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李盛亮团队《AFM》:“光+药”组合攻克“冷肿瘤”前列腺癌

2025-06-13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苏州大学团队构建 PSMA 靶向纳米平台,实现 NIR-II 成像引导的 ROS 自增强型 I 型光动力疗法,攻克前列腺癌治疗中缺氧与抗氧化难题,有效抑制肿瘤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免疫原性低下及抗氧化系统高度活跃的特征,使其被归类为典型的“免疫冷肿瘤”。尽管光动力疗法(PDT)因其安全、靶向、耐药性等优势被广泛关注,但由于肿瘤微环境缺氧特征及抗氧化防御机制,疗效常被大幅削弱。

针对上述瓶颈苏州大学李盛亮教授联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侯建全教授、黄玉华教授、王贺博士构建了一种活性氧(ROS)自增强型、NIR-II成像引导的PSMA靶向纳米平台(PP@Lipo-PSMA),通过增强ROS生成并抑制ROS清除,实现了氧气非依赖的Type I PDT联合免疫治疗策略。相关工作以NIR-II Imaging-Guided Self-Enhanced Nanomedicine Wi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mplification for Type I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Prostate Cancer”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文章要点】

具体来说,首先通过薄膜水合法合成了PP@Lipo纳米颗粒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显示该纳米颗粒仅产生I型ROS,并具有良好的荧光成像效果以及ROS响应的能力(图1)。

图片

1. PP@Lipo 的性质及其表征。

接着,采用DCFH-DA探针验证了该纳米颗粒在胞内有效产生ROS的特性。通过MTT法、活死细胞双染色及Western blot(WB)实验系统验证了光敏剂PS-6S-Cl与PX-12联用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联合组可通过激活ASK1/JNK信号通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为解析免疫原性死亡(ICD)效应,进一步检测HMGB1分泌量、钙网蛋白(CRT)膜转位及胞外ATP释放水平变化,确证PP@Lipo纳米体系具备诱导ICD的生物学功能(图23)。

图片

2. PP@Lipo 体外光疗效果和诱导ICD能力的评估。

图片

3PP@Lipo 体外光疗效果和诱导ICD能力的评估。

基于前期体外实验结果,首先通过全身血管造影技术验证了PP@Lipo在活体层面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继而通过引入PSMA靶向配体PP@Lipo进行结构修饰,成功构建特异性靶向纳米颗粒PP@Lipo-PSMA。进而分别在体外细胞实验与荷瘤小鼠模型中验证了该靶向纳米颗粒的体内外特异性结合能力(图4)。

图片

4全身血管造影和PSMA 靶向验证。

基于上述靶向性验证结果,最终通过RM-1前列腺癌荷瘤模型系统性评估治疗效能。实验结果表明,PP@Lipo-PSMA联合激光照射可显著杀伤肿瘤并抑制肿瘤复发,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图5)。

图片

5. PP@Lipo-PSMA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NIR-II荧光成像、Type I PDT及ROS调控机制整合于一体,形成了一个“自增强+靶向+可控”的PIT治疗系统,有效攻克传统PDT“缺氧+抗氧化”两大难题。此平台不仅实现对前列腺癌的精准消除,更为冷肿瘤向“热肿瘤”转化提供新方向。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50305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282, encodeId=8abd2269282f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8ee32526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前列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912528e35e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光动力疗法#</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8735, encryptionId=912528e35ec, topicName=光动力疗法), TopicDto(id=32526, encryptionId=c8ee32526f3, topicName=前列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13 22:35:58 CST 2025, time=2025-06-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局灶冷冻消融和局灶高强度聚焦超声后前列腺成像(PI-FAB)评分系统阅读器间可靠性的外部验证

研究显示,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识别放射治疗(RT)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RP)后局部复发方面已确立的实用性相比,聚焦治疗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报告的标准化一直存在局限。

EAU:挽救性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

多中心研究分析397例挽救性机器人前列腺切除术(S-RARP)患者,发现手术安全性高(严重并发症<2%),但尿控和勃起功能恢复较差。

Nat Cancer:CHD1缺失促SPOP突变前列腺癌去势抵抗及联合治疗新策略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CHD1缺失在SPOP突变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揭示了CHD1通过抑制SREBP2来调控胆固醇生物合成,并通过促进肿瘤内雄激素合成来维持AR信号,从而导致去势抵抗性的发生。

EAU: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 空间生物标志物

SMA-SB的临床价值可以精准分期与预后,PSMA-SB通过量化全身肿瘤负荷,可区分侵袭性与惰性表型,为治疗分层(如局部强化治疗 vs. 系统治疗)提供依据。

European Radiology:使用PI-RADS 2.1升级规则对前列腺癌过渡区病变的检出率与风险评估类别的相关性

为提高阅片者之间的一致性,PI-RADS v2.1 引入了重要变革,尤其是在评估移行带病变方面。

European Radiology:多参数MRI检测非常规前列腺癌组织学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使用 mpMRI 对 UH 进行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分期、治疗方案制定和患者预后,尤其是对于像 CA 和 IDC-P 这样具有侵袭性的 UH。

JAMA:微超声引导与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前列腺癌活检在诊断中的比较:OPTIMUM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高分辨率微超声引导下的活检是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另一种方法,可替代磁共振成像融合引导下的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