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像被火烤、头疼像要炸开!”这个孩子反复被误诊,直到查出一种极为罕见的“眼脑热病”!
10小时前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ROSAH 综合征由 ALPK1 基因突变引发,表现为眼部、神经等多系统炎症,易误诊,全外显子测序可确诊,现有治疗对眼部损伤效果有限。
8岁的明明总是喊“眼睛痛,像进了沙子”,怕光流泪,看东西模糊,家人以为只是结膜炎或弱视,连续3年辗转眼科、神经科、感染科都没查出病因。后来他开始频繁头痛,白天畏光、晚上盗汗,还经常发低烧。检查发现他不仅视神经水肿、视网膜变性,脾脏也异常肿大,更奇怪的是:他几乎不会出汗,连运动后都满身干爽。
一度被误诊为“结节病”“眼部感染”“神经性偏头痛”。直到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才揭示真相:ROSAH综合征。医生解释,这种病极易误诊,早期多表现为眼部症状+神经系统异常+系统性炎症,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导致视力永久丧失甚至脑萎缩。
病因
ROSAH综合征由ALPK1基因的功能获得性显性突变所致,尤其以p.Thr237Met(T237M)突变最为常见,部分患者还携带新发现的p.Tyr254Cys(Y254C)突变。该突变可导致NF-κB信号通路激活增强、STAT1磷酸化上调以及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升高,从而驱动慢性炎症反应。
体外实验表明:携带突变的患者样本及构建体均存在异常的免疫激活状态,并伴有先天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特征。
动物模型研究进一步支持该机制:T237M敲入小鼠表现出亚临床程度的炎症反应,提示该突变具有致炎潜能,尽管可能表现为不完全外显性。
临床表现
ROSA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累及多系统,且常于儿童期较晚阶段发病。炎症性表现是该病的核心特征,几乎所有患者都经历过反复发热、不适、间断性腹痛、短暂性细胞减少以及头痛,部分伴有脑膜增强及MRI上的基底节或脑干钙化。此外,视网膜炎和葡萄膜炎是典型表现之一,部分患者早期即出现视盘水肿,但也有患者即便携带突变,在成年后仍未表现出功能性视力障碍,提示临床表现具有显著个体差异。
关节系统受累广泛,关节炎可为变形性和糜烂性,常见于手、腕、肘、脊柱、膝、踝和足部。有些患者以关节症状为首发表现,曾被误诊为系统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胃肠道症状也很常见,包括痉挛性腹痛、胃食管反流、吞咽困难、便秘甚至肠梗阻。多数患者伴有脾肿大,部分因脾功能亢进或不适而接受脾切除,个别患者合并肝肿大。神经系统方面虽少见认知功能障碍,但反复头痛及影像学异常较为常见。
口腔和腺体功能异常是该病另一显著特征。大多数患者存在牙根短、多发性龋齿、牙釉质缺陷等表现,部分因此被误诊为干燥综合征。此外,虽主观眼干不明显,但唾液腺流量普遍减少。几乎所有患者自出生起即存在先天性少汗或无汗症,部分女性还伴有泌乳障碍。由于该病近年来才被明确命名和定义,既往常被误诊为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如PFAPA)、干燥综合征、神经白塞病、结节病或多发性硬化等其他自身炎症性或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影像检查现实脾肿大
分别报告了磁共振检查(病例1)和CT检查(病例2)显示脾肿大

眼底检查
病例1出现双侧黄斑水肿

治疗
ROSAH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针对其全身性炎症和眼部病变,但整体疗效仍有限,尤其在视网膜病变方面。抗TNF和抗IL-1治疗可有效控制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和关节炎,改善生活质量,但对眼部病变帮助不大。部分患者在使用TNF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后,葡萄膜炎虽有所缓解,视力却继续恶化,提示其对视网膜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目前,托珠单抗(抗IL-6受体抗体)是唯一被证实可显著改善眼内炎症的生物制剂,但仅在个别患者中观察到疗效,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已发展为晚期视网膜病变,限制了干预效果。体外研究显示ROSAH患者存在NF-κB激活、STAT1磷酸化增强和干扰素通路上调,提示其病理机制复杂,可能涉及多重炎症信号。
总体而言,现有治疗方案对控制系统性炎症具有一定价值,但对眼部损伤干预效果有限,尤其在疾病进展较晚时。因此,早期识别、及时启动靶向治疗,以及开发更精确的视网膜保护策略,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资料
1.Williams LB, Javed A, Sabri A, et al.ALPK1 missense pathogenic variant in five families leads to ROSAH syndrome, an ocular multisystem autosomal dominant disorder.Genet Med. 2019 Sep;21(9):2103-2115. doi: 10.1038/s41436-019-0476-3
3.Zhong L, Wang J, Wang W,et al. Juvenile Onset Splenomegaly and Oculopathy Due to Germline Mutation in ALPK1[J]. J Clin Immunol. 2020 Feb;40(2):350-358. doi: 10.1007/s10875-020-00741-6. Epub 2020 Jan 14. PMID: 31939038.
3.Kozycki CT, Kodati S, Huryn L, et al. 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in ALPK1 cause an NF-κB-mediated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 functional assessment, clinical phenotyping and disease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ROSAH syndrome. Ann Rheum Dis. 2022 Jul 22: annrheumdis-2022-222629. doi: 10.1136/annrheumdis-2022-22262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86884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ALPK1# #ROSAH综合征#
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