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血糖偷偷降低?糖友必看!这4个救命知识能防昏迷!

2025-06-13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发表于上海

夏季高温来袭,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比往常更低,患者擅自停药,甚至半夜昏迷送医!为什么夏季血糖容易偏低?哪些因素会导致患者昏迷?

夏季高温来袭,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比往常更低,患者擅自停药,甚至半夜昏迷送医!为什么夏季血糖容易偏低?哪些因素会导致患者昏迷?

夏季血糖"隐形下跌"的3大元凶

胰岛素“变强”了

高温环境下,人体对抗寒冷的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更显著,导致血糖利用率升高。

吃少了,动多了=双重暴击

夏季食欲减退、饮食减少,加之昼长夜短、睡眠不足,户外活动增多,加速血糖消耗。

胰岛素“加班”了

研究表明,夏季人体胰岛素分泌量较其他季节更多,这就好比胰岛素在夏季“加班加点进一步”,促使血糖下降。

擅自调药的隐藏风险

部分糖友发现血糖降低后自行减少或停用降糖药,这种做法可能引发:

01.血糖“过山车”

血糖剧烈波动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血糖波动越大,慢性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这就好比血糖在玩“过山车”,身体也跟着“遭殃”。

02.低血糖昏迷:危险的“甜蜜陷阱”

如果未及时补充糖分,可能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低血糖昏迷发生前,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头昏、饥饿、手抖、冒冷汗等。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会进一步发展,甚至进入昏迷。

夏季血糖管理指南

01.药物调整

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等温和降糖药一般无需调整。

磺脲类、胰岛素等强效药物需医生根据数据精准调量。

02.运动与饮食

饮食:夏季食欲不佳,但糖尿病患者需仍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并注意定时定量进食。

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但要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发中暑或低血糖。

03.血糖监测

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周有一天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胰岛素剂量。

04.急救准备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几粒糖果和糖尿病卡片。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以及时自救或被他人急救。糖尿病卡片上应注明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病情、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得到救治。

警惕夏季高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夏季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急性并发症,也会导致昏迷。

酮症酸中毒

简单的说,酮症酸中毒就是这两件坏事同时严重发生:胰岛素严重缺乏和脱水。没有足够的胰岛素,为了获得能量,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分解脂肪会产生酮体。正常情况下,酮体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但是在酮症酸中毒时,酮体产生得太快,肝脏和肾脏来不及将酮体消耗,酮体储留在血液中,使血液变酸。与此同时,因缺乏胰岛素,血糖持续升高,可是身体不能利用。

高渗性昏迷

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极高。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有酮体,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近。

乳酸酸中毒

双胍类药物可增加糖的无氧酵解,使乳酸生成增加,当乳酸增加的数量超过了肝脏和肌肉的摄取以及肾脏的排泄极限时,就会发生乳酸酸中毒。在此基础上合并昏迷者,称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倦怠,乏力,呼吸加深加快,逐渐陷入昏迷状态。

低血糖性昏迷

它是糖尿病昏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它使糖尿病迅速恶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常见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增加了运动量,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在低血糖昏迷发生前,病人常常感到心慌头昏、饥饿手抖、冒冷汗等,这时立即进食甜食便可化险为夷,否则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烦躁、抽搐、精神失常,进入昏迷。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275, encodeId=2cc122692e5d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ad98981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9818, encryptionId=ead9898189d, topicName=血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13 22:35:55 CST 2025, time=2025-06-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血糖#

    0

相关资讯

降体脂不掉肌肉,还能降血糖!换种饮食方式或有新惊喜 | ADA 2024速递

2024年ADA公布了的一项亚组分析研究或许可解答上述问题,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个体化饮食策略,结构化医学营养疗法能够在维持去脂体重的同时,改善血糖并降低体脂率。

研究表明,iNKT细胞通过诱导白色脂肪产热,缓解脂质堆积,降低肥胖患者血糖!

近年来,我国肥胖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形势日益严峻,据了解,中国糖尿病患病率40年间持续增长,与肥胖流行趋势趋同。

哈尔滨工业大学最新Science,揭示糖脂代谢稳态整合调控的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肝脏ALKBH5通过GCGR和mTORC1信号独立调节血糖和血脂稳态。

只需要改变一下晚餐时间,血糖更好了!

研究表明晚餐时间与 MTNR1B 基因影响血糖。深夜进食遇褪黑素分泌高峰,致胰岛素反应降、血糖波动升,携带风险基因者更显著,提前晚餐或可防代谢异常。

冬季血糖波动大!糖尿病患者如何控糖?

了解冬季糖尿病的管理要点并做出积极的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评估血糖靠谱吗?

本文介绍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不同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即时血糖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因素,最后得出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血糖监测的结论。

JAHA:BMI 与血糖状态对蒽环类化疗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来自 1.1 万例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接受蒽环类化疗的癌症患者中,体重指数和血糖状态均显著影响心血管风险,同时伴有肥胖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风险最高,这强调了定制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必要性。

JAHA:糖尿病和血糖对机械循环支持后心脏改善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T2D和LVAD植入前血糖改变了LVAD的心脏功能改善潜力和不良事件的风险。LVAD植入前血糖控制优化对这些结局的有利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

血糖的稳定与肝脏的关系

文章阐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中肝脏所起作用,包括肝糖原分解、糖异生、糖原合成、脂肪合成与转化等,还介绍肝脏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调节血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JDB杂志期刊精要 | 丹麦全国研究:GLP-1RA和DPP-4i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心血管结局比较

该研究强调了血糖控制在影响糖尿病治疗的心血管结局中的重要性,GLP-1RA疗法在达到较低HbA1c水平时可能带来心血管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