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性,卵巢包块,诊断考虑?

2025-06-17 病理小贴士1973 病理小贴士1973 发表于上海

17 岁女性左卵巢包块,结合发病年龄、部位及镜下生殖细胞与性索细胞巢伴钙化等特征,诊断为性腺母细胞瘤,需注意合并恶性成分时的预后与治疗。

01 基本情况

【基本资料】女性,17岁

【简要病史】左卵巢包块

02 病例切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问题思考

1.请问结合发病年龄、部位、大体和镜下所见,你的诊断是?

2.诊断要点或思路是什么?

04 参考答案

1.请问结合发病年龄、部位、大体和镜下所见,你的诊断是?

  • 诊断:性腺母细胞瘤 ICD-O 为1

2.诊断要点或思路是什么?

(1)定义

  • 是由生殖细胞组成的原位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睾丸的原位生殖细胞瘤 (GCNIS)相似,与分化不全的性索细胞排列在一起。

(2)临床特点

  • 平均年龄18岁,往往是因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就诊,第二性征异常。主要见于性腺发育不全和核型不正常的患者,90%的患者常有Y染色体;也可发生在外观正常的卵巢,伴有46XY核型。

(3)大体表现

  • 大多双侧发生(40%以上),若单侧发生时,右侧比左侧更常见。性腺母细胞瘤大小不一,当伴有过度生长的无性细胞瘤或其他恶性生殖细胞成份时,体积明显增大。实性,灰色、黄色到棕色,表面光滑或稍呈分叶状,质地从软而肉质到韧而坚硬,钙化多切面就呈颗粒状。

(4)组织学

  • ① 背景:玻璃样变性的结缔组织间质分割实性的肿瘤细胞巢+外加较多的钙化。

  • ② 肿瘤细胞巢由三部分组成:生殖细胞、小的性索细胞和球状基底膜样沉积物。

  • ③ 生殖细胞大而浅,更圆,细胞核也是又大又圆,呈空泡状,常见明显核仁,可见核分裂活性。生殖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呈CD117、OCT3/4、SALL4、PLAP阳性。

  • ④ 性索间质细胞小而暗,呈圆形或轻度拉长的胡萝卜样。性索间质细胞无核分裂活性。性索细胞 inhibin 、 SF-1、 calretinin、FOXL2阳性。

  • ⑤ 性索细胞排列方式: A.沿细胞巢周围呈花冠状或栅栏状排列。B.围绕单个或成团的生殖细胞排列。C.围绕小圆形腔隙排列,腔隙内含无定形的、透明变性的、嗜伊红且 PAS 阳性的基底膜样物质,类似 Call-Exner小体。

  • ⑥ 钙化:大部分病例在镜下可见钙化,钙化通常开始于 Call-Exner 样小体,伴小钙化球形成,钙化球常分层,像砂粒体。钙化小体继续发展,会不断增大、融合,甚至整个肿瘤细胞巢都是钙化,这时候肿瘤细胞变得非常稀少(称作燃尽型性腺母细胞瘤)。

(5)预后

  • ① 纯粹的性腺母细胞瘤通常被视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的原位肿瘤,如果伴有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则预后由这些成分决定。

  • ② 性腺母细胞瘤有50%的几率伴有无性细胞瘤过度增生,其中约10%的合并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③ 治疗为手术切除双侧性腺,无论对侧性腺是否正常。

  • ④ 性腺母细胞瘤合并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时,临床处理应按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原则进行手术和放化疗。

     

05 切片注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954, encodeId=61aa22699547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33769109e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殖细胞#</a> <a href='/topic/show?id=b6331165307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性腺母细胞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530, encryptionId=b63311653078, topicName=性腺母细胞瘤), TopicDto(id=69109, encryptionId=b33769109ed, topicName=生殖细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18 22:55:51 CST 2025, time=2025-06-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Stem Cell Reports:科学家发现特殊的表观遗传标志物 有望治疗癌症及不育等多种人类疾病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机制,其能指挥种系干细胞或生殖细胞的发育,这种特殊的细胞类型能将遗传信息传递到下一代中,干细胞领域的研究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未来有效对抗人类疾病,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能够鉴别雄性生殖细胞的特殊标志物,同时他们还深入阐明了环境因素或表观遗传学因素如何影响这些生殖细胞,这或为开发男

Nature: 揭示缺失DND1蛋白导致不孕不育及生殖母细胞缺陷的原因

在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诱导表达转录后调控因子蛋白DND1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保持生殖细胞分化的精确性。

Nature:重磅!科学家发现能促进人类生殖细胞发育的关键蛋白

胚胎发育的最初几天对于调节基因表达的分子而言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时间,对于细胞而言,大量特殊的基因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被精确开启和关闭。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分子DND1如何促进卵细胞和精子的适当形成,研究者表示,干细胞池中的特殊干细胞

基因疗法解题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

有一种看法是:“科学的归科学,伦理的归伦理”。这种言论在科学工作者和普罗大众中都不乏市场。这些人认为:科学是仅与“实然“有关的,而伦理一般更关注“应然”,因此二者是不相关的。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出自对现代科学整体图景的无知。当我们使用“科学”这个概念时(这里只讨论自然科学),我们所指的不仅是关于自然的具体知识,还指的是一种基于经验实证、探寻和组织知识的系统方法,“科学”不能孤立于科研人员的活动而

eLife:“长生不老”的机理-生命不朽的秘密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调查员Yukiko Yamashita及其同事发现,产生精子的干细胞使用遗传技巧来保持世代不变。随着年龄增长,果蝇基因组的某些部分变短。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生殖细胞可以修复萎缩,Yamashita的团队2018年2月13日在eLife杂志上报道。

AGING:尼古丁暴露损害胎儿生殖细胞发育

暴露于1mM和10mM尼古丁分别导致胎儿卵巢中存在的卵原细胞/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50%和75%。

辉凌在太平洋生殖医学会大会上公布Rekovelle®(促卵泡素δ)首个前瞻性、多国、真实世界研究的摘要

Rekovelle 是唯一一种用于卵巢刺激(OS)的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通过基于体重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批准算法来计算个体剂量。

Blood:MDS/AML成人患者的生殖细胞DDX41突变

生殖细胞DDX41基因突变与家族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有关。研究人员在1385名MDS或AML患者中分析了DDX41相关性髓系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和特征。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人员从43个无亲缘关系的患者中鉴定出28个不同的生殖细胞DDX41突变,并将其分为因果型(21个)或意义不明型(7个)。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携带因果型突变的33位患者(2.4%)上。这33位患者,

Prostate Cancer and P D:生殖细胞中 IL4、MGMT和AKT1变异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相关

前列腺癌(PCa)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并且遗传因素能够影响肿瘤的侵入性。一些生殖细胞变异已经被证明与PCa特异性死亡率(PCSM)相关,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重复证据。之前鉴定过的PCSM相关的22个遗传变异在7个群体中进行了基因分型(12082名病人;1544名PCa死亡)。对每一个群体,研究人员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计算与每一个变异相关的PCSM风险的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之后,研究人员利用

Nature: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郭雪江等团队合作发现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核糖体控制雄性生育能力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具有专门的新生多肽出口通道的核糖体,RibosomeST,它与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RPL39L组装在一起,RPL39L是核心核糖体(RibosomeCore)蛋白RPL39的副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