钇90在肝细胞癌降期治疗中的应用:拓展肝移植边界,点亮患者新希望

2025-04-11 肝癌在线 肝癌在线 发表于重庆

这项研究不仅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肝移植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钇90放射栓塞在降期治疗中的卓越表现,有望推动相关临床指南的更新,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肝移植,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

在肝细胞癌(HCC)治疗领域,近期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在《Hepatology》杂志上发表[1],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该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Neil Mehta教授牵头,联合美国9家顶尖移植中心共同开展,为扩大肝移植适应症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肝移植是目前治愈早期肝癌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米兰标准(单个肿瘤≤5cm或2-3个肿瘤≤3cm)以及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降期(DS)标准(如单个肿瘤5-8cm或总直径≤8cm的多发肿瘤)在筛选肝移植患者时,仍有许多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被排除在外。对于这些超出标准的“全纳入”(All-Comers, AC)患者,此前关于其降期治疗后接受肝移植的可行性和预后研究极为有限。

此次名为“MERITS-LT”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516例患者,其中190例为AC患者,326例符合UNOS-DS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局部区域治疗(LRT),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钇90放射栓塞等,以期缩小肿瘤负荷,争取肝移植机会。

研究结果显示,在AC组中,肿瘤数量与最大直径之和≤12的患者,降期成功率显著更高,达到72%,而这一指标在肿瘤数量与最大直径之和>12的患者中仅为39%。这一发现为精准筛选适合降期治疗的患者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肿瘤数量加最大直径的标准与韩国宏教授团队于2019年提出的“6-12肿瘤负荷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2]。 

在治疗手段的选择上,钇90放射栓塞展现出显著优势。在接受钇90治疗的AC组患者中,2年成功降期率高达66%,显著高于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51%)。在UNOS-DS队列中,钇90的成功降期率也略高于TACE(86.5% vs 78.1%)。这表明钇90在缩小肿瘤体积、使肿瘤符合肝移植标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那些原本因肿瘤过大而无法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生存率与复发率方面,尽管AC组移植后5年复发率略高于UNOS-DS组(30% vs 14%),但两组的5年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72% vs 74%)。此外,成功降期的AC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58%,显著高于未降期者(20%)。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了降期治疗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巨大潜力。

研究指出:即使肿瘤负荷超出UNOS-DS标准,通过严格筛选(如肿瘤数量+最大直径≤12、AFP<100 ng/mL、肝功能Child-Pugh A级)和优化治疗(优先选择Y-90),患者仍可能通过降期获得肝移植机会并实现长期生存。这一结果为扩大肝移植适应症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文通讯作者Neil Mehta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打破了传统观念的局限,证明肝移植不应仅局限于传统标准内的患者。通过精准降期和个体化治疗,更多患者有望从肝移植中获益。”

这项研究不仅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肝移植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钇90放射栓塞在降期治疗中的卓越表现,有望推动相关临床指南的更新,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肝移植,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Hepatology. DOI:10.1097/HEP.000000000001231.

[2] J Hepatol. doi: 10.1016/j.jhep.2019.01.01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269, encodeId=c2d42260269b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5a81364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692e96266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钇90#</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364, encryptionId=735a81364b7, topicName=肝细胞癌), TopicDto(id=96266, encryptionId=692e96266e7, topicName=钇90)],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13 19:12:42 CST 2025, time=2025-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重庆)]
    2025-04-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重庆

相关资讯

读书报告 | 癌周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交叉呈递削弱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肝细胞癌 (HCC) 通常在炎症性肝脏中发展,因此肿瘤部位的炎症环境可显著影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

Br. J. Anaesth.:动脉内注射利多卡因可改善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对于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以及接受铂类药物治疗的亚组患者,动脉内注射利多卡因可能会改善其长期生存。本研究强调了在癌症患者中联合使用利多卡因和化疗药物的潜在抗肿瘤益处。

学术前沿|J Hepatol:TGM2介导的组蛋白血清素化通过MYC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研究发现,TGM2 可预测肝癌预后,其核定位形式经 H3Q5Ser 修饰激活 MYC 通路促肝癌进展,抑制 TGM2 转谷氨酰胺酶活性可抑制肝癌,还能与索拉非尼协同。

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助力CT诊断,肝切除术后不良结局的有力预测工具

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器官分割方面的进展使得能够自动测量脾脏体积,并且脾肿大的诊断已发展为基于考虑年龄、性别和身体大小等因素的个性化参考区间。

肝功能受损患者福音?A+B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疗效大揭秘!

近日,发表于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基线肝功能及治疗期间肝功能失代偿对临床结局的预后影响。

病例实战 | 刘秀峰教授:肝癌指南与实践之间

66 岁男性发现肝占位,确诊肝细胞癌,BCLC B 期 / CNLC IIb 期。该病例有独特特征,经 MDT 讨论,采取序贯治疗实现转化手术,目前无瘤,对治疗反思及超越指南进行探讨。

J Hepatol:南京医科大学王学浩/李清合作揭示肝细胞癌代谢免疫调控新靶点

该研究表明eIF3f通过重塑肝细胞癌中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促进肿瘤恶性。

Hepatology: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马长林等团队研究通过对脂质代谢重编程的综合分析扩展了HCC的精准医学

该研究通过综合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的研究分析,作者确定了与肝细胞癌中葡萄糖通量、脂质氧化与降解以及从头脂肪生成相关的代谢途径的显著变化。

Nature: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利用溶瘤病毒VG161治疗难治性肝细胞癌!

该研究揭示了溶瘤病毒VG161在难治性肝癌中的作用。

特别关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综述了HCC合并BDTT的最新诊疗进展,以供临床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