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解锁免疫军团封印

2025-03-07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发表于陕西省

《Nature》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释放的 TXA2,解除其对 T 细胞免疫的抑制,减少小鼠癌症转移。研究揭示相关机制,并探讨了其临床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引言

当90%的癌症死亡源于转移这个残酷事实被写入医学教科书时,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一把能锁住"致命蒲公英"的密钥。3月5日《Nature》杂志的一项突破性研究“Aspirin prevents metastasis by limiting platelet TXA2 suppression of T cell immunity”,揭开了惊人真相:我们药箱里阿司匹林(Aspirin),竟能通过激活人体"隐形抗癌军团"显著抑制转移!研究团队发现,这种百年老药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的TXA2(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解除了免疫T细胞上的"分子枷锁",让抗癌战斗力飙升3倍

研究显示,转移癌细胞如同"免疫逃逸大师",会诱导血小板释放TXA2分子。这种物质通过激活T细胞中的ARHGEF1基因,像按下"休眠按钮"般抑制关键免疫信号通路——实验中小鼠的T细胞杀伤力骤降54%,肺转移灶数量激增2.8倍。而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使血液TXA2水平降低63%,让"冬眠"的T细胞重获新生:转移灶中具有多武器攻击能力的"超级T细胞"增加2.3倍,肝脏转移率锐减41%。更震撼的是,这种保护作用在遗传性乳腺癌模型(MMTV-PyMT)中持续显现,精准打击转移的致命弱点。

这项发现不仅解开了"阿司匹林抗癌"的百年之谜,更揭示了血小板与免疫系统的隐秘对话。当我们凝视药片上熟悉的Logo,或许正见证着一场癌症治疗范式的革命——从毒杀癌细胞的"焦土战术",转向唤醒人体自卫系统的"智能防御"。明天,这颗白色药片是否会成为癌症疫苗般的存在?答案正在实验室与临床的碰撞中徐徐展开。

图片

癌症最可怕的不是原发肿瘤,而是那些像蒲公英种子般飘散的转移细胞。全球每年有90%的癌症死亡由转移导致——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面对复发时的绝望。但最新发表在《自然》的研究带来曙光:我们最熟悉的阿司匹林(Aspirin),竟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阻止癌细胞扩散!

百年老药的新发现:阿司匹林如何成为抗癌卫士?

1887年诞生的阿司匹林,最初用于退烧止痛。直到1971年,研究人员发现它能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COX),才揭开抗血栓作用的奥秘。而这次研究团队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75-300mg/天)通过选择性抑制血小板COX-1,使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 TXA2)生成减少63%(通过检测血清TXB2水平证实)。

在涉及2000多只小鼠的实验中,阿司匹林治疗组肺转移灶数量减少36%,肝转移减少41%。更惊人的是,对自发性转移的乳腺癌模型(MMTV-PyMT)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小鼠肺部转移面积缩小58%,而原发肿瘤生长未受影响——这说明它专攻转移弱点!

免疫系统的"隐形手铐":TXA2如何压制抗癌战士?

研究首次揭示血小板释放的TXA2会激活T细胞中的ARHGEF1基因。这个基因就像给免疫细胞戴上手铐:

在TXA2刺激下,ARHGEF1激活RhoA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受体(TCR)下游的PI3K-AKT和MAPK通路

关键激酶pS6和pER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72%

细胞因子多能性(Polyfunctionality)下降54%(通过TNF/IL-2/IFNγ联合分泌检测)

当敲除T细胞的ARHGEF1基因后,转移灶中的"耗竭T细胞"(Exhausted T cells)比例从32%降至11%,而记忆前体细胞(MPECs)增加2.3倍。这些"超级T细胞"能更有效识别并清除微转移灶。

动物实验的震撼证据:从基因到药物的三重验证

研究团队通过三种方法验证机制:

基因敲除实验:ARHGEF1缺陷小鼠肺转移减少64%,肝转移减少57%

血小板特异性COX-1敲除:Pf4cre Ptgs1fl/fl小鼠尿液中TXM(TXA2代谢物)下降82%,转移率降低49%

药物干预:COX-1抑制剂SC-560使转移减少44%,而COX-2抑制剂无显著效果

最戏剧性的是"救援实验":给阿司匹林治疗的小鼠补充TXA2类似物U46619后,抗癌效果完全消失。但当T细胞缺乏ARHGEF1时,无论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转移率都保持低位——这像一把严丝合缝的"分子锁"。

从实验室到临床:谁将受益于这场免疫革命?

