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心衰,死亡风险增加超20%!| 最新研究

2025-07-15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强调了优化2型糖尿病和心衰患者的预防和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近日,《糖尿病、肥胖和新陈代谢》(Diabetes Obes Metab)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英国的初级保健和医院数据的观察性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衰(HF)后的全因死亡率风险。

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衰后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且这种风险在男性和女性中相似。

该研究强调了优化2型糖尿病和心衰患者的预防和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image.png

01 心衰与糖尿病常同时存在,相互增加发生风险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糖尿病是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女性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更高。心衰与糖尿病常同时存在,相互增加发生风险。

心衰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47%。住院HFrEF患者中约40%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心衰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糖尿病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衰的风险;糖尿病本身也可引起糖尿病心肌病,后期也可能出现收缩功能障碍。

但不同病因的心衰(缺血性和非缺血性)与糖尿病的关系尚不明确。

02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死亡风险高

  • 缺血性心衰定义: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后发生的心衰事件,并有缺血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诊断记录。

  • 研究对象:18296例(24.9%)为缺血性心衰患者,55048例为非缺血性心衰患者。

  • 在缺血性心衰患者中:确诊2型糖尿病的女性和男性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9.2/100人年和20.4/100人年,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HR女性:1.26;HR男性:1.23)。

  • 在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确诊2型糖尿病女性和男性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9.5/100人年和22.0/100人年,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HR女性:1.24;HR男性:1.20)。

  •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糖尿病状态与性别之间在全因死亡风险方面不存在交互作用。

综上,研究人员提出,在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时,应优先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其心力衰竭病因或性别如何。

03 我国心衰和糖尿病现状需要关注

心衰

2012—2015年的中国高血压调查数据显示,≥35岁成年人中,心衰患病率为1.3%,即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较2000年增加了0.4%。China-HF研究入选的2012—2015年全国13687例心衰患者中,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为4.1%。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这些因素均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

糖尿病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2025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军事医学研究》(Mil Med Res)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

2023年中国约有2.33亿人患有糖尿病,与2005年相比,患病人数增加了163%,患病率从2005年的7.53%上升到2023年的13.7%。若按现状发展,预计到2050年,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29.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567, encodeId=500a22e3567b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5cb519261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衰#</a> <a href='/topic/show?id=d20f1090c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2型糖尿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0, encryptionId=d20f1090c2, topicName=2型糖尿病), TopicDto(id=51926, encryptionId=f5cb5192610, topicName=心衰)],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16 09:11:44 CST 2025, time=2025-07-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1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高龄老年人的心衰管理,除了合并症,还要注意这几点!

全球超2300万心衰患者中80%超65岁,我国高龄人群心衰发病率高且合并症多,严重影响生活,死亡率高。其诊断复杂,治疗多参考年轻人群,需关注药物副作用。

JCN:血清皮质醇水平是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表明,感知压力和照护困扰与照护者的特征有关,且这种关联方向因照护者的性别而异。压力生物标志物和自我报告的照护困扰对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相似的预测能力。

心衰合并高血压的治疗(24年心衰指南)

随着24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发布,高血压合并心衰的诊疗策略也有了新的更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临床常见但又棘手的问题。

Diabetes Care:糖尿病、亚临床心肌损伤或应激和心衰风险的关系

在美国,与其他种族或民族相比,黑人成年人患心力衰竭(HF)的比例更高,与HF相关的结果也更差。糖尿病和亚临床心肌损伤显著增加了黑人所有HF类型的风险。

Heart:心梗后脉压、主动脉瓣峰值流速与心衰的关系

脉压和主动脉瓣峰值速度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重要预测指标,提示其在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潜在价值。

Nat Rev Cardiol 天津大学泰心医院何国伟院士团队发表关于心肌肥厚及心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综述

该综述系统梳理了蛋白质翻译后酰化修饰目前国际最新进展,结合当前团队已完成以及正在进行的实验工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心肌肥厚和心衰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及深层见解。

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五):SGLT2i(24年心衰指南)

本文将根据24年心衰指南,跟大家探讨下SGLT2i在心衰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要点。

什么是“生物标志物”?BNP升高就是心衰吗?

BNP和NT-ProBNP是评估心衰常用生物标志物,但升高不代表一定心衰,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采用“双截点”策略辅助诊断,其动态变化意义更大,需结合症状等综合判断,确诊后规范治疗预后较乐观。

心衰合并冠心病的管理与治疗(24年心衰指南)

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给出了更加系统和个体化的处理策略。本文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实践,探讨心衰合并冠心病的管理与治疗策略。

心衰合并糖尿病的治疗(24年心衰指南)

我们根据24年指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梳理下糖尿病合并心衰的规范化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