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苏颖/赵龙/范广益/韩凯团队合作解析斑马鱼心脏再生全过程的高分辨率时空动态图谱

2025-04-22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整合策略,首次构建了斑马鱼心脏再生全过程的高分辨率时空动态图谱,详细刻画了心肌细胞从响应损伤到完成再生的全周期动态细胞生物学过程。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头号致死病因,其核心病理机制在于疾病损伤造成的心肌细胞严重缺失无法得到有效补充,从而导致心脏功能降低甚至病人死亡。与人或其他成年哺乳动物不同,斑马鱼具备非凡的心脏再生能力,可在损伤后通过伤口附近留存的心肌细胞发生去分化、增殖与再分化等细胞生物学事件来生成新的心肌细胞,以实现受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完全恢复。解析这一过程的细胞动态与分子调控网络,被视为破解心脏再生医学难题的关键突破口。

2025年4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苏颖、赵龙课题组与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范广益、韩凯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An Organ-wide Spatiotemporal Transcriptomic and Cellular Atlas of the Regenerating Zebrafish Hear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多组学整合策略,首次构建了斑马鱼心脏再生全过程的高分辨率时空动态图谱,详细刻画了心肌细胞从响应损伤到完成再生的全周期动态细胞生物学过程;结合分子、细胞实验,揭示了Tpm4a作为关键因子调控该过程中心肌细胞再分化事件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鉴定了不同物种间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心脏在损伤修复/再生进程中具有功能差异性的演化保守基因,为心脏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突破性理论框架与资源平台。 

该项研究通过采用空间转录组Stereo-seq与单细胞转录组scRNA-seq技术,对斑马鱼心脏损伤前后8个关键时间点(未损伤、切除损伤后6小时、12小时、1天、3天、7天、14天和28天)进行全器官动态解析,绘制了斑马鱼心脏再生单细胞与时空转录组图谱,系统地捕捉并描述了心肌、内皮、免疫与成纤维等多种关键类型的心脏细胞的时空互作网络。值得关注的是,该项工作首次详细刻画了再生过程中特定心肌细胞在损伤后从稳态变为激活态,进而发生去分化、增殖和再分化等一系列细胞生物学事件,发现了tpm4a基因在再生心肌细胞的增殖-再分化转换中持续高表达,并通过功能实验揭示了该基因在新生心肌细胞再分化事件中的功能必要性和重要性。 

鉴于不同物种的心脏再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联合团队还创新性对比了心脏可再生组(成体斑马鱼和出生后1天的乳(小)鼠)与不可再生组(出生后8天的乳(小)鼠和人类)的心脏损伤响应特征,鉴定了ifrd1与atp6ap2等基因在可再生心脏中特异性激活,而在不可再生心脏的哺乳动物心肌中呈现沉默状态。这一发现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提供了潜在的靶标。

最后,研究团队通过连续切片空间转录组解析心脏三维结构,结合心房、心室与动脉球的单细胞测序数据,构建了斑马鱼心脏3D转录组图谱和4D再生动态模型,直观呈现心脏再生过程中细胞类型、基因表达的时空演变规律。该模型已通过交互式数据库Zebrafish_VRH向全球开放,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强大工具与资源支撑。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不仅全面深入地刻画了斑马鱼再生心脏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过程,也解码了相关作用机制,为人类心脏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理论支持。基于这些发现,有望为开发新型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做出基础研究贡献,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芦美娜、张雪娇和张美灵以及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厉磊、郭立东和刘群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青岛大学王建勋教授对该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医学院的Caroline E. Burns和C. Geoffrey Burns教授也对论文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提供了tpm4突变体斑马鱼,北京大学熊敬维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给出了宝贵的建议。研究得到了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项目等基金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家基因库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070-0

Zebrafish_VRH链接:

https://db.cngb.org/stomics/zebrafish_VRH/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611, encodeId=c89322616112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7f251830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f4e85e9565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斑马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830, encryptionId=07f25183043, topicName=心血管疾病), TopicDto(id=57956, encryptionId=f4e85e9565c, topicName=斑马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22 22:56:26 CST 2025, time=2025-04-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Heart:癌症幸存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和风险因素管理

癌症幸存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因癌症类型和种族而异。尽管对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相当或略好,但很大一部分癌症幸存者没有达到指南推荐的目标,这突出了优化管理策略的必要性,特别是在高风险亚组中。

NEJM:预期寿命延长10多年!做好降压、降糖、降脂、控体重、戒烟这5件事

全球约50%心血管疾病由5个可改变因素引发,ACC.25公布研究整合超207万参与者数据,发现50岁无5种典型危险因素人群预期寿命延长超10年,控压、戒烟分别最大程度延长无CVD及总体寿命。

研究建议:这个小零食,每周吃一点,能降压,能减压,对大脑也很好!

研究表明,适量摄入黑巧克力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风险,或对静脉血栓栓塞有保护作用,还能改善大脑认知功能,展现其在心脑健康方面的潜力。

Molecular Psychiatry: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一项荟萃分析及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本研究强调了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或焦虑之间的显著关系,这会导致全因死亡率风险升高。此外,MR分析提供了首个基于遗传信息的证据,表明抑郁症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亚型的发展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JAHA:30 年激增!含糖饮料如何成为全球中年人心血管疾病 “隐形杀手”

在全球范围内,在过去30年中,含糖饮料导致中年人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残疾调整生命年和死亡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在男性和低社会人口指数国家。

JAHA:下丘脑胶质瘤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

肥胖、高血压、MetS和T2D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通过这项完善的心血管疾病发展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肥胖无关的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的证据。

NEJM:半年一针,降低脂蛋白(a)高达95%,新药降脂效果至少维持1年!

多数研究认为 Lp (a) 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传统降脂方式对其效果有限。2025 年 ACC 公布研究,lepodisiran 能有效降 Lp (a),且安全性良好。

研究提醒:这里长皱纹,不仅说明你老了,还可能预示这一重大疾病!

法国研究发现额头皱纹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其或可作为无创早期筛查指标,但不能替代传统评估工具,且男性型秃发等体表特征也与心脏病风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