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国际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公布,球囊肺动脉成形术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全新生机

2025-06-15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全球最大规模 BPA 前瞻性注册研究,全面验证了该术式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显著疗效与良好安全性,进一步夯实了其在 CTEPH 微创介入治疗中的核心地位。

近日,一项覆盖美国、欧洲及日本 18 家权威医疗中心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公布了关于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 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患者的最新成果,为全球该类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循证医学证据。这项编号为 NCT03245268 的国际 BPA 注册研究,不仅验证了该介入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还揭示了不同地区在患者特征、操作策略及预后改善方面的差异性。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致命而复杂的疾病挑战

CTEPH 是一种因血栓机化纤维化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腔道,导致肺血管阻力升高,最终引发右心衰竭的严重肺血管疾病。长期以来,肺动脉内膜切除术(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PEA)被视为首选治疗方案,能够根治性去除血管内纤维化组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然而,全球至少有 40% 的 CTEPH 患者因血管病变分布位置、手术耐受性差或受限于手术资源,无法接受 PEA 手术。面对这部分患者,BPA 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选择,受到了国际肺血管病学界的广泛关注。

国际 BPA 注册研究:覆盖美欧日三大区域,500 例患者数据发布

本项国际 BPA 注册研究自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共连续纳入 500 例 CTEPH 患者,并对 484 例患者的随访数据进行了最终分析。研究覆盖美国、欧洲、日本 18 家具备成熟 BPA 经验的医疗中心,随访时间最长至 2022 年 3 月。

结果显示,区域间在患者基线特征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日本患者中既往接受 PEA 的比例较低,且女性及高龄患者占比较高;在术前药物治疗、穿刺路径、单次及累计病变处理数、镇静方式、造影剂使用量及放射线暴露剂量、以及两次 BPA 手术间隔等方面,亦表现出独特操作风格。例如,日本更常采用颈静脉穿刺、更频繁处理病变节段及闭塞性病灶、更少使用镇静、更低造影剂及辐射剂量、且手术间隔周期更短。

明确有效性:肺动脉压力与血管阻力显著下降

经过中位 5 次(四分位距 3-6 次)BPA 治疗,历时中位 4.9 个月(四分位距 1.7-11.0 个月),患者肺动脉平均压(mPAP)显著下降 15 mmHg(降幅 38%),肺血管阻力(PVR)下降 332 dynes·s/cm⁵(降幅 57%),动脉血氧饱和度提高 3.2%(P均<0.001)。同时,患者的WHO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及呼吸困难评分均获得统计学意义改善。

安全性评估:并发症可控,死亡率为零

在 11.3% 的手术过程中及 33.9% 的患者中出现了 BPA 相关并发症,其中以咯血最为常见。值得关注的是,无患者于 BPA 手术后 30 天内死亡,充分印证了该技术在规范操作下的良好安全性。研究还发现,女性患者、欧美地区接受 BPA、术前或术后接受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以及基线 PVR 较高者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经验中心表现更优:术者水平直接影响降阻效果

分析显示,具备较丰富 BPA 操作经验的中心,能够获得更大幅度的 PVR 降低效果,提示 BPA 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中心积累的病例数量及操作者经验。这也为未来 CTEPH 专病中心建设及 BPA 培训体系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专家观点:BPA已成PEA术后及不可手术患者首选方案

研究团队指出,随着本项注册研究结果的发布,BPA 不仅巩固了其作为 PEA 禁忌或术后残余/复发性 CTEPH 患者首选治疗方案的地位,也为不同地区中心间的技术规范统一、适应证优化及安全性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未来,随着国际经验交流及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BPA 有望实现全球更多 CTEPH 患者的获益。

结语

这项全球最大规模 BPA 前瞻性注册研究,全面验证了该术式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显著疗效与良好安全性,进一步夯实了其在 CTEPH 微创介入治疗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操作经验积累以及适应证不断扩展,BPA 正在成为全球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值得更多关注与期待。

参考文献:

Lang IM, Brenot P, Bouvaist H, Fadel E, Jaïs X, Madani MM, Guth S, Kurzyna M, Simonneau G, Wiedenroth CB, Mahmud E, Shimokawahara H, Bashir R, Delcroix M, Frantz R, Gerges C, Godinas L, Heresi GA, Jansa P, Jenkins DP, Hoole SP, Ogo T, Pepke-Zaba J, Satoh T, Vonk-Noordegraaf A, Witkin A, Bowers D, Kim NH, Matsubara H. 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 for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egistry. J Am Coll Cardiol. 2025 Jun 17;85(23):2270-2284. doi: 10.1016/j.jacc.2025.04.021. PMID: 4049998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466, encodeId=ea662269466e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2fc686500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球囊肺动脉成形术#</a> <a href='/topic/show?id=0ea610e8595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7859, encryptionId=0ea610e8595e, topicName=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TopicDto(id=68650, encryptionId=d2fc6865005, topicName=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15 13:25:48 CST 2025, time=2025-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 Heart Lung Transplant: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改善右室功能可选择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背景: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TEPH)致右心室(RV)适应性改变,常致RV衰竭及死亡。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肺动脉内膜切除术禁忌及肺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研究者假设CTEPH患者BPA后RV重塑逆转机改善RV功能。方法:26个CTEPH患者(59 ± 12岁,11个男性患者),在进行前后4±2 BPA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实验,血液样本及右心导管的检查。根据当

Circulation子刊: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和利奥西呱对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 (CTEPH) 患者右心室后负荷和功能的影响:来自 RACE 试验的见解

本研究表明,Riociguat 和 BPA 均可有效改善无法手术的 CTEPH 患者的 RV 后负荷。然而,BPA 在降低 RV 后负荷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在改善 RV 功能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

ESC Heart Fail:完全闭塞的血管造影分类及其对球囊肺动脉成形术的意义

迄今为止,有关总闭塞的BPA性能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总闭塞形态学的详细分类,为每种类型的总闭塞设计出一种图解方法,以制定量身定制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