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巨人”到临床突破:秦叔逵教授谈肿瘤免疫治疗的蜕变
2025-07-24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上海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创始人之一、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探讨溶瘤病毒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现有治疗手段的协同效应。
编者按:在肿瘤治疗领域,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C/BOA)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创始人之一、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探讨溶瘤病毒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现有治疗手段的协同效应。
医悦汇:请您谈谈溶瘤病毒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与现有的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疗效?
秦叔逵教授: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过去,我们使用干扰素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药物,但是临床实践中效果有限,因此曾将免疫治疗称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然而,近年来,在免疫细胞治疗(包括CAR-T、CAR-NK、TCR-T、TIL及CIK细胞等)和免疫药物治疗两大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药物治疗方面,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通常被划分为四大类:首先是抗体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其次是抗体偶联药物(ADC)、核素偶联药物(RDC)和小分子化学物偶联药物(SMDC)等;第三是溶瘤病毒,这类药物的发现源于患者在感染某些病毒后,肿瘤意外得到控制甚至消失的现象,从而启发了科学家利用病毒治疗肿瘤;第四是疫苗。
已知,溶瘤病毒的本质就是一种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可以在感染并裂解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改变肿瘤微环境:同时很少影响正常细胞。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四种溶瘤病毒获批上市。例如,中国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安柯瑞 H101)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溶瘤病毒,还在临床上应用。美国有T-VEC病毒,主要用于肢端灌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而日本的Rigvir因制造问题于2019年停止生产了。如今,国内、外在研的溶瘤病毒药物有300多个,进入临床阶段大约有200多;申报的适应证有黑色素瘤、肝内胆管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尿路上皮癌等实体肿瘤,处于III期临床的药物近10种。有关研究如火如荼,应予关注。
一般认为,溶瘤病毒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变革。
第一代溶瘤病毒,比如安柯瑞,主要通过单纯的直接溶解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即溶瘤病毒在肿瘤细胞内不断增殖,最终导致细胞破裂,释放出大量病毒颗粒,从而发挥抗肿瘤效果。
第二代溶瘤病毒,比如T-VEC,在上述基础上内部包含了可刺激免疫系统的GM-CSF编码序列,使肿瘤细胞释放肿瘤相关抗原和GM-CSF蛋白,好比是加入了免疫佐剂,激发和加速抗肿瘤免疫应答。
第三代溶瘤病毒则更加复杂,比如MVR-T3011,携带了2个外源性免疫调节基因PD-1和IL-12,使其具备更多的功能,在病毒溶瘤的同时,利用肿瘤细胞表达基因PD-1和IL-12,进一步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协同增效。
对于三代溶瘤病毒各自的优劣,学术界尚存在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单打第一代单纯溶瘤病毒,作用和效果较好,也有人则认为携带其它基因具有复合免疫功能的病毒可能更具优势。这类似于单靶点与多靶点药物的争论。个人认为,如果肿瘤疾病相对简单局限,单纯的溶瘤病毒可能就足够了;但是如果肿瘤疾病复杂多处,可能需要多种方法和不同机制协同作战,第二、三代溶瘤病毒可以组合受益。未来,我们可以设法将溶瘤病毒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比如联合PD-1/PDL-1单抗、CTLA-4单抗、ADC、化疗以及靶向药物等,以实现综合的治疗效果。
最近,我们中心牵头开展了一项注册临床试验,采用安柯瑞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尽管安柯瑞已经上市20年,但是通过这种老药新用和改变途径给药方式,发现它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方面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未来,我们将一方面继续探索单用溶瘤病毒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将其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和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因为溶瘤病毒在破坏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会加速释放肿瘤抗原,必将有助于抗PD-1/PD-L1单抗等药物更好地发挥杀伤作用。
总之,未来的肿瘤治疗一定是多学科协作、多种治疗方法和多种药物的有计划、合理的综合治疗。溶瘤病毒的研究成功及推广应用指日可待,有望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医悦汇:如何将肝细胞癌前沿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肝癌的诊疗发展?
秦叔逵教授:近年来,在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在肝细胞癌诊断治疗和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2017年之前,我们仅有索拉非尼和含奥沙利铂的系统化疗两种治疗可用。然而,如今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19种可用于肝癌一线和二线治疗的方案和药物,超过欧美日的总和。面对如此丰富的治疗选择,如何挑选合适的药物却成为了一大挑战。
总体而言,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和药物时,必须充分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条件,综合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和经济性,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决定。例如,对于进展迅速的肝癌患者,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虽然前景广阔,但是起效相对较慢,单独使用可能无法及时控制病情,远水救不了近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免疫治疗与系统化疗相结合,因为系统化疗能够快速起效,及时控制或者延缓病情,为后续的免疫治疗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如果患者的肝癌进展较为缓慢,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免疫治疗,当然靶免联合或者双免联合已经成为一线治疗的优选。此外,患者的体质和肝功能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对于年轻且体质较好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更为积极、强烈的的治疗策略,比如应用O+Y方案;而对于年纪较大、体质较弱及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则需要选择较为温和的治疗,比如STRIDE方案。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学习最新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深刻理会国家卫健委的肝癌指南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肝癌指南,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特点和个人意愿,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方可制定规范化、个性化且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连续举办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C/BOA)的初衷原因,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将国际国内最新的理念、知识和技术分享给广大会员和其他同行,有助于大家提高临床肿瘤学诊断治疗水平,努力践行“健康中国”,最终造福于肿瘤病人。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免疫治疗#
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