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S:盆腔全切除术术后10年以上患者的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研究
2025-06-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威斯康星
盆腔全切除术(Pelvic Exenteration, PE)为晚期或复发性盆腔肿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根治手术选择。
Highlight
- 盆腔全切除术(Pelvic Exenteration, PE)为晚期或复发性盆腔肿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根治手术选择。
- 本研究首次系统报道PE术后10年至多17年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显示约1/3患者可长期存活。
- 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患者术后18个月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并在随访期内维持稳定,身心健康状况接近一般人群水平。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概述
盆腔全切除术(PE)是一种针对晚期原发或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自20世纪40年代首次实施以来,已逐步被确认是具有生存获益的有效治疗手段。尽管PE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伴随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但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这是唯一潜在治愈的希望。
当前学术文献多关注术后5年内的生存数据及短期生活质量,但对于PE术后超过10年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缺乏系统研究。为填补这一领域空白,澳大利亚悉尼皇家阿尔弗雷德医院(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开展了这项涵盖2008年至2014年PE患者的纵向研究,目标在于评估PE术后10年及更长时间段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该研究成果刊载于《Th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25年第112卷第6期,文章编号znaf123)。
研究背景与现有问题
PE对部分晚期及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根治潜力,但手术复杂,伴随长期的恢复期与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治疗后的患者常面临肛管、膀胱造口术及复杂重建带来的身体现象学变化,影响生活活动及心理健康。术后首年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随后逐步改善,约12至24个月可恢复至可接受水平。
目前,大多数研究报道的生存数据集中于术后5年范围,且长期生存率报道参差不齐(5年生存率范围10%-90%不等),而系统评估患者术后10年以上身体及心理生活质量的研究则极为有限。鉴于PE的巨大医疗资源投入及对患者生活的深远影响,了解超过10年生存患者的终身影响和生活质量轨迹,对临床决策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2008年至2014年在悉尼皇家阿尔弗雷德医院接受PE的273名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纳入标准为完成至少一次生活质量问卷的患者,排除年龄<18岁及无法使用英语完成问卷者。患者均由多学科团队(MDT)精选,确保手术适应症合理。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了通用型SF-36v2健康调查问卷(评估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及结直肠癌专用的功能评价问卷FACT-C。问卷分别在术前(基线)及术后多达10个时间节点(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直至10至17年)进行采集。
生存数据通过新南威尔士州出生、死亡及婚姻登记处进行数据联接,使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率。
为减少选择偏倚,所有符合条件患者均被邀请完成问卷,多种方式发放问卷(邮件、电子邮件、电话),并设置跟进提醒。
研究结果
研究人群特征
- 纳入患者273例,男性占59.3%,中位年龄61岁。
- 216名患者(79.1%)同意参与生活质量调查,10年以上时点完成问卷者为32人。
- 71.1%接受部分盆腔切除术,39.9%因复发性直肠癌接受手术。
- 中位手术时间为9.3小时,76.2%获得R0切缘。
变量 | 全体患者 (N=273) | 同意调查 (N=216) | 10年随访回复 (N=32) | 未回复 (N=32) |
---|---|---|---|---|
年龄(岁,中位数) | 61.0 (51.0-68.0) | 61.0 (53.0-68.0) | 59.0 (50.3-64.8) | 61.0 (51.5-68.5) |
男性,例 (%) | 162 (59.3) | 132 (61.1) | 19 (59.4) | 18 (56.3) |
部分盆腔切除术,例 (%) | 194 (71.1) | 152 (70.4) | 27 (84.4) | 21 (65.6) |
复发性直肠癌,例 (%) | 109 (39.9) | 96 (44.4) | 14 (43.8) | 11 (34.4) |
R0切缘,例 (%) | 208 (76.2) | 166 (76.9) | 29 (90.6) | 28 (87.5) |

图1. 研究队列流向图
长期生存率
- 273名患者中,33%(91人)在PE术后10年至多17年期间存活。
- 中位总生存期为4.8年(95%CI:3.6–6.0)。
- 术后总生存率为:5年48.4%,10年35.1%,15年31.5%。
- 不同肿瘤类型及切除范围(部分或完全)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参与生活质量研究患者生存期较未参与者短(4.4 vs 7.4年,P=0.033)。

