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次,效果可维持11个月!《自然-医学》:三联抗体组合长效抑制HIV

2024-09-21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本次研究证实,在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前提下,三联bNAbs组合疗法具有抑制HIV-1病毒的潜力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导致艾滋病(AIDS)的原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虽然能够抑制HIV病毒复制,但无法清除体内的病毒。既往研究已证实,对于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1型感染者,广谱中和抗体(bNAbs)可有效中和多种HIV-1毒株,短期降低血浆病毒载量。

目前已确定部分bNAbs中和位点,如第三可变区(V3)、CD4bs等,但治疗上仍面临着两大挑战:1)一些毒株已经对现有抗体产生耐药性,必须克服这种耐药性才能获得临床治疗效果;2)两种bNAbs联用可能不足以持续中和HIV-1毒株。

近日,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的研究人员发现,三联bNAbs组合(PGT121、PGDM1400和VRC07-523LS)可成功中和HIV-1毒株,部分患者在抗体降低至低水平或无法检测后的几个月内,仍表现出对HIV-1病毒的长期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图片

截图来源:Nature Medicine

研究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单中心、开放标签研究,目的是在未感染HIV的成人中评价以下用药方案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作用,包括PGT121和VRC07-523LS两种抗体单次给药(1A组,3例参与者,30 mg/kg,静脉注射),或PGT121、VRC07-523LS和PGDM1400联合单次给药(1B组,3例参与者,20 mg/kg,静脉注射)。

第二部分是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目的是评价PGT121、VRC07-523LS和PGDM1400联合多次给药(2组,12例患者,20 mg/kg,静脉注射,每月一次,共6次)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的效果。2组所有患者在初始注射抗体后第二天就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每2周监测一次HIV RNA,直到随访结束(308天),若重复检测均发现HIV RNA>50 拷贝/毫升,则调整为每周监测一次HIV RNA,直到连续2周检测不出HIV RNA或研究人员判定其需要重新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部分的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组患者中,83%(10/12)患者在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接受bNAbs治疗期间维持病毒抑制作用至少28周(<200拷贝/毫升),这些患者中50%(5/10)治疗28周后,当bNAbs水平开始下降时,病毒载量出现反弹,另外50%即使在bNAbs降低至低水平或无法检测到,也仍然显示出病毒抑制作用。换句话说,所有接受三联bNAbs组合治疗的患者中,42%(5/12)达到了长期病毒抑制作用,至少维持了38~44周(随访期)。对患者血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水平分析(主要是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发现,均低于限定值,说明患者在接受bNAbs治疗后,确实停止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通过对12例患者体内PGT121、VRC07-523LS和PGDM1400浓度进行测量,可知当PGT121和PGDM1400浓度<10 μg/ml、VRC07-523LS浓度低于100 μg/ml时,可能出现病毒载量反弹。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展探索性分析,发现2例早期病毒载量反弹可能与基线时存在的PGT121和PGDM1400耐药性有关,而5例达到长期病毒抑制则与免疫活化减少、T细胞耗竭和促炎信号传导有关。

总之,本次研究证实,在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前提下,三联bNAbs组合疗法具有抑制HIV-1病毒的潜力作用。该研究通讯作者,BIDMC病毒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 H. Barouch教授也表示:“目前研究涉及的三种抗体正在研发长效版,将来有望研发出三联bNAbs“鸡尾酒”疗法,可同时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参考资料

[1] Julg B, Walker-Sperling VEK, Wagh K. et al. Safety and antiviral effect of a triple combination of HIV-1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 phase 1/2a trial. Nat Med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247-5

[2]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Triple antibody therapy shows promise for long-lasting HIV control. News Release 12-Sep-2024.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57797

[3] 李哲,王卫. HIV 广谱中和抗体研究进展 [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1, 31(10): 107-113.

[4] 汪立杰, 马丽英, 洪坤学. HIV-1广谱中和抗体分离鉴定和中和表位特异性研究进展[J]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1, 35(2) : 224-22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6967, encodeId=2fc1222696e2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6c125044e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 <a href='/topic/show?id=3dd911935e3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联bNAbs组合#</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9357, encryptionId=3dd911935e3b, topicName=三联bNAbs组合), TopicDto(id=25044, encryptionId=26c125044e5, topicNam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Sep 22 00:02:32 CST 2024, time=2024-09-2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lin Infect Di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院外心脏骤停——一项全国范围内的人群队列研究

该研究比较描述PWH中的OHCA与普通人群在发生率、特征和生存方面的差异。

JAMA Pediatr: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青少年中的感染情况

据估计,每年约有130万年龄在10-19岁的青少年死亡,其中大部分死因是可预防或可治疗的。可预防的死因主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HIV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非洲10-19岁青少年、全球10-24岁少女和年轻女性的首位死因。

Science:科学家首次在体外重建HIV复制和整合过程,病毒“保护壳”或是治疗突破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AIDS)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当前,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通过阻断病毒酶作用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为HIV感染者赢得一线生机。

Cell Host & Microbe:HIV整合酶与艾滋病进展有关

2014年11月12日,比利时鲁汶大学分子病毒和基因治疗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Cell Host & Microbe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将自己插入人类宿主DNA的不同位置,这个特定的插入位点决定着疾病如何快速发展。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血液时,病毒粒子结合并侵入人体免疫细胞。然后,艾滋病病毒再次编程所劫持的细胞,来制造新的HIV颗粒。

JAMA Pediatr: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青少年的现状!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青年感染者(PHIVY)的年龄越来越大,接受的治疗越来越多,临床医生需要有关年龄、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VL)和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使用以及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关键的临床事件和死亡率的新信息,以了解患者的风险,提高改善护理现状。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JAMA Pediatr上的研究旨在评估随访期间的重要临床事件(包括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B期[CDC-B]和C期[CDC-C]

《柳叶刀》:“检测不到=不会传播”再添新证,HIV病毒载量低于这个数,传播风险几乎为零

近日,《柳叶刀》发表一项系统评价,总结了不同HIV病毒载量的传播相关证据,表明病毒载量低于1000 copies/ml的HIV感染者只要坚持ART治疗,性传播风险几乎为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长期跟踪:PAPUCO的临床特征和存活结果

与PH/HIV-患者相比,PH/HIV+患者更年轻,且普遍有结核病史。尽管发病时6MWD较好,但他们有更多的早发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生存率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