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Intern Med:BMI分层结合腰围阈值,绝经后女性死亡风险预测的新突破
2025-07-15 吾乃喵大人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基于超过13万54-79岁绝经后女性的长期前瞻队列数据,系统评估了在BMI分层基础上引入BMI特异性腰围阈值对全因死亡风险预测的改善效果。
研究亮点 研究首次验证了按不同BMI分层设定腰围阈值(WC thresholds)对死亡风险预测的改善效果,尤其适用于绝经后女性。 发现正常体重或超重且腰围较大者的死亡风险接近轻度肥胖者,提示腰围在评估风险中的独立价值。 BMI结合腰围阈值模型较仅用BMI模型在高肥胖率人群中的风险分层能力有所提升,但在多样化人群中改进有限。 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尽管BMI(体质指数)被广泛应用于肥胖分类,但其对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存在不足,原因之一是未考虑脂肪分布。腰围(WC)作为衡量腹部内脏脂肪的简便指标,具有补充BMI的重要价值。近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和国际心脏代谢风险委员会(ICCR)工作组提出分BMI类别设定不同的WC阈值,但其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尚未充分验证。 发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基于超过13万54-79岁绝经后女性的长期前瞻队列数据,系统评估了在BMI分层基础上引入腰围阈值对全因死亡风险预测。 该研究利用WHI项目数据,纳入139213名50-79岁绝经后女性,分为一个开发队列(67 774人)和两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6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