图2. PE术后长期生存曲线
生活质量变化
- FACT-C总分在术后18个月内稳步上升,随后维持稳定,10年后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较高水平。
- SF-36心理组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术后有所改善,趋近于一般人群平均值(50分)。
- SF-36生理组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在整个随访期相对稳定,水平接近人口统计学常模。
- 12个月以后,患者生活质量在多个指标上与术前相比有临床意义上的显著改善。
随访时间点 |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SF-36v2) |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SF-36v2) | FACT-C 总分 |
---|---|---|---|
术前基线 | 42.4 (36.0-50.7) | 45.7 (34.8-53.5) | 94.1 (78.6-110.5) |
6个月 | 39.1 (32.0-46.6) | 49.3 (40.2-57.2) | 97.0 (84.5-112.8) |
12个月 | 41.2 (34.8-48.7) | 51.8 (42.2-57.5)* | 102.2 (88.0-117.7)* |
18个月 | 41.8 (32.1-49.7) | 53.4 (42.9-59.0)* | 104.3 (87.8-118.9)* |
24个月 | 43.0 (32.7-46.7) | 52.5 (40.8-58.3)* | 104.5 (87.2-119.0)* |
30个月 | 39.1 (30.6-50.2) | 52.9 (40.1-59.1)* | 104.1 (87.4-116.0)* |
36个月 | 41.3 (31.9-50.3) | 48.4 (41.8-57.8) | 104.3 (88.8-118.7)* |
48个月 | 41.9 (32.2-50.5) | 54.2 (44.3-57.8)* | 106.0 (84.5-114.0)* |
60个月 | 41.8 (35.2-51.7) | 51.1 (42.6-58.1)* | 101.0 (82.0-114.0)* |
10-17年 | 44.5 (39.1-52.6) | 55.5 (47.7-59.5)* | 104.5 (93.8-120.0)* |
*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表示与基线相比具有临床意义的提升。

图3. PE术后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指标变化
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研究为迄今最长随访的PE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研究,首次系统披露PE术后10年以上的临床结局。研究显示:
- 约三分之一患者能存活超过10年,且此后曲线呈现相对平稳,提示术后长期继发性死亡风险降低。
- 术后生活质量在18个月内显著改善,随后稳定,身心功能趋于正常人口水平,验证PE不仅延长生存,还能实现良好的长期生活质量。
- 手术选择部分切除者比例在长期生存患者中更高,暗示保留更多器官功能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恢复。
- 生活质量研究参与者生存率较低,反映出随访队列潜在的选择偏倚,提示未来研究亟需扩大多中心样本规模。
这些发现为临床在为晚期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同时有助于术前咨询中更精准地向患者传递预后及生活质量预期。
梅斯小编点评
本研究以坚实的循证数据确认了盆腔全切除术作为根治性手段在晚期及复发性盆腔癌症中的价值,特别是超过10年的生存与生活质量表现令人鼓舞。该队列的长期随访弥补了现有文献在术后10年以上生存及生活质量数据的空白。
对于实际临床工作者而言,此研究强调了多学科团队评估和患者选择的重要性,以及术前对生活质量预期的合理引导。未来研究将更加需要重点关注如何优化早期术后康复,以提升更广泛患者群体的长期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选摘)
-
Steffens D, Solomon MJ, Lee P, Austin K, Koh C, Byrne C et al. Surgical,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in over 1000 pelvic exenterations: lessons learned from a large Australian case series. ANZ J Surg. 2023;93(6):1232-1241. doi:10.1111/ans.18356.
-
Maudsley J, Clifford R, Aziz O, Sutton P.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ncosurgical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following pelvic exenteration for locally advanced and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Ann R Coll Surg Engl. 2025;107(1):2-11. doi:10.1308/rcsann.2023.0031.
-
Harji DP, Griffiths B, Velikova G, Sagar PM, Brown J. Systematic review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ssues in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J Surg Oncol. 2015;111(4):431-438. doi:10.1002/jso.23832.
-
Ware JE Jr, Sherbourne CD. 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 I.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 Med Care. 1992;30(6):473-483. doi:10.1097/00005650-199206000-00002.
原始出处
本文内容基于《Th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25年6月12日刊载文章 “Long-term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more than 10 years after pelvic exenteration” (Vol. 112, Issue 6, Article znaf123),文献链接: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159803/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盆腔全切除术#
1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