回顾性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阿司匹林仅对HLA-I高表达肿瘤有效(生存期延长2.1倍)。这可能因为免疫识别需要抗原呈递。结合新研究,未来可建立"免疫敏感性评分":

血小板活性(通过TXB2检测)

T细胞ARHGEF1表达水平

肿瘤HLA-I和PD-L1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常规化疗会损伤免疫细胞,而阿司匹林在骨髓移植小鼠中仍有效,说明它特别适合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研究团队正在开发第二代TXA2-ARHGEF1通路抑制剂,旨在保留抗转移效果的同时,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日常防护新策略:这些人群应该考虑阿司匹林

虽然研究振奋人心,但盲目用药存在风险。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指南,以下人群可权衡利弊:

40-59岁有10年心血管风险≥10%

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癌症高风险群体

早期癌症术后患者(需检测CD8+T细胞活性)

未来:改写癌症治疗规则

这项突破性研究开启多个新方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PD-1抗体"解除刹车",阿司匹林"踩油门"

液体活检新靶标:监测循环血小板微粒(PMPs)中的TXA2水平

饮食干预:深海鱼油中的ω-3脂肪酸可竞争性抑制TXA2合成

运动医学:有氧运动使血小板COX-1活性降低27%(小鼠模型)

仿生材料:开发模拟血小板膜纳米颗粒,精准递送COX-1抑制剂

我们终于找到免疫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对话密码。这不是终结,而是精准抗癌新时代的开始。

当科学与医学的智慧照亮黑暗,每个生命都将拥有更多希望。

参考文献

Yang, J., Yamashita-Kanemaru, Y., Morris, B.I. et al. Aspirin prevents metastasis by limiting platelet TXA2 suppression of T cell immunity.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626-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008, encodeId=383322550083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1639e734c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司匹林#</a> <a href='/topic/show?id=15e1124888c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XA2#</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888, encryptionId=15e1124888c4, topicName=TXA2), TopicDto(id=97734, encryptionId=51639e734cb, topicName=阿司匹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r 07 11:07:02 CST 2025, time=2025-03-0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7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GUT:香港大学张嘉盛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低风险相关!

该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低风险相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是降低T2DM患者PC风险的一种预防策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研究结果。

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老年人停用阿司匹林安全吗?重磅研究带来启示

研究基于 ASPREE 试验及随访数据,分析原本服用阿司匹林的健康老年人停药影响。结果显示停药未增加心血管风险,且降低出血事件风险,表明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停用阿司匹林或许安全。

阿司匹林防癌神话破灭?国际3期临床研究揭示:结直肠癌术后服用阿司匹林,竟无助于改善生存!

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和辅助治疗后服用阿司匹林,竟然未能显著改善无病生存率!

【麻海新知】阿司匹林与脓毒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基于MIMIC-IV数据库的分析

该研究探讨了阿司匹林与脓毒症心肌损伤(SIMI)患者预后的关系及给药时机的影响。

Eur Heart J: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单药疗效比较

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相比,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在植入DES的PCI后1个月和1年内心血管和出血结局相似。

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降低42%,死亡风险降低57%!低剂量阿司匹林或为预防新策略

近期,发表于消化领域权威期刊GUT的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与胰腺癌风险降低42%、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57%、以及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相关。

中国青年学者一作兼通讯,最新Nature,阿司匹林,通过增强T细胞免疫来防止癌细胞转移!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血小板TXA2通过激活依赖于鸟嘌呤交换因子ARHGEF1的T细胞内在免疫抑制途径来抑制对癌症转移的免疫。

JAMA Cardiology: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出血风险和手术复杂性

抗血小板单药治疗在高出血风险患者(HBR)和接受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慢性维持期尚未探索。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JAMA Card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

The Lancet Neurology: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对隐匿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作用比较

对于隐匿性房颤患者,尤其是具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人群,阿哌沙班显著降低了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但同时伴随较高的出血风险。在3.5年随访中,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绝对降低了7%。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中国学者揭示阿司匹林预防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研究了预防性阿司匹林与常规治疗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