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Otolaryngol:北京同仁医院发文内耳畸形伴听力损失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耳石与平衡功能变化
2024-10-31 AlexYa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植入人工耳蜗的SNHL患者中,IEMs患者的平衡发展比无IEMs患者更迟缓。
人工耳蜗植入术(CI)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的重要方法,患有内耳畸形(IEMs)的儿科患者可以通过CI获得长期积极的听觉和言语效果。然而,虽然CI治疗后的前庭功能障碍症状已被广泛报道,而对内耳畸形患者CI治疗后的变化尚未进行充分研究。目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测试是最常用的儿童前庭功能测试。它能显示耳石器官和前庭神经的神经生理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的SNHL患儿接受CI(尤其是双侧手术)治疗, CI对前庭系统的影响迫切需要评估。近日,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李永新团队利用VEMP研究了IEMs患者的大运动和耳石功能发育情况。
研究共纳入了78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患者(年龄为 5.7 ± 4.1岁),研究人员根据其是否存在IEM将他们分为两组(IEM 组,39人;对照组,39人)。研究人员在植入CI前和植入CI后1-3个月对受试者进行了VEMP测试,并对大运动发育情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EM组实现头部控制和独立行走的平均年龄有所推迟(p = 0.02)。对照组术前颈部VEMP(cVEMP)和眼部VEMP(oVEMP)反应率(60% 和 86.95%)高于IEM 组(57.69% 和 74.35%)(p < 0.05)。此外,cVEMP异常与独立行走能力的获得延迟有关(p = 0.017)。在术前激发出VEMPs波形的患者(n = 25)中,CI术后球囊和椭圆囊功能分别丧失了40%和31.75%。
IEM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大运动发展时间比较
这些结果表明,在SNHL患者中,IEMs患者的平衡发展比无IEMs患者更迟缓。两组患者的cVEMP和oVEMP 波形差异很大。耳石-前庭神经传导通路会受到CI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耳石功能受损。因此,在进行CI前对耳石和平衡功能进行评估非常重要,而且这种评估应被视为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始出处:
Shen M, Xue S, Wei X, et al. Changes of Otolith and Balance Function Related to Cochlear Implant in Hearing Loss With Inner Ear Malformations Children. Clin Otolaryngol. 2024 Oct 14. doi: 10.1111/coa.1423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40287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人工耳蜗# #内耳畸形# #耳石和平衡功能#
7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