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高风险人群的 “数字画像”

2025-06-05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研究不仅深化了对CHR症状的理解,还为个性化医疗和预防性治疗奠定了基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临床高风险(CHR)状态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窗口。尽管荟萃分析显示,25%-33%的CHR个体在三年内会发展为首次精神病发作,但个体水平的风险预测仍具挑战性。数字表型分析作为一种新兴方法,通过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实时量化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为深入理解CHR症状和预测转化风险提供了新途径。加速医学合作伙伴精神分裂症(AMP SCZ)项目是一项大型国际协作研究,旨在通过多模态数据收集,开发预测工具并推动预防性治疗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AMP SCZ项目中数字组件的设计、实施目标及其在跨文化和地理区域中的可复制性。

AMP SCZ项目的数字组件包括智能手机数字表型分析和腕部活动记录仪,持续时间为一年。智能手机数字表型分析分为主动数据收集和被动数据捕获两部分。主动数据包括每日30项的简短自我报告调查和语音日记,调查内容涵盖情绪、思维和行为,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评分。语音日记允许参与者录制2分钟的自由语音,描述其日常感受。被动数据则通过智能手机传感器收集,包括地理位置(GPS)、屏幕开关状态和加速度计数据,频率为5Hz。为了适应不同参与者的隐私偏好,研究提供了三种数据收集配置:全传感器、除地理位置外的传感器以及仅主动数据。此外,腕部活动记录仪使用Axivity设备,以12.5Hz的频率采集加速度数据,用于分析睡眠和日常活动模式。

研究采用开源的mindLAMP平台进行数据收集,该平台支持多语言(如西班牙语、韩语、意大利语等)和跨设备(iOS和Android)部署,确保了数据的广泛可及性。mindLAMP平台通过分散式部署,各研究站点独立托管数据,并通过安全协议与中心服务器同步。数据流经标准化处理后,生成原始特征(如GPS坐标)、初级特征(如显著位置)和次级特征(如居家时间),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为提高参与者依从性,研究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多语言支持、数据反馈、定期联系和技术支持,并提供了备用智能手机以确保设备可用性。

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表型分析能够有效捕捉CHR个体的日常行为和症状变化。通过每日调查,研究者可以追踪情绪波动、社交互动和异常体验的动态变化,而被动传感器数据则揭示了活动模式、睡眠质量和地理移动的潜在标志物。例如,加速度计数据可用于分析睡眠障碍,而GPS数据则有助于评估社交退缩或环境暴露。语音日记为语言特征分析提供了丰富素材,可能成为预测转化的新指标。此外,跨文化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八种语言的适配和本地化支持确保了研究的全球适用性。尽管存在数据质量和参与者依从性的挑战,但通过标准化协议和技术优化,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大规模、长期的数据采集。

AMP SCZ项目的数字组件为精神分裂症早期预测和干预提供了重要工具。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研究不仅深化了对CHR症状的理解,还为个性化医疗和预防性治疗奠定了基础。开源的mindLAMP平台和透明的数据处理流程,为未来研究的可复制性和跨文化推广树立了典范。未来,结合其他生物学和临床数据,数字表型分析有望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推动精神健康领域的精准医学发展。

原始出处:

Wigman, J. T. W., et al. (2025). Digital health technologies in the accelerating medicines Partnership® Schizophrenia Program. *Schizophrenia*, 1, 83. https://doi.org/10.1038/s41537-025-00599-w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995, encodeId=34db226e9957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9bfe6494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神分裂症#</a> <a href='/topic/show?id=5294100235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预测模型#</a> <a href='/topic/show?id=e0fd60095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智能手机#</a> <a href='/topic/show?id=e10212e5552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数字表型分析#</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555, encryptionId=e10212e5552c, topicName=数字表型分析), TopicDto(id=60095, encryptionId=e0fd600957c, topicName=智能手机), TopicDto(id=76494, encryptionId=c9bfe649471, topicName=精神分裂症), TopicDto(id=100235, encryptionId=52941002359d, topicName=预测模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05 09:58:53 CST 2025, time=2025-06-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首发精分后药物减量的复发风险:与D2 受体亲和力有关,与速度无关

近期一项发表于World Psychiatry的研究深入探究了首次精神病发作缓解后,抗精神病药物减量过程中复发风险与药物减量速度、D2受体亲和力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Schizophrenia:D-氨基酸氧化酶抑制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D-氨基酸氧化酶抑制剂(DAOI)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苯甲酸钠的效果优于luvadaxistat,且女性患者认知改善更明显。然而,研究样本量小、异质性高,需进一步验证。

单用VS联用:一文汇总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现状

全球超 2400 万人患精神分裂症,约 30% 患者单药治疗不佳。临床抗精神病药联用普遍,虽可提升疗效、降低复发风险,但不良反应风险也增加,使用时需精准评估风险获益比。

Schizophrenia Bulletin:益生元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的认知与胃肠功能

FOS/GOS益生元组合显著增加mGlu5 KO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阿克曼菌丰度,改善菌群代谢功能,尤其对雄性小鼠的认知缺陷和胃肠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雌性效果较弱。

方案与建议|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国专家共识(2025)

共识制定过程中同时结合了循证证据,有助于规范和指导中国成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疗。

World Psychiatry:特定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基于两国队列的荟萃分析

中等剂量阿立哌唑(9至<16.5毫克/天)联合高剂量氯氮平(≥330毫克/天)可显著降低精神病性发作住院风险32%(aHR=0.68,p<0.0001),而高剂量联合治疗增加风险。复合住院风险分析中,

解读: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中国专家建议

本文在系统梳理最新证据,尤其是中国人群数据的基础上,整合临床专家用药经验对第一版布南色林临床应用中日专家建议进行了更新,形成最新的中国专家建议。

不同剂量精神类药物对精分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显示,控制 ITB 后,高剂量抗精神病药增加死亡率,高剂量抗抑郁药降低死亡率,苯二氮卓类药物增加死亡率,研究强调控制 ITB 的重要性。

常见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的风险及治疗对策

中国超 640 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常用抗精分药易致体重增加,增加代谢疾病风险且影响治疗依从性。其机制与神经递质受体作用相关,治疗策略包括换药、联用二甲双胍或 GLP-1 激动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