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 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25-06-12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我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导 读
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和实体器官移植术的发展,以及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面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风险。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2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首份真菌优先病原体清单(fungal priority pathogens list, FPPL),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真菌感染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和农药的应用也促使新型真菌病原体的出现和耐药性的产生。不断变化的真菌感染态势亟待全球范围内的持续监测和深入研究。了解侵袭性真菌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有助于发现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盲点和不足,促进真菌感染研究的发展。目前尚未有研究对我国侵袭性真菌领域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趋势进行梳理。
CiteSpace是一款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可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的出版量、引用率、作者分布等数据,评估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学术影响力,并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结果。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我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聂婵,李雪云,唐兰,陈黎媛,贺玲,徐艳,牟霞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侵袭性真菌近24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为文献数据库来源,检索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性、聚类和突现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CNKI文献2 479篇,WOS文献1 149篇,涉及295家研究机构,未发现中介中心性>0.1的核心研究团队。中介中心性>0.1的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关键词中心性较大的是“诊断”“危险因素”“伏立康唑”和“白色念珠菌”。聚类分析将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为6个簇,主要涵盖了真菌诊断、治疗和易感因素三大主题。2020年以来,研究重点关注真菌感染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及一级预防,热点词汇包括药代动力学、儿童、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结论 目前研究团队分散,跨学科合作不足。研究主题较为单一,需强化对真菌耐药性与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研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或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引文格式
聂婵,李雪云,唐兰,等.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5,24(5):584-590. DOI:10.12138/j. issn.1671-9638.20257194.
NIE Chan, LI Xueyun, TANG Lan, et al. Research hotspots on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24: a visualization analysis[J]. Chin J Infect Control, 2025,24(5):584-590. DOI:10.12138/j. issn.1671-9638.2025719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CiteSpace# #侵袭性真菌#
16 举报