作用高剂量的IV皮质类固醇治疗,通常非常有效,然后口服减量。在某些情况下,在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咨询中心或专家中心讨论后,可能会建议长期免疫活性治疗,特别是在复发时。建议参考/专家中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长期随访。在这些预约之间,每6个月对推荐的儿科神经科医师、儿科医师、治疗医师或推荐的神经科医师进行随访。重要的是检查新的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在长期治疗的情况下,对治疗的坚持和耐受性。多学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涉及各种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图片

MOGAD的癫痫发作率为5%-21%,而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频谱障碍(NMOSD)的发病率为0.4%-1%。MOGAD的3种癫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虽然多数为局灶性发作,但均为单相发作,MRI表现为孤立性或播散性脑炎。MOGAD并发ON和癫痫的病例已有报道,但均为单相或双相病程,MRI表现为炎性病变。有些患者最初表现正常,但不久后出现更广泛的临床和影像学疾病。

血清蛋白的早期识别需要对MOG抗体进行调查,并及时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可能临界间隔是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随后应缓慢口服皮质类固醇,以测试皮质类固醇的依赖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阵发性发作的同步性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这两种疾病都对免疫抑制有反应。

参考文献

Banwell B, et al. Diagnosis of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 International MOGAD Panel proposed criteria. Lancet Neurol. 2023 Mar;22(3):268-282. doi: 10.1016/S1474-4422(22)00431-8. 

Giorgi L,et al. French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tic and management of MOG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 Rev Neurol (Paris). 2025 Jun 9:S0035-3787(25)00536-3. doi: 10.1016/j.neurol.2025.04.012.

Aboseif A, et al. Meningitis as an Attack Phenotype of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 JAMA Neurol. 2025 Jun 16. doi: 10.1001/jamaneurol.2025.1774.

Kleerekooper I, et al. Expanding the phenotype of MOG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 (MOGAD): half a century of epilepsy and relapsing optic neuriti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1 Mar;92(3):340-342. doi: 10.1136/jnnp-2020-324323.

Lee L, et al.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economic burden of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 and analogous conditions. Front Neurol. 2025 May 30;16:1506465. doi: 10.3389/fneur.2025.1506465.

Liyanage G, et al. The MOG antibody non-P42 epitope is predictive of a relapsing course in MOG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4 May 14;95(6):544-553. doi: 10.1136/jnnp-2023-33285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230, encodeId=05c522e02309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74c230013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临床表现#</a> <a href='/topic/show?id=7fea105824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OGA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5824, encryptionId=7fea105824ba, topicName=MOGAD), TopicDto(id=23001, encryptionId=974c2300133, topicName=临床表现)],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20 23:55:48 CST 2025, time=2025-06-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一颗痣“黑化”竟成夺命癌!28岁白领忽视脚底黑斑,半年后癌细胞全身流窜!

以莉莉病例引出黑色素瘤,介绍其定义、全球发病增长情况,阐述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手段,还提及新兴疗法及相关参考资料。

嘴上一颗“黑痣”,肚里埋着“炸弹”?因为肠内息肉,她差点被拖进手术室!

黑斑息肉综合征(PJS)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和患癌高风险为特征。介绍其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强调早期筛查治疗,还提及药物及中医治疗情况。

小便有泡泡不当回事?18岁男生竟查出罕见遗传病,肾坏前早有三大预警!

18 岁小杨因血尿、蛋白尿等症状确诊 Alport 综合征。该病以血尿等肾脏表现为主,可伴听力、眼部异常,有家族遗传特点。目前无根治方法,RAAS 阻断剂是延缓病情的首要药物 。

4岁男孩全身‘渐冻’,一年内丧失行走、吞咽能力!病因竟是妈妈遗传的一个基因!

四岁男孩患 SMAⅡ 型,SMA 是高致死致残的罕见病。介绍其临床表现、诊断依赖综合评估及基因检测,治疗分 SMN 依赖和非依赖策略,早期筛查干预是关键。

耳朵大不一定是福气!29岁的她耳朵越来越大,以为是要发财,没想到竟差点丢了命

通过 29 岁小林患病案例引出复发性多软骨炎(RP),介绍其为免疫介导炎症病,累及多组织,阐述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强调多学科协作治疗。

婴儿反复抽搐、皮肤白斑,6月龄宝宝竟因基因突变引发全身良性肿瘤!

6 个月大的乐乐因惊跳、白斑等确诊结节性硬化症(TSC)。该病多系统受累,依基因或临床诊断。目前无根治法,以控制症状为主,mTOR 抑制剂等有一定疗效,新型抑制剂待临床应用。

年轻女性高热40℃不退、全身酸痛,抗生素治疗无效,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想到竟是这种这种“伪装大师”疾病!

32 岁的林蕾因长期高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经排查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AOSD 病因不明,症状复杂,诊断依赖 Yamaguchi 标准,治疗依病情选非甾体抗炎药、激素、DMARDs、生物制剂等。

头痛呕吐、视力骤降,32岁程序员确诊“脑瘤之王”,医生:这种病越年轻越凶险!

32 岁程序员患胶质母细胞瘤,其为成人颅内常见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介绍其临床表现、诊断依赖影像、病理及分子检测,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和 TTF,未来聚焦精准及免疫治疗。

18岁的他误以为腿痛是长高的代价,发烧是免疫力差……却没想到骨头内都是癌细胞!

14 岁初中生小浩右大腿疼痛未缓解且出现低烧,跳远时右腿骨折,确诊尤文肉瘤。该肉瘤分远端型和近端型,诊断靠病理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年纪轻轻反复麻木、视力变差,他以为是太累了,结果查出终身疾病!

以 29 岁患者为例引出多发性硬化(MS),介绍其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性脱髓鞘病,阐述临床表现、分型、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强调综合治疗与生活指导对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