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s 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微囊性附属器癌2例
2020-06-02 陈娜 杨明霞 许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例 1 女, 23 岁,右侧颧部皮疹 7 年余。7 年前无 明显诱因患者右侧颧部出现一淡黄色丘疹,皮疹一 直缓慢增大,期间无破溃、渗血渗液,无痒痛不适。
1 临床资料
例 1 女, 23 岁,右侧颧部皮疹 7 年余。7 年前无 明显诱因患者右侧颧部出现一淡黄色丘疹,皮疹一 直缓慢增大,期间无破溃、渗血渗液,无痒痛不适。 体检: 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系统检 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 右侧颧部可见一豌豆大皮 色结节,边界较清楚,表面光滑,无破溃、糜烂、渗出, 质地中等,无压痛( 图 1) 。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 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心电图、腹部 B 超、淋巴结 B 超均未见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 示: 表皮大致正常,棘层轻度肥厚,真皮上部可见较 多角囊肿及透明角质颗粒,真皮内可见大量由基底 样细胞和鳞状细胞组成的瘤细胞团块( 图 2a) ,界限不清,细胞无异型性。部分区域可见向毛囊分化,部 分团块内见角质囊肿伴钙化,可见肿瘤侵犯横纹肌 及围绕神经分布( 图 2b) 。真皮全层可见腺体、导管 样结构,内衬一二层立方形细胞,腔内含嗜伊红均质 状物( 图 2c) 。诊断: 微囊性附属器癌。
例 2 女, 47 岁,上唇近鼻唇沟丘疹 20 余年。患 者自诉 20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上唇出现一米粒大小 丘疹,皮疹缓慢增大,始终无痒痛不适,无破溃渗液 等,但触碰后易出血。患者曾于外院行激光治疗,之 后仍有复发。体检: 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 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 上唇近鼻唇沟 处可见一约绿豆大小红色半球形结节,约 0. 3 cm × 0. 5 cm,基底宽,活动度差,质地硬,边界清,表面稍 粗糙,皮损中央可见结痂( 图 3) 。实验室检查: 血尿 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心电图、腹部 B 超、淋巴结 B 超均未见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 示: 表皮溃疡,浅表浆痂,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 瘤团( 图 4a) ,由嗜碱性粒细胞组成,瘤团穿插于胶原间,其间可见裂隙,角囊肿可见,浸润深( 图 4b ~ 4c) 。免疫组织化学示: CEA( - ) 、 EMA( + ) 、 Berep4( - ) 、 CD34( - ) 、 Bcl2( + ) 、 Ki67( + ) 细胞少 于 10%( 图 5) 。诊断: 微囊性附属器癌。
两例患者均行局麻下皮肤恶性肿瘤 Mohs 显微 描记手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满意后,沿皮损边缘 外扩切除病变组织,例 1 扩大 0. 5 cm,例 2 扩大 1 cm。切除周边组织深度达脂肪深层,将环状组织块 均分 6 块,并以数字标记,送冰冻切片。冰冻切片回报提示: 例 1 回报阳性,又沿相应区域扩大 0. 5 cm,二次回报阴性已切净。例 2 结果回报阴性。 患者再次进手术室,设计皮瓣闭合创面。伤口均 一期愈合,例 1 随访 2 年至今无复发,例 2 随访半 年暂时无复发。
2 讨论
微囊性附属器癌(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MAC) 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及汗管瘤样癌, 是一种具有向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局部浸润性生 长和硬化性间质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 6. 5/100 万[1],男女比例差异不大,白种人居多,老 年人好发,平均发病年龄为 68 岁,罕见于儿童及先 天性发生[2]。微囊性附属器癌来源于多潜能附属 器角质形成细胞,组织分化多样。皮损表现为单一 缓慢生长的局限性结节、斑块或囊样结构,高出皮 面,大部分直径 0. 5 ~2 cm,偶可大至 12 cm。边界 不清,表面皮肤正常或萎缩,偶有脱屑或溃疡,有时 中央可见明显的小凹。一般无临床症状,偶可因肿 瘤浸润周围神经出现麻木、灼热、肿胀及疼痛感。皮 损多发生在面部,最常见于上唇,也有发生在头皮、 外耳道、腋窝、胸壁、臀部和乳房的报道[3]。病变呈 浸润性生长,可局部侵袭肌肉、神经、软骨或眼眶,但 通过淋巴结引起转移的少见[4]。MAC 肉眼剖面见 一结节,呈灰红及灰白色,质中等偏硬,边界不清。 MAC 典型的镜下表现为[5]: 表浅部为小的实性或囊 性结构,小至中等大小的角囊肿。中层完全由小导 管构成,结构精细,常侵犯神经及神经周隙,腔内有 PAS 阳性的嗜酸性物质。深部为间质硬化及肿瘤细 胞呈条索、细胞簇及腺样呈印第安火把样排列,并呈 侵袭性生长。病理上需要与硬斑病型基底细胞癌鉴 别[6]。通过临床及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可以确诊 MAC,对于一些浸润性较深的案例,需行 MRI 检测其浸润范围。 MAC 生长缓慢,具有高度的局部侵袭能力,在 神经周围间隙、血管外膜周围、横纹肌组织间往往可 以看到肿瘤组织的浸润,因此治疗方式以手术局部 扩大切除或 Mohs 显微外科描记手术为主。虽然 Mohs 显微描记手术是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的金标准, 但因为患者的耐受性、经济、医院开展条件等因素, 皮肤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在 MAC 中的使用还是相 当广泛的。目前 MAC 扩大切除的范围仍没有一致 性的指南意见,文献表明标准的扩大切除可达到 50% ~60% 的复发率[7]。如果术后的病理检查显 示有肿瘤的残留,需要进行二次切除治疗。高复发 率因手术中常发现肿瘤已超出临床所见范围,切除 不彻底。现在运用 Mohs 显微描记手术( MMS) 治疗 MAC 日益增多。回顾性研究表明, MMS 治疗 MAC的 5 年复发率为 0 ~ 12%,复发率与术前肿瘤的大 小正相关,每增加 1 cm2,复发率增加 11%[8]。笔者 进行 2 例 MAC 的治疗,例 1 初次切除扩大了 0. 5 cm,回报阳性,又沿相应区域扩大 0. 5 cm,二次回报 阴性; 例 2 患者初次扩大 1 cm,回报阴性,遂行皮瓣 闭合。MMS 在 MAC 的使用中,关键在于冰冻切片 染色后,细胞形态会产生变化,易导致病理医生对边 缘阳性判断的失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 细胞,能更好的描述组织病理的边缘是否阳性,提高 病理医生的判断正确率, CEA, AE1/AE3 及 EMA 表 达阳性,CK20 表达阴性,有助于判断[9]。当然,慢 Mohs 也开始逐渐在 MAC 中使用,相比于冰冻切片, 石蜡块的阳性判断率可以更高。MAC 作为一个缓 慢生长的皮肤恶性肿瘤,因其有广泛的浸润性,首选 建议 MMS。MMS 可以明显降低 MAC 的复发率,提 高治愈率,特别适用于复发性 MAC,以及神经受累 型 MAC。随访建议 6 ~12 个月 1 次,主要针对皮肤 及邻近淋巴结的检查。
参考文献略。
原始出处:
陈娜,杨明霞,许莉,郑亮等,Mohs 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微囊性附属器癌 2 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 34(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囊性#
76 举报
#手术治疗#
8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