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慢性非肝硬化肝外门静脉梗阻患者的腹部手术

2024-09-15 xuyihan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EHPVO患者围手术期或术后发生大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合并腹腔积液或接受除胆囊切除术外其他手术的患者。

慢性非肝硬化肝外门静脉梗阻(EHPVO)是指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门静脉主干慢性闭塞,伴或不伴延伸至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大多数EHPVO与门静脉-门静脉侧支形成导致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形成有关。它是门静脉高压的第二大原因。EHPVO患者可能需要腹部手术治疗与EHPVO相关的适应证,如治疗潜在的局部危险因素(如胆结石或克罗恩病)或有症状的门静脉海绵状胆管病。腹部手术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与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相关,还与肝功能障碍的程度、手术类型和合并症相关。这项研究在一个大型的多中心队列中比较了EHPVO患者和无EHPVO患者的术后预后。

 

这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6例(78次干预)接受腹部手术的EHPVO患者的病历。然后将发生EHPVO的手术患者(EHPVO组)与未发生EHPVO的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1∶2匹配。

 

术后1个月内,14%的患者发生了≥1次大出血(与门静脉高压无关),21%的患者发生了≥1次Dindo-Clavien≥3级术后并发症。15%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出现≥1种门静脉高压症相关并发症。术后12个月内死亡3例。37%的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即≥1种上述并发症或死亡),且与腹水病史和非壁、非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干预相关:无上述任何特征的患者中,17%的患者发生不良结局,而有一种或两种特征的患者中,分别为48%和100%。EHPVO组术后大出血和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3级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EHPVO的患者术后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发生EHPVO的患者。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EHPVO患者围手术期或术后发生大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合并腹腔积液或接受除胆囊切除术外其他手术的患者。

 

原文出处:

Elkrief L, Denecheau-Girard C, Magaz M, Praktiknjo M, Colucci N, Ollivier-Hourmand I, Dumortier J, Simon Talero M, Tellez L, Artru F, Meszaros M, Verhelst X, Tabchouri N, Beires F, Andaluz I, Leo M, Diekhöner M, Dokmak S, Fundora Y, Vidal-Gonzalez J, Toso C, Plessier A, Carlos Garcia Pagan J, Rautou PE; ERN RARE-LIVER; a study of VALDIG, an EASL consortium. Abdom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cirrhotic extrahepatic portal vein obstruction: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Hepatology. 2024 Apr 29. doi: 10.1097/HEP.000000000000090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68362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979, encodeId=2ada22259e9b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f48568e5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腹部手术#</a> <a href='/topic/show?id=6117119116c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外门静脉梗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9116, encryptionId=6117119116c7, topicName=肝外门静脉梗阻), TopicDto(id=85687, encryptionId=3bf48568e5e, topicName=腹部手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Sep 15 14:22:45 CST 2024, time=2024-09-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rit Care:围手术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对腹部手术后益处多多!

目标定向的血液动力学治疗(GDHT)多年来一直用于临床。然而,GDHT对术后恢复有益的证据仍然不一致。近期,一项发表在Crit Care上的研究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了与常规液体治疗相比,围手术期GDHT对大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此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者们评估并比较了与采用常规流体疗法的成人腹部手术(即> 16年)相比,围手术期使用GDHT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计算95%CI

JAMA Surg:智慧医疗用于腹部癌手术前后患者资料采集

在肿瘤外科手术后可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以病人为中心预后监控模式,该方法可提供全面,准确的患者情况,有助于对高危患者的鉴别

JAMA:羟乙基淀粉 vs 生理盐水对腹部术后高肾损伤风险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认为,对于腹部大手术且术后肾损伤风险高的患者中, 0.9%生理盐水与羟乙基淀粉的胶体溶液进行容积置换治疗,对患者死亡或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JAMA Surgery:早期肠外营养与高营养风险腹部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减少有关

在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中,早期补充肠外营养,能够减少高营养风险、肠内营养耐受性差的腹部大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

Ann Neurol:人脑对腹部手术的免疫反应

人类大脑与外周先天免疫系统炎症反应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与某些手术导致的认识功能损伤相关

Obstet Gynecol:既往进行减肥手术的妇女妊娠时腹部手术的风险如何?

由此可见,减肥手术与妊娠期间腹部手术的风险增加相关。

J Pain Res:不同麻醉深度及损伤程度对手术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不同

目前已建立了一些动物模型用于检测外科手术术后的病理生理后果,但是这些模型中的麻醉方法、监测和管理措施与用于人类的大有不同。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使用与临床相似的麻醉方法和围手术期治疗的腹部手术大鼠模型,并探究不同损伤程度和麻醉镇痛深度对手术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进行腹部皮肤/肌肉切开并与剖腹探查术对比,并结合吸氧、补液、保暖、血气分析、预防感染等围术期措施。监测麻醉和手术期的应

JAMA Netw Open:术中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腹部手术术后粘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粘连相关并发症(ARC),包括小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纤维化的多重作用,在小鼠模型中可抑制粘连形成,但尚未在人类中进行过评估。

Lancet:内质网强化补片用于腹部手术切口疝的预防

使用内质网强化补片可有效减少高风险腹部手术患者切口疝发生率

JAMA Surg: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与晚期补充肠外营养的效果比较

E-SPN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腹部大手术后营养风险高、EN耐受性差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