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保持饥饿,或能让男人重振雄风!

2025-06-23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适当的“饥饿”状态通过降低大脑中抑制性欲的血清素水平,激活了性冲动,这或许是生物体在食物匮乏时的一种补偿机制,以确保繁殖成功。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性生活频率的下降似乎已成为许多人的“隐秘困扰”。

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20至40岁的已婚男性月均性生活次数约为7.35次,但脑力劳动者明显少于体力劳动者,婚姻状态和生活压力尤其是育儿和工作负担,对性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针对00后年轻群体的研究表明,尽管他们的性欲整体更旺盛,甚至有15%的人保持每日性生活,但婚后5至7年内,性需求满足感却骤降,超过十分之一的夫妻性生活频率不足每月一次,甚至完全“冷淡”。

这种现象背后,除了大家熟知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外,是否隐藏着另一种鲜为人知的生理机制呢?

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近期在《细胞·代谢》杂志发表了题为“Intermittent fasting boosts sexual behavior by limiting the central availability of tryptophan and serotonin”的论文,为这一现象的改善提供了新视角。

图片

研究人员用雄性小鼠作为模型,发现间歇性禁食(IF)能够显著提升性行为频率,尤其是在老年小鼠中表现突出。

研究显示,间歇性禁食并未改善老年小鼠的激素水平或精子质量,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有所下降,但其繁殖成功率却从38%跃升至83%。

关键在于行为层面的变化:禁食组小鼠表现出更长的互动时间、更短的首次交配潜伏期和更高的交配频率。

其背后的机制与大脑中血清素(5-羟色胺,5-HT)含量的降低密切相关。

血清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参与调节情绪、睡眠、食欲及性行为等多种功能。

在性行为中,血清素主要起到抑制性冲动的作用,过高的水平往往导致性欲减退或射精延迟。

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使小鼠血液中色氨酸——血清素的前体——含量下降,原因是禁食后期肌肉对色氨酸的吸收增强,导致大脑血清素水平减少,从而解除对性行为的抑制。

更有说服力的是,当禁食小鼠被注射5-羟基色氨酸(5-HTP,一种血清素前体)时,其性行为增强效果被逆转,进一步证实血清素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换言之,适当的“饥饿”状态通过降低大脑中抑制性欲的血清素水平,激活了性冲动,这或许是生物体在食物匮乏时的一种补偿机制,以确保繁殖成功。

总之,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性欲减退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提示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或许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影响神经递质平衡,从而改善性生活质量。

当然,科学家们也强调,这一机制是否适用于人类尚需进一步验证,且间歇性禁食对其他受血清素调控的行为影响也值得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5.03.00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660, encodeId=dd0c22e0660f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de152e227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性行为#</a> <a href='/topic/show?id=ab809e274b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间歇性禁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722, encryptionId=cde152e227a, topicName=性行为), TopicDto(id=97274, encryptionId=ab809e274b0, topicName=间歇性禁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24 13:26:58 CST 2025, time=2025-06-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4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性行为使人快乐”的机制出炉!Cell:调控雄性性行为和快感的「脑神经回路」明确

Cell: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探明了“控制雄性性行为的神经回路”,包括感知“费洛蒙”-识别配偶-唤醒性欲-控制随之而来的性行为以及触发快感等一系列的环节。

AIDS Care:拉丁女性及其性伴侣安全性行为相关的心理因素

处于稳定伴侣关系中的拉丁裔女性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提高安全性沟通(SSC)可以使这些女性准确地评估并降低感染的风险。关于促进或抑制拉丁女性与其性伴侣间SSC发生的心理社会相关因素尚未有研究确定。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探讨来自美国、拉丁美国及加勒比海的具有稳定性伴侣的成人拉丁女性心理相关的SSC。 研究人员系统检索了LILACS, EBSCO, 以及 PsychInfo

the lancet:坦桑尼亚西南部班氏丝虫感染对艾滋病毒感染率的影响

背景 过去几十年里人们一直争论寄生虫引起的免疫激活是否影响个人感染HIV的易感性。针对这一点,研究人员旨在评估坦桑尼亚西南部民众感染淋巴丝虫病(由班氏丝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后感染艾滋病毒的发生率。 方法 该研究是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研究人员采用地理分层随机选择坦桑尼亚西南部9个地方约10%的家庭,并对所有家庭成员进行艾滋病毒和血循环丝虫抗原检测。研究关注的主要结果有或没有淋巴丝虫病参与者

NAMS 2016:如何提高女性的性满意度?

近期北美更年期学会的年度会议上有数据显示:女性只要改变对性行为的期望,或改变性优先级,就可以改善或维持整体的性满意度。 来自匹兹堡大学的Holly N. Thomas博士和同事们对39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平均年龄58岁,评估其性功能方面的认知功能改变,调查她们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总体而言,13%的参与者没有绝经,44%的参与者处于例围绝经期,还有28%的参与者不清楚当前时期。 最常

BMJ:英国16-44岁人群性行为频率变化研究

研究认为英国16-44岁人群的性行为频率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中年早期、已婚或同居的人群中。

IJIR:人乳头状病毒(HPV)状态影响阴茎癌前期病变治疗结果

阴茎上皮瘤变(PeIN)是阴茎癌的前体,可能未分化或分化。前者与高风险的人乳头状病毒(HPV)有关,并与p16的过表达相关。患者阴茎上可能会出现红色斑块或者病变,有时也会影响性行为。

研究表明,定期性行为改善了年轻女性的记忆!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的一些证据表明,从事频繁性行为的年轻女性经历记忆改善。在他们发表在“性行为档案”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概述了他们的研究,包括要求年轻女性志愿者填写关于性生活的调查和进行记忆测试的数据。先前的研究表明,频繁的性行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阴茎--阴道性交)导致年轻男性以及其他物种的雄性更好的记忆,在这种研究前提下,研究人员试图进一步研究,是否性行为对年轻女性也有类似的作用。为

Neuron:动物交配行为为何能按部就班?清华大学刘清华团队合作揭示雄性性行为转变神经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明由乙酰胆碱-多巴胺双重动力学驱动的男性性行为的顺序转变。

一次高危性行为 险些不能生育!

有的错误一次都不能犯,一次都不能!来看病的是一对年轻夫妻,说年轻其实也已经二十八九岁的年纪了,两个人结婚4年一直没孩子,想来查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妻子看上去要孩子心切:“医生,几年前查过精液还挺好的啊,为什么现在查的没有精子了呢?”我接过一摞精液报告看了看,前期的精液报告虽然有波动,但是这样的精液参数多少还是有希望自然怀孕的,为什么后面几次精液检查却没有精子了呢?一开始我也有些纳闷。虽然我见过很多类

JAMA:正接受ART治疗且习惯无套性行为的HIV患者可能并不会出现HIV伴侣内传播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作为一种预防策略,在评估其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时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无套性行为时HIV传播的绝对风险。本研究旨在评估无套性行为期间情侣之间HIV的传播率(异性恋、男男性行为[MSM]),以及HIV阳性的伴侣HIV-1 RNA载量低于200拷贝/毫升时的HIV的传播率。在欧洲14个国家的75个临床基地进行此前瞻性观察性PARTNER研究,共纳入1166名无套性行为(2010年9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