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某健康体检人群痔的流行病学特征
2025-06-05 美年健康研究院 美年健康研究院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某健康体检人群中痔的分布特点,为痔的精准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2024年11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美年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共同在中文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某健康体检人群痔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某健康体检人群中痔的分布特点,为痔的精准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工作方式及心理行为等正发生着巨大改变。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减少、活动减少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随之产生,痔等肛肠疾病的发病情况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痔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痔的发生受饮食习惯、久坐久站等多种行为因素影响,还与妊娠、肥胖等有关,因此,通过大规模人群描述痔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高危人群,可以为改变生活行为习惯等早期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需求增加,健康体检服务迅速发展,成为慢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某体检人群中痔的人群分布特点。识别高危人群,为痔的精准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研究基于2018年在某全国连锁的体检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18岁以上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直肠检查结果,描述痔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作为标准人口,对年龄和地区进行直接标化,报告分为性别、年龄组的痔标化检出率。
研究最终共纳入2,940,295名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41.7±14.0)岁,其中女性占52.6%。在全年龄组人群中,男、女性痔的标化检出率分别为17.7%和43.7%(P < 0. 001)。从年龄分布来看,女性痔标化检出率呈倒U型,30~39岁年龄组的痔标化检出率最高(63.5%);男性痔标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以50~59岁年龄组最高(17.2%),6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略有降低(趋势检验P < 0.001)。此外,男性痔标化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升高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 < 0.001),高血压人群痔标化检出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P < 0.001)。
图:我国18岁以上体检人群BMI和血压水平对痔检出的影响
研究发现,我国成人痔检出率与性别、年龄、肥胖及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本研究基于体检人群开展,结论外推到一般人群时需慎重;识别出痔患病的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和早期筛查,可以减少痔的发生,提升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Citation:
郭呈华, 车晓玉, 林芝, et al.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24.05.01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流行病学# #痔#
3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