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无进展生存率94%,近2/3患者癌细胞几乎消失!NEJM:白血病双靶向方案疗效亮眼

2025-06-19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 期试验显示,MRD 指导下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 年无进展生存率 93.9%,66.2% 患者 2 年内 MRD 转阴。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患者体内,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参与癌细胞“生长信号”——B细胞受体(BCR)信号,促进恶性B细胞增殖,而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过度表达则让这些恶性B细胞不会发生凋亡,相当于癌细胞的“生存保护”。因此,同时采用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可以从两个不同方向抑制癌细胞。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日前发表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显示,通过微小残留病(MRD)结果动态指导治疗方案,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联合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的双靶向方案治疗CLL具有亮眼优势:CLL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达93.9%,显著优于BTK抑制剂单药(79.0%)和传统化疗方案(58.1%),该组合还能让66.2%患者在2年内实现MRD转阴。

图片

截图来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这项名为“FLAIR”的研究是一项3期、多中心、开放标签试验,在英国99个中心招募了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CLL患者,共786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分别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治疗(260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263人)或FCR化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263人)。

治疗基于MRD指导,即患者治疗总时间为“从开始治疗到首次外周血中MRD不可检测到的时间”的两倍。

微小残留病(MRD)是导致疾病复发的根源,其不仅与生存期密切相关,也能准确反映治疗后的肿瘤负荷、有效地评估缓解深度。

当患者体内残留CLL细胞低于万分之一个白细胞时,则为MRD不可检测到。

患者体内MRD阴性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确实已经不存在CLL细胞,二是由于检测敏感性限制导致无法检测到微量CLL细胞。

此前的中期分析已显示双靶向联合治疗优于FCR化疗,此次分析重点关注双靶向联合方案是否优于单药靶向治疗。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双靶向联合治疗组66.2%的患者在2年内实现骨髓MRD转阴,而单药靶向治疗组无一例达到该标准,FCR化疗组该比例为48.3%。

经过62.2个月中位随访,双靶向联合治疗组仅6.9%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单药靶向治疗组这一比例为22.4%,FCR化疗组为2.6%,双靶向联合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分别比单药靶向治疗组和FCR化疗组降低71%(HR 0.29;95% CI,0.17~0.49;P<0.001)和87%(HR 0.13;95% CI,0.08~0.21;P<0.001)。

5年无进展生存率方面,双靶向联合治疗组以93.9%的亮眼数据领先于单药靶向治疗组的79.0%和FCR化疗组的58.1%,死亡风险相比另两组分别显著降低59%(HR 0.41;95% CI,0.20~0.83)和74%(HR 0.26;95% CI,0.13~0.50)。

参考资料

[1] Talha Munir, et al., (2025).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Guided Therapy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504341

[2]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3, 44(3) : 182-187.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3.03.002.

双靶向联合治疗组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这项研究为CLL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MRD指导下的双靶向联合治疗不仅大幅延长患者生存期,更带来深度缓解(MRD阴性),这些发现支持根据实时疗效进行个体化治疗。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986, encodeId=7dc822699868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de453550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11fd2565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伊布替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659, encryptionId=11fd2565952, topicName=伊布替尼), TopicDto(id=53550, encryptionId=bde45355068, topicNam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18 22:56:15 CST 2025, time=2025-06-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EJM:固定疗程阿卡替尼联合治疗未经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学免疫疗法曾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的标准治疗方法,尽管现在已被靶向疗法大量取代。可用的靶向疗法包括共价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布替尼、阿卡替尼和赞布替尼)、Bcl-2 抑制剂(例

综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2025更新)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近日发表综述,阐述了CLL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并提供了更新的算法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BMC Neurology》:一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药物诱导类结节病反应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这个病例不仅展示了三种不同病理情况的罕见组合,还突显了这类病症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

安德森癌症症状评估量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块(MDASI-CLL)

安德森癌症症状评估量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块(MDASI-CLL)

Cancer Commun:罕见体细胞ATM变异增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二次癌症风险

本研究指出罕见P/LP ATM变异在CLL中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加患者发展为IGHV未突变CLL的风险,并且显著增加二次癌症的风险。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Rai临床分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Rai临床分期,点击立即查看别错过。

【Blood】BTK和BCL-2双重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

《Blood》近日发表综述,回顾了 CLL 患者对 cBTKi 和维奈克拉耐药的机制,评价了支持使用新型和新兴药物类别的最新证据,并提出了在双重难治患者中纳入这些药物的创新治疗策略。

NEJM 重磅:ibrutinib 联合 venetoclax 一线治疗 CLL 显著优于单药及化疗,无可测量残留病灶监测指导个体化疗程成关键

本研究首次大规模、高质量地证实在前期未治疗的CLL患者中,基于MRD动态监测指导的ibrutinib联合venetoclax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深度分子缓解率,实现高比例骨髓MRD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